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她的名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參加2015年5月20日在紐約市聯合廣場聯合廣場舉行的#說出她的名字守夜活動的與會者

#說出她的名字(英語:#SayHerName)是一場社會運動,旨在提高對美國警察暴力和反黑人暴力中黑人女性受害者的關注[1]。黑人女性被警察攔截的可能性比白人女性高17%,被殺害的可能性高1.5倍[2]。 #說出她的名字旨在強調致命的種族不公行為對黑人女性造成的巨大影響,從而改變公眾的觀念,即男性為警察暴力和反黑人暴力的受害主體[3]。為了與現有的種族正義運動(如#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LivesMatter)和#黑人女孩的命也是命)一同構建一個龐大的社交媒體話題,非裔美國人政策論壇英語African American Policy Forum在2015年2月創造了#說出她的名字這個話題[3]

2015年5月,非裔美國人政策論壇發布了一份名為《說出她的名字:抵制警察對黑人女性的暴行》的報告,概述了#說出她的名字運動的目標和目的[4]。桑德拉·布蘭德(Sandra Bland)是一名因違反交通規則被警方拘留的女性,三天後被發現在牢房內上吊自殺[5]。在2015年7月桑德拉·布蘭德因警察喪生後,非裔美國人政策論壇與哥倫比亞法學院交叉性和社會政策研究中心(CISPS)以及索羅斯正義成員安德里亞·里奇(Andrea Ritchie)聯合發布了原始報告的更新版本[4]。更新版本包括對布蘭德死亡情況的描述,以及最近幾起由警察引發的針對黑人女性暴力事件的匯總,包括塔尼沙·安德森(Tanisha Anderson)和雷基亞·博伊德(Rekia Boyd)。除了這些敘述,報告還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用於了解黑人女性對警察暴力和國家公認暴力的易受害性,並就如何有效動員各社區,使他們有力倡導種族正義提出了一些建議[4]

根據非裔美國人政策論壇的報告,#說出她的名字運動致力解決黑人女性在主流媒體中被忽視的問題,更具體地說,即#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1]。在該運動的眾多活動中,有一項是為紀念因警察暴力和反黑人暴力而喪生的女性[3]。為推動這一議程,非裔美國人政策論壇與20個地方贊助商和哥倫比亞法學院的交叉性和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一起,於2015年5月20日在紐約市組織了一次守夜活動——幾十人聚集在一起,要求公眾不再忽視黑人女性對性別和種族暴力的抗爭[6]

運動的起源[編輯]

歷史背景[編輯]

哈蒂·麥克雷(Hattie McCray)是一名14歲的女孩,在1930年代新奧爾良因拒絕了一名白人警察的性要求而被殺害[7]。像哈蒂·麥克雷和利斯堡圍欄事件(Leesburg Stockade)的女孩們這樣的女性只是黑人女性面臨警察暴力的部分案例而已。儘管#說出她的名字運動始於2015年,但警察暴力問題對黑人女性由來已久[8]

運動名稱[編輯]

#說出她的名字源於一個想法:讓個體和媒體說出曾是警察暴力受害者的黑人女性的名字,大家為此會提出必要的問題。「說出名字」的概念也是個人和媒體間了解和講述這些女性經歷的象徵或速記。克倫肖(Crenshaw)曾指出:「如果你說出了一個名字,就會產生了解背後故事的動力,了解了故事後,便會對黑人容易遭受警察暴力的所有情況有更廣泛的認識。」[9]

運動創建[編輯]

#說出她的名字運動是對#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回應,也是對主流媒體傾向把警察暴行和反黑人暴力背景下黑人婦女的經歷擱置一邊的反擊[10][11] 。近年來,與雷基亞·博伊德和謝莉·弗雷(Shelly Frey)這樣的黑人女性被殺事件相比,特拉伊馮·馬丁(Trayvon Martin)和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這樣手無寸鐵的黑人男子被殺的事件更能引起全國的關注和公眾的憤怒[12][13]。根據非裔美國人政策論壇創始人之一金伯利·克倫肖(Kimberlé Crenshaw)的說法,黑人女性仍然被排除在有關警察暴力、種族主義和反黑人暴力的報導之外,大家錯誤地認為黑人男子是種族主義和國家公認暴力的主要受害群體,從而低估了警察的強姦和性侵等問題[14]。#說出她的名字並不是要取代#黑人的命也是命或削弱其影響力,而是為了增加有關種族不公探討的觀點和真實經歷。

#說出她的名字運動積極思考多樣的社會身份(包括性別、性取向和階級)如何影響個體在警察暴力和反黑人暴力中的遭遇,這一概念被稱為交叉性[15]

