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芙女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芙女星(13 Egeria) Astronomical symbol of 13 Egeria
發現
發現者安尼巴萊·德·加斯帕里斯
發現地卡波迪蒙特天文臺英語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f Capodimonte(那不勒斯天文台)
發現日期1850年11月2日
編號
命名依據厄革里亞
小行星分類主帶
形容詞Egerian
軌道參數[2]
曆元 13 January 2016 (JD 2457400.5)
不確定參數 0
觀測弧60342日(165.21年)
遠日點2.7927 AU(417.78 G米
近日點2.36115 AU(353.223 G米)
半長軸2.57690 AU(385.499 G米)
離心率0.083726
軌道週期4.14 yr(1510.9 d)
平均軌道速度18.56 km/s
平近點角261.863°
軌道傾角16.539°
升交點黃經43.239°
近日點參數80.294°
與地球最小軌道相交距離1.43999 AU(215.419 G米)
與木星最小軌道相交距離2.35966 AU(353.000 G米)
物理特徵
大小c/a = 0.76±0.06[3]
214.8×192[4]
平均半徑103.82 ± 4.15 km
質量(9.2±2.1)×1018 kg[3]
(15.9±4.4)×1018 kg[a][5]
平均密度2.13±0.49 g/cm3[3]
3.4±1.0 g/cm3[5]
表面重力≈0.0580 m/s2
≈0.1098 km/s
自轉週期0.2935 d[6]
(7.045 h)[2]
幾何反照率0.087[3]
0.0825 ± 0.007[2][7]
溫度~174 K
光譜類型G-型小行星[2]
視星等9.71 to 12.46[8]
絕對星等(H)6.74[2]

芙女星小行星序號:13 Egeria)是一顆主帶G-型小行星[9]。它是安尼巴萊·德·加斯帕里斯在1850年11月2日發現的。芙女星是經由計算導致海王星發現的於爾班·勒威耶,以義大利阿里恰神話的仙女厄革里亞命名的;她是羅馬第二任國王努瑪·龐皮留斯的妻子[10]

2008年1月22日芙女星掩星事件,以掩星軟體OCCULT4視覺化的圖。

1992年1月8日,芙女星就曾掩蔽過一顆恆星。確定它的盤面相當圓(217×196km)。2008年1月22日,它掩蔽了另一顆恆星,這次掩蔽由IOTA小行星掩蔽計畫協調,有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的幾名觀測者記錄掩星起訖時間[4]。結果表明,芙女星朝向地球的截面呈現出214.8×192km的近似圓形輪廓,與1992年的掩星現象非常吻合[來源請求]雷達也對其進行了研究[11]

在1988年,毛納基山天文台使用UH88英語UH88望遠鏡對可能圍繞這顆小行星運行的衛星或塵埃進行了蒐索,但結果一無所獲[12]。對芙女星的光譜分析表明,它的水含量異常高:質量的10.5–11.5%是水[13]。這使得芙女星成為未來水資源開採企業的一個突出人選。

基於光變曲線的芙女星三維模型。

相關條目

[編輯]

註解

[編輯]
  1. ^ (8.0 ± 2.2) × 10−12 M

參考資料

[編輯]
  1. ^ Noah Webster (1884) 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2. ^ 2.0 2.1 2.2 2.3 2.4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13 Egeria (2008-11-04 last obs). [8 April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3. ^ 3.0 3.1 3.2 3.3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VL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 ^ 4.0 4.1 Timerson, Brad. IOTA Asteroid Occultation Results for 2008. [201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6). 
  5. ^ 5.0 5.1 James Baer, Steven Chesley & Robert Matson (2011) "Astrometric masses of 26 asteroids and observations on asteroid porosity."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41, Number 5
  6. ^ Lightcurves and map data on numbered asteroids N° 1 to 52225. AstroSurf. [200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27). 
  7. ^ Asteroid Data Archive. 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 [200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3). 
  8. ^ apmag 9.71 (2061-Nov-06) to 12.46 (1990-Mar-12) JPL Horiz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ily output for 1950 to 2099
  9. ^ Rivkin, A. S.; J. K. Davies; S. L. Ellison; L. A. Lebofsky. High-resolution 2.5–3.5 [[:Template:Mu]]M Observations of C-, B- and G-class asteroids. (PDF). [2008-04-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10-25).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10. ^ Schmadel, Lutz D. Dictionary of minor planet names 1 5th.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003: 16. ISBN 3-540-00238-3. 
  11. ^ Radar-Detected Asteroids and Comets. NASA/JPL Asteroid Radar Research. [201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5). 
  12. ^ Gradie, J.; Flynn, L., A Search for Satellites and Dust Belts Around Asteroids: Negative Results,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19, March 1988, 19: 405–406, Bibcode:1988LPI....19..405G. 
  13. ^ Rivkin, A. S.; Davies, J. K. Calculated water concentrations on C-class asteroids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02, (XXXIII)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3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