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審查制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韓國審查制度受到法律限制,這些法律規定國家保護言論新聞自由,而政府亦普遍地實踐及尊重這些權利。但《國家保安法》允許政府限制反政府之言論的出現(包括煽動,鼓勵公民實施上述行為的言論)。[1]

韓國擁有全亞洲最為自由的媒體環境,在無國界記者發表的《新聞自由指數》排名領先於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加坡[2]

但是,自2008年李明博上台後,韓國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度顯著下降。[2]韓國在《自由之家》2011年的《新聞自由》報告中的地位從「自由」降至「較自由」,原因是韓國政府加強審查力度以及政府對新聞和信息內容的影響與日俱增。[3]文在寅時期,政府透過監聽SNI流量之方式加強媒體審查。[4]

歷史[編輯]

自1948年《國家保安法》生效後,韓國政府開始進行媒體審查。該法律賦予政府對媒體的廣泛控制權,以防被政府認為的「反政府信息」向公眾傳播。[1]大韓民國政府成立後制定一系列法律,以應對反共的韓國政府(右翼)與北朝鮮人民委員會(極左)之間的衝突所造成的動盪。[5]最初,該法律主要針對朝鮮人民軍和朝鮮間諜,但後來韓國擴大該法適用範圍到「任何被政府認為違背其觀點的反韓組織」。 重要的是,該法律允許政府懲戒那些「讚揚,鼓勵,傳播或於反韓組織合作」的人,並會被判處長達7年的有期徒刑。 此外,與反政府組織合作最低會被處以一年以上有期徒刑。

朴正熙時期(1961年至1979年)[編輯]

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並於1961年奪權後,他的獨裁政府使《韓國憲法》的部分條文和經民主選舉產生之立法機關喪失其法律效力。朴正熙利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隱含威脅來打壓政敵。[1]他的政權針對藝術家,政治人物和受到監禁的領導人士(後來有一部分在朴正熙政權下受到監禁的領導人物擔任總統),他亦迫害了金芝河等作家。[1]

此外,朴正熙統治時期,政府開展了大規模的電影審查運動。劇本需要得到審查機關批准,電影的片帶也必須經進行多次審查以確保其與以前批准的劇本一致。刪減叛亂,抗議的主題是電影審查員的重點。審查員還對政治或社會經濟氣候的相關內容進行審查。[6]

全斗煥時期(1980年至1988年)[編輯]

全斗煥雙十二政變中奪取政權,他頒布全國擴大戒嚴令,以應對該國學生發動的一系列民主運動(例如光州事件)。[1]他還瞄準了韓國的新聞界,強行解僱了937名媒體人,同時將媒體國有化[1]由於國內外對全斗煥的政策和行動的譴責,政府被迫進行修憲,以保護反對黨的權力。[1]儘管韓國進行了修憲,政治氣氛有所放寬,但該政權仍以《國家保安法》賦予的權力為目標,對付來自朝鮮的威脅。[1]

盧泰愚時期(1988年至1993年)[編輯]

盧泰愚上台初期,由於他為了鞏固其政權而逾越憲法設定的任期限制,[7]故學生運動亦未平息。這些抗議活動主要針對政府濫用《國家保安法》削弱朝鮮對韓國的媒體影響。[1]

第六共和國時期(1993年至今)[編輯]

1990年代的曙光推動了朝鮮半島和平統一運動。[1]這些團體試圖廢除《國家保安法》。 但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學生和工人發動多場抗議。 但政府利用《國家保安法》中的法條鎮壓了這些運動。 2019年,韓國女性家族部提議對流行音樂進行嚴格限制,從根本上審查他們認為的多數所謂「不健康內容」,但該提議在流行音樂粉絲的強烈反對下宣告流產[8]

審查對象[編輯]

新聞、出版物[編輯]

韓國有一批高度活躍的獨立媒體可以表達各種的觀點,一般不受限制。但根據《國家保安法》 ,政府可以限制反政府個人或團體活動的思想的宣傳。該法禁止公民閱讀在朝鮮出版的書籍。[9]

