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道格拉斯·亞當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道格拉斯·亞當斯
Douglas Adams
出生(1952-03-11)1952年3月11日
 英國英格蘭劍橋
逝世2001年5月11日(2001歲—05—11)(49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芭芭拉
墓地英格蘭倫敦海格特公墓
職業作家
母校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
體裁科幻小說喜劇諷刺文學
受影響於P· G·沃德豪斯
路易斯·卡羅爾
庫爾特·馮內古特[1]
蒙提·派森
托尼·漢考克[2]
羅伯特·謝克里
肯尼斯·格雷厄姆
A·A·米爾恩[3]
施影響於艾歐因·科弗
理查德·道金斯[4]
格雷·盧卡[5]
官方網站
douglasadams.com
正在簽售作品的道格拉斯·亞當斯

道格拉斯·諾耶爾·亞當斯(英語:Douglas Noël Adams,1952年3月11日—2001年5月11日)是一位英國廣播劇作家音樂家,尤以《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作品出名。這部作品以廣播劇起家,後來發展成包括五本書的「三部曲」,拍成電視連續劇。亞當斯逝世後還拍成電影。

除《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外亞當斯還參加了科幻電視連續劇《神秘博士》的拍攝工作,他寫了其中的一些劇本。他的其它作品包括《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系列、與他人合作編寫的兩本《繁星似塵》和同樣基於廣播劇改寫的《最後一眼》。亞當斯還是一位環境保護活動家,他喜歡快車、照相機、麥金塔電腦以及其它先進技術。在許多人還沒有聽說過電子郵件Usenet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使用這些新技術了。

亞當斯自稱為「極端無神論者」。在去世以前,他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演講者,尤其是在科技和環保等題材方面。他在49歲時的早逝在科幻奇幻社群中引起了極大的哀悼。

早年生活

[編輯]

亞當斯出生於英國劍橋,他的父母還有一個1955年出生的女兒。1957年他的父母離婚,他隨母親和妹妹搬到布倫特伍德的外婆家。亞當斯的外婆是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成員,在家裡撫養受虐待的動物。在那裡,亞當斯患上了花粉過敏症和哮喘[1]

1960年7月亞當斯父親再婚,他因此而多了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1964年母親也再婚,亞當斯又多了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和妹妹。

教育和早期作品

[編輯]

亞當斯在布倫特伍德上學,他六歲時參加小學錄取考試並獲得錄取。他在布倫特伍德學校從小學一直上到中學。小學時他在英語課上被英語教師列入自己所教過的寫作最優秀的十名學生之一;這件事使得亞當斯終身不忘。亞當斯早年的一些作品在學校的雜誌上發表;他的一封信和短篇故事發表在英國的一份男孩雜誌上。亞當斯12歲時就已經長高到180公分,他最後長到了196公分。

1971年亞當斯寫了一篇關於宗教詩歌的文章,在其中他把披頭士樂隊威廉·布萊克聯到一起;這篇優秀的文章使亞當斯獲得了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獎學金。他入院攻讀英語文學[2]他很早就努力加入Footlights學生劇團,但是沒有被接受。因此他與其他學生自組了一個劇團。此後他又爭取加入Footlights,並受到西蒙·瓊斯的支持。1974年他獲得英語文學學士學位(後來又獲得碩士學位)。

1974年亞當斯的一部早期作品在英國廣播公司第二電視台上演,他的另一部作品在倫敦的一個劇院裡上演。蒙提·派森蒙提·派森的飛行馬戲團)的格雷厄姆·查普曼看到這部劇後開始與亞當斯短期合作;亞當斯寫了蒙提派森中的一些小品和巨蟒和聖杯中的一個小品,亞當斯本人也在蒙提派森的一些節目中出現過。1977年亞當斯的一些廣播小品被發表。

由於亞當斯一開始賣不出他的笑話和故事,他不得不以其它工作為生。他寫作、表演,有時也導演戲劇小作品。他還做過醫院門房、建築工人、清掃過養雞場、當過保鏢,也寫過電視劇劇本。

1979年亞當斯認識了約翰·勞埃德,兩人合作寫了多部電視連續劇的劇本。勞埃德也參加協作了《銀河系漫遊指南》最初廣播劇的兩輯。

廣播連續劇《銀河系漫遊指南》成功後亞當斯成為英國廣播公司的廣播劇製片人。但是他在這個位置上只工作了半年就專心寫作《神秘博士》的劇本去了。

《銀河系漫遊指南》

[編輯]

