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城牆

座標30°21′01″N 112°11′32″E / 30.35028°N 112.19222°E / 30.35028; 112.1922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荊州城牆
賓陽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湖北省荊州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4-150
認定時間1996年
荊州城牆東門
荊州城牆新東門

荊州城牆位於中國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荊州古城,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州古城牆與城北的楚紀南故城和城西的八嶺山古墓群是荊州古城的三大組成部分。

荊州城牆是中國現存的四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牆之一,其餘三座分別為山西平遙城牆陝西西安城牆遼寧興城城牆,也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南方城牆[1]。與其它幾座古城牆相比,荊州古城牆的特點是規模較大,保存相對完整,被譽為中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2][3]。考古發現證實,荊州城牆是中國現存延續時間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演變為磚城的唯一古城牆。[3]

荊州城牆最早可追溯至西漢景帝時修築的土城,其後關羽、吳太守朱然,東晉桓溫梁元帝、南平王高季興等都曾進行修葺。北宋末年城毀。南宋淳熙年間(1186年)重修,長10.5km。元代初年(1276年)忽必烈下令拆除。元末朱元璋派員重建荊州城。明末(1643年)張獻忠將城牆拆毀多半。現存於世的是順治三年(1646年)重建的城垣,並重新命名城門:東為寅賓門,東南為公安門,西為安瀾門,南為南紀門,大北門為拱極門,小北門為遠安門。1970年後又新開3座三孔城門。整座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3.75千米,南北寬1.2千米,城內面積4.50平方千米,周長11.821千米。城牆高8.83米,頂面寬3~5米,厚10米左右。有城垛4567個,炮台26個,通往城外下水道6條。[2][4]

2007年荊州城牆與南京城牆西安城牆和遼寧興城城牆等一同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名單[5]

參考[編輯]

  1. ^ 潘琴. 荆州城墙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更新. 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006 [2010-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2. ^ 2.0 2.1 吳峻, 羅紅安, 魯長亮. 荆州古城墙的发展与保护利用 (PDF). 安徽農業科學. 2007, 35 (24): 7649–7650. [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荆州古城 南方完璧. [2010-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0). 
  4. ^ 荆州古城. [2010-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2). 
  5. ^ 我國又添兩處「世界遺產」 荊州城牆「申遺」路漫漫[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