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秦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秦頡(?—186年),字初起[1]活躍於東漢末年,荊州南郡鄀縣人。曾任江夏都尉、南陽太守 。[2]

生平

[編輯]

黃巾之亂

[編輯]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張角相約信眾在三月五日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黃巾起義爆發。三月,荊州南陽郡黃巾軍首領張曼成攻殺太守褚貢江夏都尉秦頡臨危受命,繼任南陽郡太守。

六月,秦頡與荊州刺史徐璆聯合出擊,擊敗黃巾軍,斬殺張曼成。黃巾軍便改以趙弘為帥,以十餘萬人佔據宛城。朱儁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合兵一萬八千兵圍攻趙弘,無法攻克,[3]京師有奏議徵朱儁回師,張溫上表說情,靈帝才未行。但消息傳開,朱儁急迫,進攻趙弘,趙弘被殺,由韓忠代替。朱儁又因兵力不足,便擴大防圍、建築陣壘,堆砌土山觀望城內。朱儁軍鳴鼓攻打西南,黃巾軍注意力被引開,朱儁則親率五千精兵掩殺東北,偷襲敵人後方,攻入城池,韓忠唯有退保內城。

黃巾軍受挫,士氣低迷,向官軍乞降。張超、徐璆和秦頡都認為可以接受,但朱儁認為如果接受的話,會讓百姓有利則為賊,無利則乞降的觀念,便不接受並急攻,可是數戰不克,朱儁登上土山觀望城內情勢,明白黃巾軍乞降不成且毫無退路,因而拚死一戰,所以未能攻克。朱儁便解開圍軍,韓忠果然出戰,被朱儁大破,朱儁向北追擊韓忠數十里,斬殺萬多人,韓忠投降,而秦頡對韓忠積怨已久,便將他殺死。這舉令黃巾餘黨不安,推孫夏為帥,據守宛城內城。[4]

中平三年(186年)二月,江夏士兵趙慈發動叛亂,斬殺秦頡[5],攻陷六縣。朝廷拜羊續為南陽太守,接管南陽事務。[6]六月,羊續與荊州刺史王敏(叡)殺趙慈,為秦頡報仇。[7]

秦頡墓

[編輯]

中平元年(184年),秦頡往荊州南陽郡上任,途徑宜城縣城。城中有戶人家,門朝東向大道,秦頡看到後,說:「此居處可作塚」。中平三年(186年),秦頡被殺,運其屍體的馬車路過此時,馬車不肯向前走,秦頡的故吏便掏錢將此房屋買下來做秦頡的墳墓。東晉時宜城縣城中有一座大墓,墓前有兩座石碑,就是秦頡墓。[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襄陽耆舊記·卷第四·城邑》:秦頡者,字初起。
  2. ^ 《水經注卷二十八》:頡,鄀人也,以江夏都尉出為南陽太守
  3. ^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 :(朱)儁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合兵萬八千人圍(趙)弘,自六月至八月不拔。
  4. ^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俊登土山望之,顧謂張超曰:「吾知之矣。賊今週邊周固,內營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也。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其害甚矣。不如徹圍,並兵入城。忠見圍解,勢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既而解圍,忠果出戰,俊因擊,大破之,乘勝逐北數十裏,斬首萬餘級。忠等遂降。而秦頡積忿忠,遂殺之。余眾懼不自安,複以孫夏為帥,還屯宛中。
  5. ^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中平)三年春二月,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
  6. ^ 後漢書·卷三十一·羊續傳》:中平三年,江夏兵趙慈反叛,殺南陽太守秦頡,攻沒六縣,拜續為南陽太守。
  7. ^ 後漢書·卷三十一·羊續傳》:乃發兵與荊州刺史王敏共擊慈,斬之,獲首五千餘級。
  8. ^ 《襄陽耆舊記·卷第四·城邑》:頡之南陽,過宜城。中一家,東向大道。住車視之曰:「此居處可作塚。」後喪還,至此住處,車不肯前。故吏為市此宅葬之。今宜城城中大塚,前有二碑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