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拉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謝爾蓋·格奧爾基耶維奇·拉平
Серг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Ла́пин
蘇聯駐奧地利特命全權大使
任期
1956年10月19日—1960年6月16日
前任安德烈·斯米爾諾夫
繼任維克托·阿維洛夫
蘇聯駐華特命全權大使
任期
1965年4月28日—1967年4月12日
前任斯捷潘·契爾沃年科
繼任瓦西里·托爾斯季科夫
蘇聯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70年7月12日—1985年12月16日
前任尼古拉·梅西亞采夫
繼任亞歷山大·阿克肖諾夫
個人資料
出生1912年7月15日儒略曆7月2日]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逝世1990年10月4日(1990歲—10—04)(78歲)
 蘇聯莫斯科
國籍 蘇聯
政黨蘇聯共產黨 蘇聯共產黨
職業外交官
獲獎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 1982
列寧勳章 — 1966 列寧勳章 — 1971 列寧勳章 — 1974 列寧勳章 — 1982
勞動紅旗勳章 — 1962 各民族人民友誼勳章 — 1980 紀念列寧誕辰一百週年獎章 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中忘我勞動獎章

謝爾蓋·格奧爾基耶維奇·拉平,(俄語:Серг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Ла́пин,1912年7月15日—1990年10月4日),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官。曾任蘇聯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副主席;駐東德大使館參贊;蘇聯外交部第三歐洲司司長;蘇聯外交部副部長;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外交部長;駐華特命全權大使;塔斯社社長;蘇聯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主席等職務。[1]

生平[編輯]

  • 1912年7月15日出生於聖彼得堡的一個工人家庭。
  • 1929年-1931年,列寧格勒紅村火車站裝卸工。
  • 1930年-1932年,列寧格勒歷史和語言學院出版編輯系學習。
  • 1932年-1940年,列寧格勒市、列寧格勒州報刊記者、編輯、副主編。1939年加入聯共(布)。
  • 1940年-1942年,聯共(布)中央高等黨校學習。
  • 1942年-1944年,聯共(布)中央宣傳鼓動部新聞部講師、部門負責人。
  • 1944年-1949年,蘇聯國家無線電廣播委員會政治部主編。
  • 1949年-1953年,蘇聯國家無線電廣播委員會副主席。
  • 1953年,蘇聯駐德國高級專員辦事處工作。
  • 1953年-1955年,駐東德大使館參贊。
  • 1955年-1956年10月,蘇聯外交部第三歐洲司司長兼蘇聯外交部黨委書記。
  • 1956年10月-1960年6月,駐奧地利特命全權大使。1956年10月29日遞交國書。
  • 1960年6月-9月,蘇聯對外文化關係委員會第一副主席。
  • 1960年9月-1962年1月,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外交部長。
  • 1962年-1965年4月,蘇聯外交部副部長。
  • 1965年4月-1967年4月,駐華特命全權大使。1965年4月30日遞交國書。
  • 1967年4月-1970年4月,塔斯社社長。
  • 1970年4月-1985年12月,蘇聯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主席。他掌管廣播電視委員會期間,與蘇聯主旋律不符的電視節目被封殺,許多猶太藝術家也被禁止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拉平不允許留鬍子的人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男性主持人沒有領帶和夾克的情況下禁止上鏡,女性主持人則不允許穿褲子。政府官員的形象則禁止出現在娛樂節目中。
  • 1985年12月16日起退休,在莫斯科生活。
  • 1990年10月4日於莫斯科逝世,享年78歲。葬於孔策沃公墓。

拉平是蘇共22-26大代表;第22-26屆中央委員;第8-11屆蘇聯最高蘇維埃聯盟院代表。

榮譽[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