1977年亞當斯與英國廣播公司第四站的製片人塞蒙·布瑞特一起創製的。亞當斯規劃了首輯的內容以及一些可以在連續劇種使用的故事。

亞當斯本人回憶說《銀河系漫遊指南》是他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一個田野里喝醉了酒仰望星空時產生的。他說他當時帶着一本《歐洲漫遊指南》,但是在奧地利卻無法與當地人溝通,因此有感而生。但是後來他又說他敘述這個故事的次數太多了,以至於他對在奧地利時的經歷已經毫無記憶,而只記得他對此的敘述了。M·J·辛普森在他的亞當斯傳記中根據一些跡象說這個故事可能是杜撰出來的:亞當斯很可能是在從歐洲大陸回到英國後才獲得了這個靈感的。

約翰·勞埃德為廣播劇的最後兩輯貢獻了一些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後來在小說和電視劇中大多被重寫了。

廣播劇的第一批於1978年三月到四月在英國播出,英國廣播公司的第四台每周播送一輯。由於這部連續劇非常成功,他們又生產了一個五輯的續列,於1980年1月21日至1月25日又每日播送一輯。

在寫廣播劇的過程中顯示出亞當斯很難遵守最後期限,別人必須逼他才能讓他完成寫作。比如在寫《再見,謝謝魚》時,編輯和他在旅館套間裡關了三個星期,亞當斯才得以完成這部小說。

《銀河系漫遊指南》的圖書版本是後來許多其它版本的原型,其中包括電視連續劇、電腦遊戲、漫畫、插圖版等。從1980年開始亞當斯多次赴美國洛杉磯試圖完成一個電影版,他與多個好萊塢電影公司和可能的製片人協作。2001年他於加利福尼亞逝世時他還在試圖與迪士尼一起完成一個電影版;2003年9月,這個電影版在亞當斯死後兩年才得以完成。該劇劇本由卡雷·柯克帕特里克改寫,2005年正式公映(在台灣放映時譯作《星際大奇航》)。

亞當斯去世後,《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剩下的書也被改編為廣播連續劇;這些劇目最終於2005年5月和6月播出。

1984年1月12日,亞當斯因本書成為獲得「金潘獎」的最年輕作者,此書也是潘圖書出版的第一本達到百萬銷量的原創作品。[6]

《神秘博士》

[編輯]

1978年亞當斯將他的《銀河系漫遊指南》首輯草稿寄給《神秘博士》的製片組,並獲得了寫一輯的許可。此前他還打算寫一個電影劇本,後來這個故事被吸收進了《生命、宇宙及一切》。1979年亞當斯寫了三輯《神秘博士》的劇本。

在《銀河系漫遊指南》和亞當斯寫的《神秘博士》劇本之間互相有暗示;在他的《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和他寫的《神秘博士》劇本之間也互相有暗示。

動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是亞當斯的熱衷讀者,他後來的夫人是《神秘博士》中的一位演員,兩人是通過亞當斯介紹認識的。

音樂

[編輯]

亞當斯會左手彈吉他,到2001年逝世時他共收集了24台吉他。在1960年代,他還學過鋼琴音樂,尤其是披頭士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普洛柯哈倫,對亞當斯的職業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平克·弗洛伊德

[編輯]

在《銀河系漫遊指南》的廣播劇中亞當斯直接使用了平克·弗洛伊德的音樂。

亞當斯的正式傳記就使用了一首平克·弗洛伊德的歌的標題為題。亞當斯與平克·弗洛伊德的吉他手戴維·吉爾摩是好友。作為亞當斯的42歲生日禮物他在平克·弗洛伊德在倫敦的音樂會上登台演奏節奏吉他。吉爾摩也在亞當斯的葬禮上進行表演。

平克·弗洛伊德也是亞當斯作品中的一個搖滾樂團(宇宙里最響的搖滾樂團)的原型。

普洛柯哈倫

[編輯]

亞當斯與前衛搖滾樂團普洛柯哈倫的歌手、鋼琴手和作歌人蓋瑞·不魯克是好朋友。亞當斯經常請不魯克參加他舉辦的慶祝,兩人也曾經一起登台表演。布魯克在亞當斯的葬禮上也做了表演。

據亞當斯本人說《宇宙盡頭的餐廳》的標題是他在聽普洛柯哈倫的一首歌的時候產生的。[3]

其它音樂

[編輯]

