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天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蔣天佐
出生1913年
江蘇靖江
逝世1987年8月6日
江西南昌
筆名史篤、賀依
職業翻譯家文學評論
語言中文
創作時期1930年-1987年
體裁評論
代表作《海沫文談》
親屬劉述周

蔣天佐(1913年—1987年),男,江蘇靖江人,中國文學評論家,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江西分會原副主席。

生平[編輯]

1913年生於江蘇靖江的一個沒落地主家庭。在家鄉讀小學。後隨教書的大姐去南京讀高小和中學。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過黨支部書記、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長等職[1]。1932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被國民黨當局逮捕,關押在南京軍人監獄。1935年出獄後在上海從事文學編譯工作。1938年恢復黨組織關係,任上海文藝界總支部書記。抗日戰爭期間在蘇北抗日根據地工作,在阜寧擔任新四軍華中魯迅藝術學院教授。1943年回上海。1945年抗戰勝利後從事統一戰線工作。1945年10月,與鄭振鐸等創辦政治性刊物《民主》,為中國民主促進會的成立進行了輿論準備工作[2]

1949年7月,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與籌辦中央文學研究所[3],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央文化部辦公廳從事行政、編輯和出版工作。1960年調江西省文聯,任《江西文藝》雜誌主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粉碎四人幫後恢復名譽。晚年任江西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江西分會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江西省委員會顧問、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4]。著有評論集《海沫文談》《低眉集》《海沫文談偶集》,譯著有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奧列佛爾》,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中篇小說《荒野的呼喚》《雪虎》,俄國作家薩克蒂科夫·謝德林的《寓言集》等[5]

1987年8月6日18時10分在南昌逝世[6]

人物別名[編輯]

蔣天佐原名劉健,字秀眉,又名季眉。筆名史篤、賀依、紫光等。

家庭[編輯]

其兄劉述周,曾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7]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国民主党派江西省地方组织志. 江西省新聞出版局. 2001: 398. 
  2. ^ 江西省文化藝術志編纂委員會 (編). 江西省志·江西省文化艺术志. 新華出版社. 1999: 679. ISBN 7501143617. 
  3. ^ 全国文联和中央文化部 筹备创办文学研究所. 人民日報. 1950年8月10日: 第3版. 
  4. ^ 民进全国代表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人民日報. 1987年6月10日: 第4版. 
  5. ^ 高克勤谈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老编辑. 中國網. 2016-10-23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6. ^ 靖江縣誌編纂辦公室 (編). 靖江县志.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2: 868. ISBN 721400965X. 
  7. ^ 周允中. 文艺理论家蒋天佐与我父亲的一场笔战. 鐘山風雨. 2008, (5): 57–58. ISSN 1009-907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