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布盧斯大清真寺

座標32°13′4.82″N 35°16′9.64″E / 32.2180056°N 35.2693444°E / 32.2180056; 35.269344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納布盧斯大清真寺
基本資訊
西岸
老城
位置巴勒斯坦國 納布盧斯
宗教伊斯蘭教
開光1187
建築詳情
建築類型清真寺
建築風格早期阿拉伯、阿尤布
竣工10世紀
詳細規格
穹頂1
宣禮塔1
地圖
地圖

納布盧斯大清真寺(阿拉伯語:جامع نابلس الكبيرJami' Nablus al-Kebir)是巴勒斯坦城市納布盧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清真寺[1] 它曾是一座拜占庭教堂,在伊斯蘭早期被改建為清真寺。11世紀,十字軍又把它改造成為教堂,12世紀,阿尤布王朝再次將其改為清真寺。該清真寺位於老城區的主要街道的路口。[2] 它的平面為狹長的長方形,有一個銀的圓頂。[3]

歷史[編輯]

納布盧斯當地傳說稱,該清真寺的地點,正是雅各的兒子們將他們的兄弟約瑟血染的衣服交給雅各,作為他最喜歡的兒子死亡的證據的地點。[1] 但是這一傳說更是與附近的綠色清真寺有關。

大清真寺的所在地原本是羅馬皇帝阿拉伯人菲利普在位期間(244-249年)修建的巴西利卡[3]。後來拜占庭在其廢墟上興建了大教堂,該堂被描繪在公元600年的馬德巴地圖上。[4] 該堂在484年和529年曾被撒瑪利亞人摧毀,但查士丁尼一世重建了大教堂。[5]

在10世紀,阿拉伯穆斯林將大教堂改為納布盧斯大清真寺。[6] 阿拉伯地理學家al-Muqaddasi寫道,大清真寺在納布盧斯的中心,地板精美[7]十字軍把它由清真寺改為教堂,但只進行了少許改動。1187年,薩拉丁領導的阿尤布王朝再次將其改為清真寺。1242年,十字軍的聖殿騎士團將其焚毀。[5]

1300年的阿拉伯編年史證實,大清真寺顯然已被修復,是「一個精美的清真寺」[8] 1335年,維羅納的旅行者詹姆斯記載,清真寺曾經是「基督徒的教堂,但現在是撒拉森人的清真寺」。[5] 二十年後,伊本·白圖泰來訪,並指出,在清真寺的中間是一個「甜水箱」[9]

1641年,大清真寺重建叫拜樓[10],此後清真寺大院保持不變,直至1927年耶利哥地震。清真寺的圓頂和尖塔被毀,1935年重建[3]

參考[編輯]

  1. ^ 1.0 1.1 Dumper, Stanley and Abu-Lughod, 2007, p.267.
  2. ^ Places to Visi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eneral Mission of Palestine-Tokyo.
  3. ^ 3.0 3.1 3.2 Semplici, Andrea and Boccia, Mario. - Nablus, At the Foot of the Holy Mountai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07-08. Med Cooperation, pp.15-16.
  4. ^ Pringle, 1998, p. 97
  5. ^ 5.0 5.1 5.2 Pringle, 1998, p. 98
  6. ^ Dumper, Stanley and Abu-Lughod, 2007, p.266.
  7. ^ al-Muqaddasi quoted in le Strange, 1890, p.511.
  8. ^ al-Dimashqi quoted in le Strange, 1890, p.513.
  9. ^ Ibn Batuta quoted in le Strange, 1890, p.514.
  10. ^ Nabl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blus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