3月21日,聯合國增進和保護見解和言論自由權問題的一名特別報告員發表了他2010年5月訪問韓國的報告。在讚揚該國保護言論自由的進展同時,報告也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增加表示關注,並特別提到了將誹謗定為犯罪的法律(報告員稱為「……本來就嚴厲,並具有不相稱的寒蟬效應……」)並提供政府控制選舉人和候選人信息以及散布非法書籍的潛力。

色情內容[編輯]

傳播色情內容屬於嚴重刑事犯罪,可處罰金或一年以下有期徒刑。[10]但觀看,下載或存儲色情內容不受限制。 [11]自2009年以來,相當一部分的色情網站被韓國政府封鎖。 2012年,安全行政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有39.5%的韓國兒童曾經在網絡觀看色情內容,據報道,有14.2%的兒童觀看後有模仿欲望。[12]在2019年,韓國放送通信審議委員會開始基於服務器名稱指示來封禁非法網站。 KCC表示,他們的重點是「封鎖提供兒童色情,違禁影片和在線賭博內容之網站」。[13]

公共圖書館[編輯]

韓國的公共圖書館會對其收錄的書籍進行審查(含原件和網絡書籍)。受審內容包括:性(含性教育),同性戀,涉朝鮮信息,暴力,反政府材料和政治言論。[14]

韓國的公共圖書館另區分誰可以使用圖書館的公共會議空間來審查信息。如果某個人或團體想利用這個空間開會討論以上被禁信息,則會遭到拒絕。

軍隊[編輯]

國防部規定禁止士兵持有某些書籍(例如張夏准所著的《壞撒瑪利亞人》和漢斯·彼得·馬丁的《全球陷阱》)儘管一些軍人在2008年對該命令表示抗議,但韓國憲法法院於2010年10月宣布該法案合憲。[15]

韓國軍方對在智能手機上安裝「關鍵軟件」的士兵重罰。據稱,韓國流行播客Naneun Ggomsuda被當局定義為反政府內容。[16][17]

教育[編輯]

2011年2月15日,韓東大學一名教授因批評李明博和大學校長而受罰。[18] 2020年,又有四名教師因在內部學習小組中持有朝鮮出版之書籍而被捕。[19]

網絡[編輯]

韓國的網絡普及率極高,但公民無法使用未經審查的免費網絡。韓國政府在監管特定在線內容時(例如選舉相關之言論以及其認為含有大量反政府言論的網站)十分嚴苛。[20]此類政策尤其是針對互聯網上的匿名用戶

2011年, 開放網絡促進會韓國網絡審查性質判定為針對國家安全領域,在社會領域則是由網絡公司自我審查,此外並未發現政府直接對網絡工具領域存在審查的證據。 [21]2011年,韓國被列入「無國界記者」的監視名單。 [22]電子前哨基金會批評韓國放送通信審議委員會提議對奉行網絡自由主義的用戶博客進行審查。[23][24]

2004年9月,朝鮮金日成廣播大學開辦了網站。此外,韓國已經通過使用IP阻斷功能屏蔽至少31個被認為同情朝鮮之站點。[25]一個在推特上稱讚朝鮮的網民被捕。[26]

2007年,許多博客作者的貼文受到審查,發表者亦被逮捕。因為他們批評了韓國某總統候選人,故被警察刪除。[27]隨後,在2008年舉行新的總統大選之前,要求所有主流的門戶網站對用戶進行實名認證。[28]一名51歲的韓國小說家因在2012年由於在其個人博客上稱讚朝鮮而被捕。[29] 此後有5名韓國人因在網上提供支持朝鮮的資料而被捕,而在2011年則有83人被捕。[30] 2011年,一名韓國人因發布300條信息和6條視頻(全數為支持朝鮮之內容)被判有期徒刑10個月。[31] 2012年1月,一名韓國言論自由主義者因轉發某朝鮮使用者的推文而被捕。[32]一名53歲的韓國博客作者因提議廢除《國家保安法》和稱讚朝鮮而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33]

