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騶虞 (詩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騶虞》是《詩經·國風·召南》的篇目,《毛詩序》以為反映文王之化。就詩歌本體而言,表現了狩獵時的歡愉。

佚文[編輯]

出土的安大簡本《騶虞》較之傳本的兩章多「彼茁者蓍,一發五麋」一章[1],且每章末句作「於差從𰲛」,釋文作「於嗟從乎」。由此觀之,後人或因誤讀而將「從乎」附會作「騶虞[2]

對於簡本「於嗟從乎」的「從」字存在不同的解釋:

  • 訓為「逐」,意為追逐獵物。語例如《詩經·國風·齊風·還》:「並驅從兩肩兮。」毛傳:「從,逐也。」
  • 黃德寬認為應讀為「縱」,其義是「放」,即放生,並據此認定《騶虞》詩所讚美的是遵循田狩時禁、保護動物幼崽繁育生長的行為。[3]

參考文獻[編輯]

  1. ^ 試論《詩》〈召南.騶虞〉的安大簡異文及相關問題 (PDF). [2020-05-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据安大简《诗经》再解《驺虞》. [2020-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楚簡《詩·召南·騶虞》與上古虞衡制度——兼論當代中國古典學的構建,《中國社會科學》2023年第12期P59—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