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蕭注(?—?),字巖夫。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蕭陟之子,蕭伯英之兄。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進士,攝廣州番禺令[1]。因突破儂智高的廣州之圍,擢拔為禮賓副使。[2]提點廣南西路李師中上書參奏蕭注「治邕八年,有峒兵十餘萬,不能撫而用之,乃入溪峒貿易掊斂,以失眾心,卒致將卒覆敗」,貶泰州團練副使。又調鎮南軍節度副使。神宗熙寧初,知寧州(今甘肅東北寧縣)。負責管幹麟府軍馬。熙寧四年(1071年),知桂州(今廣西桂林)[3]。熙寧六年,朝廷以沈起代之,卒於回鄉道上。

注釋[編輯]

  1. ^ 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
  2. ^ 《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二之二三
  3. ^ 《北宋經撫年表》卷五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334》,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書目[編輯]

  • 《宋史》卷三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