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長城煤礦舊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長城煤礦舊址
秦皇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海港區石門寨鎮上莊坨村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長城煤礦舊址,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石門寨鎮上莊坨村,是秦皇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編輯]

《撫寧縣誌》載:1916年當地人劉汝林、齊翰卿等人在上莊坨村創辦興業煤礦公司。1938年1月29日,日本人占領煤礦,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這8年期間產煤72.8萬噸,大部分運往日本[1]

2005年3月底,上莊坨村拆舊房子,村民在村北一處舊房後面發現一個已被封堵多年的舊大門,經撫寧縣文史研究人員考證,大門及其後面的廢墟是1938年日軍占領該地後開辦的長城煤礦。大門右側牆上豎刻有「長城炭礦鐵道株式會社長城礦務所」,大門後面是個面積上千平方米的廢棄煤礦場區,仍留有多處日本風格建築[1]

2005年,75歲的上莊坨村村民楊保功說,當年日軍占領煤礦後雇村民開採,將質量好的煤從秦皇島港運往日本。他回憶稱,當時日本人對礦工有不成文規定:「入井三分險,事故不可免,如果有天災,出事也不管。」當時常發生坍塌、透水事故,每次都死數十人,楊保功的姐夫就死於煤礦事故。日本人只要見到礦工休息就用鞭子或鎬把毆打,有時用豆餅、花生渣代替工錢發給工人。發生礦井事故便將事故井口封死,用挖煤器具將倖存者打死滅口。楊保功說,因為礦工倖存者很少,礦山也被廢棄,所以這段歷史後來連當地人都已不知道了[1]

長城煤礦舊址已被列為秦皇島市文物保護單位[2]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