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之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雁門之圍隋煬帝大業十一年(615年)東突厥始畢可汗將隋煬帝圍困在雁門郡(郡治在雁門縣,今山西省代縣)的作戰。

609年,歸順隋朝啟民可汗去世,隋朝冊封他的兒子咄吉為始畢可汗。始畢可汗經歷幾年發展,東突厥開始強盛,開始威脅隋朝。黃門侍郎裴矩建議擁立始畢可汗的弟弟叱吉設為南面可汗,叱吉設不敢接受。裴矩在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謀殺始畢可汗謀臣史蜀胡悉。615年八月,隋煬帝出巡塞北。率領幾十萬騎兵準備襲擊隋煬帝的車駕。隋煬帝得到義成公主的密報,於是進入雁門城。齊王楊暕進入崞縣。始畢可汗將雁門郡的四十一座城攻下了三十九座,只剩下雁門縣、崞縣。箭都射到了隋煬帝面前,雁門縣只有一萬七千人,糧草只可以維持二十天。隋煬帝親自巡閱軍隊,保證不再東征高句麗。隋軍士氣大增,奮力抵抗東突厥。隋煬帝下詔徵發各地隋軍前來救援,十八歲的李世民跟隨雲定興前來勤王。援軍到達忻口,義成公主謊報突厥北方有急,九月,突厥撤圍,隋軍追到馬邑,俘虜突厥老弱二千人。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