亞當斯在他的作品中提及了不少其它音樂,比如一隻老鼠說關於生命、宇宙及一切的最終問題是「一個人一生要走過多少條路?」這是鮑勃·迪倫的一首歌里的一句詞。

宇宙盡頭的餐館》是奉獻給保羅·西蒙1980年的一張唱片的。

在《再見,並謝謝所有的魚》裡主人公阿瑟·鄧特聽困境樂團的歌並讚美其吉他手馬克·諾弗勒

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也在亞當斯的書中出過場。

除現代搖滾音樂外亞當斯非常欣賞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赫的音樂在《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中提供了一些細節。

亞當斯也非常喜歡披頭士樂隊,在《生命、宇宙及一切》中他提到保羅·麥卡特尼,在他的多部著作中他提到披頭士樂隊的歌和歌詞。

電腦遊戲

[編輯]

1984年亞當斯與Infocom公司一起編寫了一個《銀河系漫遊指南》的文字冒險遊戲。1986年他與盧卡斯藝界一起工作了一個星期來設計《迷宮》。後來他又與Infocom一起涉及了《官僚主義》。1999年Simon & Schuster公司出版了亞當斯的《星河艦隊》。同年4月亞當斯創立了H2G2協同寫作項目。

1990年亞當斯在一個電視報道中向公眾介紹超文本系統。他雖然不是超文本系統的發明人,但是他是最早使用這個手段的人之一,他對超文本系統的普及的影響不可低估。同年蒂姆·伯納斯-李在他的HTML中使用超文本系統。

個人信仰

[編輯]

宗教

[編輯]

亞當斯自稱是「極端無神論者」,他使用這個詞來強調他不是不可知論者。他在一次採訪中說他確信世界上沒有上帝,他看不到任何上帝的跡象。[4]

環境主義

[編輯]

亞當斯是一位環保活動家,他為保護瀕危物種出力。為此他製作了廣播節目《最後一眼》,在這個節目裡他拜訪罕見的物種如鴞鸚鵡。這個節目後來也改寫成書。

科技

[編輯]

亞當斯非常熱愛科技。雖然他一直到1982年才買了一份書寫軟件,但是他在1979年就做過這個考慮。據說1982年以前他覺得軟件的術語不可理解和操作太困難。

在亞當斯逝世後出版的書《迷惑的塞蒙》中收錄了多篇他關於科技的文章。

從1984年到他2001年逝世亞當斯一直是麥金塔電腦的熱衷使用者。他還為麥金塔電腦做過廣告。

亞當斯很早就開始使用電子郵件來與其他人合作和交換了。他也很早就開始使用Usenet。但是他在Usenet上常有人提出疑問問他到底是不是亞當斯,因此後來他離開了Usenet而建立了一個自己的討論網站。

個人生活

[編輯]

1980年代初亞當斯曾短時間與一位已婚婦女有一段浪漫史,他將《生命、宇宙及一切》獻給她。1981年兩人分手後亞當斯通過朋友認識了簡·貝爾森(Jane Belson)。兩人於1991年11月25日結婚。1994年6月22日他們的女兒出生。直到1999年他們生活在倫敦。此後移居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芭芭拉。亞當斯逝世後他的夫人和女兒遷回倫敦。

逝世

[編輯]

亞當斯在家裡鍛煉身體時患心肌梗塞逝世於聖塔芭芭拉。他被葬於倫敦北部。

亞當斯逝世後於2002年5月出版的《迷惑的塞蒙》中收錄了他的許多短篇小說、小品文、書信和未完成的作品。其它亞當斯死後完成的項目包括他生前試圖拍攝的《銀河系漫遊指南》的電影。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ulture: Books: Douglas Adam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uardian, 22 July 2008
  2. ^ Gregg Pearlman, Exclusive Interbiew with Douglas Adam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9-23., 27 March 1987
  3. ^ Exlusive Interview with M. J. Simpso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9-26., Life, DNA & H2G2, 11 May 2002
  4. ^ Bunce, Kim. Observer, ''The God Delusion'', 5 November 2006. The Guardian (London). 5 November 2006 [1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7). 
  5. ^ "The Third Degree: Greg Rucka". Jupiter's Legacy #2 (June 2013) Image Comics. p. 27.
  6. ^ Adams, Douglas, 1952-2001., 道格拉斯·亞當斯; 姚向輝. 附录 关于“金潘奖”的新闻稿.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第一版. Shanghai: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32754687. OCLC 76898464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