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隆泳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瓦隆泳龍屬
化石時期:早侏羅世199.6–198 Ma
亞瑟阿瓦隆泳龍正模標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科: 彪龍科 Rhomaleosauridae
屬: 阿瓦隆泳龍屬 Avalonnectes
Benson, Evans & Druckenmiller, 2012
模式種
亞瑟阿瓦隆泳龍
Avalonnectes arturi

Benson, Evans & Druckenmiller, 2012

阿瓦隆泳龍屬名Avalonnectes)是彪龍科有較小軀幹的一個已滅絕,生存於早侏羅世(最可能是赫塘階)期間的英國。該屬包含單一物種亞瑟阿瓦隆泳龍A. arturi)。[1]

發現[編輯]

阿瓦隆泳龍僅所知於正模標本NHMUK 14550,由顱骨後部及一個近乎完整、三維保存且關節連接的顱後英語postcrania骨骼。另一具歸入該屬的部分顱骨後骨骼為AGT未編號。兩件標本均是從薩默塞特郡斯特里特英語Street, Somerset下里阿斯群英語Lower Lias Group藍里阿斯組英語Blue Lias Formation的前扁裸菊石岩層(Pre-Planorbis beds)中收集。該層可能位於扁裸菊石Psiloceras planorbis)首次出現的層位之下。因此標本化石時期很可能處於赫塘階最早期的泰氏裸菊石(P. tilmanni)時間帶,約1.996-1.98億年前,緊挨三疊紀-侏羅紀邊界。斯特里特發現的蛇頸龍化石代表已知最早出現的蛇頸龍類。因此阿瓦隆泳龍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蛇頸龍之一。[1]

描述[編輯]

阿瓦隆泳龍是種有着較小身體的彪龍科,軀幹長73.5 cm(2英尺4.9英寸)、頸長超過67 cm(2英尺2英寸)。頸椎數目約為18至19節,這一較低數量代表其自衍征[1]

分類[編輯]

本森等人(2012年)進行的一項系統發育分析發現該屬是種原始彪龍科。以下分支圖遵循本森等人(2012年)的研究,顯示了阿瓦隆泳龍在其它蛇頸龍中的系統發育位置。[1]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新蛇頸龍類 Neoplesiosauria 

上龍科 Pliosauridae

蛇頸龍亞目 Plesiosauroidea

 彪龍科 Rhomaleosauridae 

泰氏街道龍 Stratesaurus taylori

小頭巨板龍 Macroplata tenuiceps

亞瑟阿瓦隆泳龍 Avalonnectes arturi

弓形寬鎖龍 Eurycleidus arcuatus

維氏邁爾拉龍 Meyerasaurus victor

科氏海蜥龍 Maresaurus coccai

巨首戰殤龍 Atychodracon megacephalus

尖頭始祖泳龍 Archaeonectrus rostratus

克氏彪龍 Rhomaleosaurus cramptoni

托氏彪龍 Rhomaleosaurus thorntoni

設得蘭彪龍 Rhomaleosaurus zetlandicus

詞源[編輯]

阿瓦隆泳龍由羅格·本森(Roger B. J. Benson)、馬克·埃文斯(Mark Evans)與帕特里克·德魯肯米勒(Patrick S. Druckenmiller)於2012年英語2012 in paleontology首次描述並命名,模式種是亞氏阿瓦隆泳龍(Avalonnectes arturi)。屬名取自亞瑟王傳奇中的島嶼阿瓦隆,一般認為對應斯特里特附近的格拉斯頓伯里;以及希臘語nectes,意為「游泳者」。種名致敬古生物學家亞瑟·科瑞克尚克(Arthur Cruickshank,1932–2011),其與M·A·泰勒(M. A. Taylor)於20世紀90年代發起了對英國早侏羅侏蛇頸龍的重新研究。此名亦代指英國民間傳說中的傳奇人物亞瑟王。[1]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