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艦隊 (日本海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日本帝國海軍
官衙
海軍省
軍令部
艦政本部
海軍航空本部日語海軍航空本部
外局等列表
地方組織
鎮守府
警備府
要港部
艦隊
聯合艦隊
北東方面艦隊
中部太平洋方面艦隊
南東方面艦隊
南西方面艦隊
第十方面艦隊
支那方面艦隊
海上護衛總司令部
海軍總隊
其他作戰部隊
大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
海軍陸戰隊
主要機關
學校列表
歷史與傳統
日本海軍歷史
日本海軍軍服
其他
階級列表
艦艇列表
兵裝列表

第九艦隊(日語:第九艦隊だいきゅうかんたい Daikū Kantai ?)是舊日本海軍的一支艦隊編制。該艦隊創設於太平洋戰爭中後期,原定計劃用於防守新幾內亞。1944年中受到盟軍的沉重打擊而解散。

歷史[編輯]

1943年(昭和18年)10月28日,軍令部提請,為了分擔第八艦隊新幾內亞與所羅門群島兩面作戰的壓力,並強化與陸軍第十八軍的聯繫,擬設立第九艦隊,統轄防守新幾內亞島的艦艇和陸戰部隊[1]。11月13日,第九艦隊正式成立,隸屬東南方面艦隊旗下。第九艦隊雖有「艦隊」之名,但僅有少量驅潛艇,其主要兵力其實是兩個海軍根據地隊日語海軍根拠地隊[2]

組成單位之一的第7特設根據地隊在連場作戰中損耗頗大,1944年(昭和19年)3月與第2特別根據地隊合併成為第27特別根據地隊。3月14日,日本海軍考察當前的戰局,認為新幾內亞北岸的部隊分屬兩支方面艦隊,不利於統一指揮,決定自3月20日起至5月初進行改編,將第九艦隊從東南方面艦隊轉調到西南方面艦隊轄下,並從第四南遣艦隊漸次調撥部隊到第九艦隊。根據這一方針,艦隊司令部從韋瓦克轉移至荷蘭迪亞,並在當地作停留,準備5月10日左右進一步轉移到馬諾夸里[3]。但局勢的發展超出了日軍的計劃,4月22日,美軍發起魯莽-困擾行動英語Operations Reckless and Persecution,從荷蘭迪亞進行登陸。5月3日艦隊司令部受到毀滅性打擊,艦隊高層大批戰死,指揮機能癱瘓。7月10日艦隊編制解散,殘存的第27特別根據地隊轉為西南方面艦隊直屬,此後一直維持到戰爭結束。

另外,日軍按編制計劃,曾準備把第28根據地隊(5月1日新編,包括駐守比亞克島的第19警備隊、以及第91警備隊)和第26特別根據地隊(駐所羅門的第18警備隊)編入艦隊,本因艦隊司令部正在轉移而延期,臨時由第四南遣艦隊管轄;在第九艦隊司令部毀滅後取消了改編[4]。同年12月,美軍發起比亞克島戰役,是役第28根據地隊全軍覆沒。

編制[編輯]

1941年7月25日,新組建時[編輯]

  • 第2特別根據地隊
    • 第26驅潛隊
    • 第34驅潛隊
    • 第2通信隊
    • 第12港務部
  • 第7根據地隊
    • 附屬:第26號驅潛艇、第34號驅潛艇、第35號驅潛艇
    • 第2通信隊
    • 第12港務部
  • 附屬:不知火白鷹日語白鷹 (急設網艦)、第16號掃海艇、第32號掃海艇、第34號掃海艇、第35號掃海艇

1944年4月1日,戰時編制制度改定[編輯]

  • 第27特別根據地隊
    • 第90警備隊
  • 附屬:白鷹、第26號掃海艇、第34號掃海艇、第35號掃海艇
  • 第12魚雷艇隊
    • 第2通信隊
    • 第57防空隊
    • 第87防空隊

1944年7月10日,艦隊解散時[編輯]

  • 第27特別根據地隊
    • 第90警備隊

歷任司令長官[編輯]

  1. 遠藤喜一海軍中將:1943年11月15日 - 1944年5月3日(戰死)

歷任參謀長[編輯]

  1. 緒方真記海軍少將:1943年11月15日 - 1944年5月3日(戰死)

注釋[編輯]

  1. ^ 戦史叢書71巻,82-83頁
  2. ^ 戦史叢書71巻,84頁
  3. ^ 戦史叢書71巻,320-322頁
  4. ^ 戦史叢書71巻,323頁

參考文獻[編輯]

  •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 戦史叢書 中部太平洋方面海軍作戦<2> 昭和十七年六月以降 第62巻. 朝雲新聞社. 1973年2月.  各年度別帝國海軍戦時編制表
  •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 戦史叢書 071 大本営海軍部・聯合艦隊<5> 第三段作戦中期 第71巻. 朝雲新聞社. 197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