在跨性別恐懼症和種族主義的共同影響下,黑人跨性別女性十分危險,她們不被認為是真正的人。根據美國國家跨性別者平權中心(NCTE)約28000名受訪者參與的「美國跨性別調查」顯示,近一半(47%)的黑人受訪者稱在過去一年中因為跨性別而被剝奪了平等待遇,受到口頭騷擾和或人身攻擊。近十分之一(9%)的人在過去一年因為是跨性別者而受到人身攻擊。黑人跨性別女性(14%)在過去一年更有可能因為是跨性別者而受到人身攻擊,相比之下,非二元性別(男性或女性的分類之外)黑人和跨性別男子的這一數字分別為8%和7%。所有這些都顯示,即使這些人被警察殘忍殺害,尊重和公正仍是缺席狀態[16]

交叉性[編輯]

#說出她的名字促成了許多文章和運動,比如2001年阿納尼亞·巴塔查爾吉(Anannya Bhatacharjee)發表的報告《誰的安全?女性和執法者的暴力》[17],旨在以多種社會身份相互交叉的方式,詳述系統性暴力。出版作品包括貝思·里奇(Beth Richie)2012年發表的《被捕的正義:黑人女性、暴力與美國監獄國家》及《鼓動!》發布的一份清單,包括《暴力的顏色:<鼓動!>選集》,《對有色人種女性和跨性別者的執法暴力:性別和國家暴力的關鍵交叉點》及《同性戀(不)正義:美國對性少數群體的定罪》[17]

#說出她的名字作為一項運動,主要基於交叉性的概念,從而讓人們關注系統性暴力下的所有受害者。「交叉性」作為一個術語,在1989年由備受尊敬的學者和活動家金伯利·克倫肖創造[18]。自那時起,該術語便成為許多現代女權主義實踐的關鍵因素。布列塔尼·庫珀(Brittany Cooper)解釋了交叉性是如何搭建出一個分析框架,以在最初明確有色人種在權利運動中的獨特地位。克倫肖在「交叉性」概念和運動本身的創始地位加深了交叉性與#說出她的名字的聯繫。在#說出她的名字運動中,對黑人女性受害的關注依賴於交叉性的概念,克倫肖將其描述為「像一個懶惰的蘇珊——你可以通過交叉性將種族、性行為、跨性別身份或階級置於女權主義的批判之下」。[19]

在#說出她的名字的交叉分析中,還有一些因素包括雙性戀或跨性別身份、教育、地理位置和殘疾情況[19],不僅針對被施暴的受害者也包括施暴的官員。金伯利·克倫肖特別強調了身體和精神殘疾的影響,認為這些因素使受害者更容易遭受警察威脅或實施其他暴力。在美國,陳舊的固有觀念認為黑人女性和男性情緒控制能力差且有攻擊性[19],加劇了這一情況。

霍馬·卡赫萊利(Homa Kahleeli)稱,在過去三年中,有超過70名黑人女性死於警察暴力或警察的不當行為[19] 。[19]在警察失職槍支走火後,失去生命的無辜女性和兒童都被貼上了「受波及者」的標籤,削弱了謀殺的暴力,抹去了警官的失職[19]。#說出她的名字強調了這些受害者面臨的暴力被獨特地形容為「附帶的傷害」,與#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涉及的黑人男子形成對比。

安德里亞·里奇認為,除了這70名黑人女性外,#說出她的名字針對的是更廣泛的遭受警察暴力的人。這類人包括高比例的有色性少數女性,特別是被格外針對的有色跨性別女性。這些差異產生在奴隸制和殖民主義的性別規定與陳舊的固有觀念下,又受到禁毒戰爭和圍繞性少數群體權利的法律爭論的影響[17]

社交媒體[編輯]

#說出她的名字運動是當代許多從事話題活動和數字活動的社會正義運動之一[20] 。2014年12月由非裔美國人政策論壇和交叉性和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創建。#說出她的名字這一話題為活動家、學者、新聞記者和其他社會媒體提供了一個在線社區,他們可以參與到其他社會運動如#黑人的命也是命的種族正義探討中去[3][21]

該話題主要活躍在推特上。在眾多作用中,#說出她的名字話題主要用於強調最近黑人女性與警察發生的致命衝突和反黑人暴力事件,同時宣傳即將舉行的活動[22] 。對推特活動的分析發現,三分之一使用該話題的推文與遭受警察暴力的黑人女性的名字有關。[23]其他使用該話題的內容包括黑人女性撰寫的博客鏈接,如《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的黑人之聲專欄、黑人力(Blavity)和「黑人女孩的不幸」網站(BlackGirlTragic.com),其次是學者,特別是黑人女權主義學者,不過轉發次數最多的是一位白人男性藝人[23]