「不雅」網站(例如提供未經GRAC審查的電子遊戲之網站,成人網站(不論任何形式的色情內容)和在線賭博網站)亦被封鎖。當訪問這些網站時會被自動重定向到警告頁面(http://warning.or.kr/),該頁面提示「該網站已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而被屏蔽」。[34]搜索引擎亦需過濾兒童不宜內容。[35]

音樂[編輯]

2010年11月,一名婦女因擁有器樂MP3錄音而被判處兩年徒刑,理由是:

儘管音樂中沒有歌詞,但其標題讚揚了朝鮮。[36]

涉及「刺激性慾或對青年進行性暗示」,「對青年人傳授暴力或犯罪方法」或「美化諸如強姦和毒品之類的暴力行為」的歌曲會被青年委員會分類為「不適合青少年受眾」。

廣播[編輯]

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是韓國境內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的監管機構。如果政府認定相關內容危害國家安全或民主秩序,則該內容將被禁止。《國家安全法》雖禁止公民在家中收聽朝鮮的廣播節目。但這條禁令較少使用,此外在私人住宅中觀看朝鮮衛星電視或廣播不受法律限制。[9]

李明博政府被指控通過任命前總統助理和顧問在主要媒體公司的關鍵職位上以擴大其在廣播媒體上的影響力,以打壓試圖維護廣播公司編輯獨立性的記者。李明博在任期間,約160名記者因撰寫有關政府政策的重要報道而受到處罰。[37]

2012年初,文化廣播公司韓國廣播公司YTN的抗議運動引起國民對李明博政府對媒體操縱的關注,例如對韓國社會的持續審查。[38][39]

自1990年代以來,政府減輕了對日本媒體的審查強度,但截至2012年,政府仍禁止國民接收日本的電視,音樂或廣播節目。

電影[編輯]

韓國的電影審查可分為兩個時期,即獨裁時期和後來的軍政府監視的時期。[40]

