跳至內容

石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石磺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 腹足綱 Gastropoda
科: 石磺科 Onchidiidae
屬: 石磺屬 Onchidium
種:
石磺 O. verruculatum
二名法
Onchidium verruculatum
Cuvier, 1830

石磺(學名:Onchidium verruculatum),臺灣澎湖當地俗稱貓仔奇臺灣話niau-á-kî)、海貓臺灣話hái-niau[1],是縮柄眼目石磺科石磺屬的一種[2]

特徵[編輯]

卵圓形身體,長4-5厘米,無殼;體外被有灰褐色革質外套膜,眼睛位於觸角頂端,或眼多排列於背上;成樹枝狀,突出體的後部;肛門旁有呼吸孔與肺相通,出水則打開,入水則閉合[2]

分布[編輯]

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臺灣,常棲息在潮間帶礁岩區[2]

參考文獻[編輯]

  1. ^ 劉素華、許鐘鋼、謝恆毅/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海中的無殼蝸牛-石磺. 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202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国际贝库:石磺. 台灣貝類資料庫. [2009-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