通過報導最近由警察引起的暴力事件,#說出她的名字話題努力推進該運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將黑人女性的真實經歷重新納入有關警察暴力和國家公認暴力的主流種族正義描述中[3] 。通過參與話題活動,#說出她的名字將自身置於最近的社會歷史變化中,即媒體傾向於忽視或嚴重歪曲與種族正義有關的事件,這使得活動家轉而致力於數字活動[21]。此外,隨着話題在社交媒體上的存在感越來越強,#說出她的名字為投身種族正義的各方群體提供了機會,不斷擴大了有關黑人女性易受警察暴力和反黑人暴力影響的討論[3][20]

參考[編輯]

  1. ^ 1.0 1.1 #SayHerName Brief. AAPF.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2. ^ Say Her Name campaign targets police killings of Black women and girls. Facing South. 2020-07-15 [2021-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英語). 
  3. ^ 3.0 3.1 3.2 3.3 3.4 3.5 #SayHerName. AAPF.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7). 
  4. ^ 4.0 4.1 4.2 Publications. AAPF.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7). 
  5. ^ Vigil held to mark 1-year anniversary of Sandra Bland death. AP NEWS. 2016-07-14 [2021-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6. ^ #SayHerName: Black Women And Girls Matter, Too. The Huffington Post.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7. ^ Coffey, Michele. Providing For Our Communities, Protecting Our Race, Proving Ourselves: African American Activism and Protest In Depression Era New Orlean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2010-01-01 [202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8. ^ Simmons, LaKisha. Crescent City Girls: The Lives of Young Black Women in Segregated New Orlean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5. 
  9. ^ Statement: Say Her Name | The Mothers Behind the Movement. AAPF. [202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美國英語). 
  10. ^ Lindsey, Treva B. Post-Ferguson: A 'Herstorical' Approach to Black Violability. Feminist Studies. 2015, 41 (1): 232–237. doi:10.15767/feministstudies.41.1.232. 
  11. ^ A Herstory of the #BlackLivesMatter Movement by Alicia Garza – The Feminist Wire. The Feminist Wire.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12. ^ Chatelain, Marcia; Asoka, Kaavya. Women and Black Lives Matter. Dissent. 2015-01-01, 62 (3): 54–61. ISSN 1946-0910. doi:10.1353/dss.2015.0059. 
  13. ^ Lindsey, Treva B. Let Me Blow Your Mind Hip Hop Feminist Futures in Theory and Praxis. Urban Education. 2015-01-01, 50 (1): 52–77. ISSN 0042-0859. doi:10.1177/0042085914563184. 
  14. ^ From Private Violence to Mass Incarceration: Thinking Intersectionally About Women, Race, and Social Control. UCLA Law Review.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8). 
  15. ^ Beyond Saying Her Name. The Feminist Wire.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5). 
  16. ^ Epidemic of Violence against Black Trans Women Claims Another Life. 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gender Equality. 2020-07-28 [2021-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英語). 
  17. ^ 17.0 17.1 17.2 Beyond Saying Her Name. The Feminist Wire. 2015-05-20 [2016-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5). 
  18. ^ Cooper, Brittney. Disch, Lisa; Hawkesworth, Mary , 編. Intersectionality 1. 2016-02-01 [2021-05-15]. ISBN 9780199328581.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328581.001.0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3).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Khaleeli, Homa. #SayHerName: why Kimberlé Crenshaw is fighting for forgotten women. The Guardian. 2016-05-30 [2016-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 
  20. ^ 20.0 20.1 Tassie, Keisha Edwards; Givens, Sonja M. Brown. Women of Color and Social Media Multitasking: Blogs, Timelines, Feeds, and Community. Lexington Books. 2015-11-15 [2021-05-15]. ISBN 97814985284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英語). 
  21. ^ 21.0 21.1 Bonilla, Yarimar; Rosa, Jonathan. #Ferguson: Digital protest, hashtag ethnography, and the racial politics of social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thnologist. 2015-02-01, 42 (1): 4–17. ISSN 1548-1425. doi:10.1111/amet.12112 (英語). 
  22. ^ Poet Confronts Police Brutality Against Black Women. The Huffington Post. [2015-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3). 
  23. ^ Brown, Melissa; Ray, Rashawn; Summers, Ed; Fraistat, Neil. #SayHerName: a case study of intersectional social media activism.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June 2017, 40 (11): 1831–1846. doi:10.1080/01419870.2017.133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