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島級兩棲突擊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USS Iwo Jima (LPH-2)
硫磺島號 (LPH-2)
概況
建造者
使用者  美國海軍
前級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部分改型)
次級 塔拉瓦級
服役期 1961–2002 年
完成數 7
現役數 0
退役數 7
技術數據
艦型 兩棲突擊艦
排水量
全長 592英尺(180米)
全寬 84英尺(26米)
吃水 27英尺(8.2米)
動力來源
  • 兩組壓力為4.1 MPa的鍋爐
  • 一部蒸氣渦輪
  • 一具軸動力22,000馬力的螺旋槳
速度 22節(41公里每小時)
兵力 2,157
乘員 667
武器裝備
  • 初始:
  • 4 × 76毫米50口徑速射炮
  • 後續:
  • 2 × 76毫米50口徑速射炮
  • 8 單元海麻雀發射箱
  • 2 × 方陣快砲
飛行設施 25 架直升機或鷂式戰鬥機

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英語:Iwo Jima-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是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1]。該級是美國海軍首型專門設計和建造的兩棲突擊艦[2],艦船分類符號為「LPH」(Landing Platform Helicopter),意為直昇機平台登陸艦。首艦於1961年服役,最後一艘已於2002年退役。

設計[編輯]

「仁川號」上的兩架CH-53海種馬直升機。
沙漠之盾行動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在「關島」號上休息。

航空性能[編輯]

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長183.7米,寬31.7米,設置了7個直升機起降點。甲板上可停放7架中型CH-46海騎士直升機或大型CH-53海種馬直升機[3]。 由於它是僅設計成直升機登陸艦,它沒有配備彈射器阻攔索等固定翼飛機的操作設備[4]

它在左舷中央和右舷艦島後各安裝了一台直升機升降機,此外還有兩台小型彈藥升降機。其機庫可以放置20架CH-46海騎士直升機或者11架CH-53海種馬直升機[1]。4號艦「關島」號曾試驗過鷂式戰鬥機的垂直起降[5]

運輸性能[編輯]

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可以裝載一個營級規模的登陸隊,包括193名軍官和1,806名士兵[1]。該艦有279平方米的車輛甲板和1120立方米的貨物裝載空間,這些區域和機庫是分隔開的[6]

該型兩棲攻擊艦沒有設計可放置登陸艇的塢艙,僅可以通過直升機或者陪同的運輸船、登陸艦進行運輸任務。在1960年代中期的重新評估中,發現該艦缺乏重裝備的登陸能力,且在暴風雨天氣下的無法執行任務。後續在7號艦「仁川號」上後部甲板上放置了兩艘LCVP登陸艇英語LCVP。因為對該艦兩棲登陸能力的不滿,後續推出了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1]

該艦還提供了充足的醫療設施,可以為300名傷員提供醫療空間[7]

同級艦[編輯]

舷號 艦名 入役 退役 命名由來 結局
LPH-2 硫磺島號
USS Iwo Jima
1961年
8月26日
1993年
7月14日
硫磺島戰役 1996年拆解
LPH-3 沖繩號
USS Okinawa
1962年
4月14日
1992年
12月17日
沖繩島戰役 2002年作為靶船擊沉
LPH-7 瓜達爾卡納爾號
USS Guadalcanal
1963年
7月20日
1994年
8月31日
瓜島戰役 2005年作為靶船擊沉
LPH-9 關島號
USS Guam
1965年
1月16日
1998年
8月25日
關島戰役 2001年作為靶船擊沉
LPH-10 的黎波里號
USS Toripoli
1966年
8月6日
1995年
9月8日
的黎波里戰爭 2018年拆解
LPH-11 新奧爾良號
USS New Orleans
1968年
11月16日
1997年
10月1日
新奧爾良之戰 2010年作為靶船擊沉
LPH-12 仁川號
USS Inchon
1970年
6月20日
2002年
6月20日
仁川登陸戰 2004年作為靶船擊沉

除此以外,還有5艘由航母或護航航母改裝的艦艇也使用LPH的舷號,並編入該級。分別是:

舷號 艦名 改裝自
LPH-1 布洛克島號
USS Block Island
科芒斯曼特灣級護航航空母艦
LPH-4 拳師號
USS Boxer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LPH-5 普林斯頓號
USS Princeton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LPH-6 忒提斯灣號
USS Thetis Bay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
LPH-8 福吉谷號
USS Valley Forge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編輯]

注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Friedman 2002,ch.12 The Bomb and Vertical Envelopment.
  2. ^ Polmar 2008,ch.11 New Carrier Concepts.
  3. ^ Sharpe 1989,第743頁.
  4. ^ Moore 1975,第460頁.
  5. ^ Polmar 2008,ch.25 Amphibious Assault.
  6. ^ 海人社 2007.
  7. ^ Prezelin 1990,第819-820頁.

參考書籍[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