近年來,性交畫面已成為製片公司與映像物等級委員會的爭議焦點。按規定電影不得暴露陰毛或生殖器官(除非相關畫面經過打碼)。在極少數情況下,強烈暴力,粗口或部分毒品使用描繪亦可能是一個問題。韓國將電影分為五級: G(全年齡),PG-12(12歲以上),PG-15(15歲以上),R-18(18歲以上)和R(受限)。[41][42]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Kraft, Diane. South Korea's National Security Law: A Tool of Oppression in an Insecure World. Wisconsi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2006, 24: 627 [202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6). 
  2. ^ 2.0 2.1 South Korea : Polarization and self-censorship |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SF. [2018-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法語). 
  3. ^ South Korea. freedomhouse.org. 2012-01-13 [2018-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0) (英語). 
  4. ^ Is South Korea Sliding Toward Digital Dictatorship?. Forbes. [2019-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英語). 
  5. ^ 1943-, Cumings, Bruce. Korea's place in the sun : a modern history Updated. New York. 2005-09-17. ISBN 9780393327021. OCLC 62042862. 
  6. ^ Film Censorship Policy During Park Chung Hee's Military Regime (1960–1979) and Hostess Films | IAFOR. IAFOR. [2018-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英國英語). 
  7. ^ Economic-Political Unrest Erupts In Violent Protests in South Korea. [2018-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英語). 
  8. ^ South Korea government backtracks after saying K-Pop stars look 'too similar'. CNN. [2019-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英語). 
  9. ^ 9.0 9.1 "Republic of Kore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for 2011, Bureau of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Labor, U.S. Department of State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USDOS-HRR-SKorea」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0. ^ Criminal Act. Article 243, Act No. 5057 of December 29, 1995 (英語). 
  11. ^ Han (한), Su-jin (수진). "야동 단속? 불법음란물 기준부터 명확히 해야". SBS News. 2015-04-21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4) (韓語). 
  12. ^ Kwon (권), Hye-jin (혜진). 청소년 14.2% "야동 따라하고 싶었다". Yonhap News. 2012-07-30 [2012-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2) (韓語). 
  13. ^ Banned sites are blocked better with SNI tech fix. JoongAng Daily.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8) (英語). 
  14. ^ Lange, D. (2013). "The Republic of Korea's Public Librarie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Censorship Practices". http://pqdtopen.proquest.com/pqdtopen/doc/1460570087.html?FMT=A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5. ^ Kim, Eun-jung. Constitutional Court upholds ban on 'seditious books' in military. Yonhap News. 2010-10-28 [2012-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6. ^ Army unit orders 'pro-N. Korea' apps be deleted, inspects individual phones. Yonhap News. 2012-02-06 [2012-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17. ^ Kim, Young-jin. Army units cracking down on anti-Lee phone apps. Korea Times. 2012-02-06 [2012-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8. ^ Kim (김), Se-hun (세훈). "비판교수 재갈물리기?"…한동대, 정부 비난 교수 징계 논란. NoCut News. 2011-02-16 [201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韓語). 
  19. ^ 存档副本. [202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20. ^ OpenNet Initiative "Summarized global Internet filtering data spreadshe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November 2011 and "Country Pro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OpenNet Initiative is a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 of the Citizen Lab at the 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he SecDev Group, Ottawa
  21. ^ OpenNet Initiative "Summarized global Internet filtering data spreadshe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November 2011 and "Country Pro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OpenNet Initiative is a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 of the Citizen Lab at the 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he SecDev Group, Ottawa
  22. ^ "Countries under surveillance: South Kore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2 March 2011
  23. ^ York, Jillian. In South Korea, the Only Thing Worse Than Online Censorship is Secret Online Censorship.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2011-09-06 [2011-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24. ^ Lee (이), Jeong-hwan (정환). EFF "방통심의위는 박경신 탄압 중단하라". MediaToday. 2011-09-08 [2011-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8) (韓語). 
  25. ^ Christian Oliver. Sinking underlines South Korean view of state as monster. London: Financial Times. 2010-04-01 [201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26. ^ Kim, Eun-jung. S. Korean man indicted for pro-Pyongyang postings on Internet, Twitter. Yonhap News. 2011-01-10 [201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27. ^ Tough content rules mute Internet election activity in current contest: Bloggers risk arrest for controversial comments. JoongAng Daily. 2007-12-17 [2007-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28. ^ "Do new Internet regulations curb free spee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Kim Hyung-eun, Korea JoongAng Daily, 13 August 2008
  29. ^ Asia Times. [201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30. ^ Pro-North Korea activists stick it out in South Korea. [202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31. ^ SKorea teens flock online, snitch pro-North posts. [202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32. ^ Sang-Hun, Choe. South Korea Indicts Park Jung-geun over Twitter Posts.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2-02 [202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33. ^ South Korean receives prison term for North Korea praise. [202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34. ^ Automatic redirect to KCSC Warn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5. ^ "Searching For An Adult Topic? You’ll Have To Prove Your Age To Google Kore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arch Engine Land, 17 May 2007
  36. ^ S.Korea court rules pro-North music breaches law. Agence France-Presse. 2010-11-09 [2010-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5). 
  37. ^ "South Kore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eedom of the Press 2011, Freedom House
  38. ^ Yoo Eun, Lee. South Korea: Journalists Stage Mass Walkout from National Broadcaster. Global Voices Online. 2012-03-08 [2012-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3). 
  39. ^ Lee, Yoo Eun. South Korea: Three Major TV Stations Protest for Fair Journalism. Global Voices Online. 2012-03-21 [2012-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0). 
  40. ^ Introduction. Korean Film Council, 2006. [201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6). 
  41. ^ "Statisti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Korea Media Rating Board, 2010, accessed 11 August 2012
  42. ^ "Censorship Issues in Korean Cinema, 1995-200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rcy Paquet, 3 December 200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