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鮑伯·皮爾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伯特·「鮑伯」·皮爾斯(英語:Robert "Bob" Pierce,1914年10月8日—1978年9月6日),美國浸信會宣教士與慈善家,為世界展望會撒馬利亞救援會創辦人。[1][2][3]

生平

[編輯]

1914年10月8日誕生於愛荷華州道奇堡,1920年代中期隨家人搬至南加州[4]

1940年,他成為浸信會牧師,並加入二戰的基督教青年歸主行動洛杉磯分會,以及在戰後成立的基督教青年歸主協會(英語:Youth for Christ英語Youth for Christ),開始在中國展開宣教。[5]

1947年國共內戰期間,鮑伯.皮爾斯看到一名被父母遺棄的小女孩正無助地哭泣。他拿出身上僅有的錢,懇請一名已收容六個孤兒的家庭收容這名女孩,並在返美後定期寄錢給收容她的家庭。[1]

1950年韓戰爆發,鮑伯.皮爾斯再次目睹許多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孤兒寡婦,於是他成立超教派的國際性基督教社福機構-世界展望會,呼籲美國的基督徒伸出援手。[6] 1967年從世界展望會退休。

1970年創辦撒馬利亞救援會。[7]

1978年9月6日因白血病病逝於美國加州阿卡迪亞[8]

與台灣關聯

[編輯]

戰後初期台灣面臨經濟蕭條,物資、醫療及衛生設施普遍缺乏,鮑伯·皮爾斯在1952-1962年曾多次造訪台灣,協助在台灣的宣教士進行社會救助的工作。[9]

在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的請託下,鮑伯.皮爾斯贊助位於迴龍樂生療養院設立希望之家(為痊癒的男女病患在重返社會前設立的處所)、[10]協助芥菜種會成立兒童之家(收容少年犯的中途之家),[11]以及提供一張金額空白支票給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埔里基督教醫院前身),讓孫理蓮得以買下埔基6500坪的基地,並且透過世界展望會贊助醫院開辦後20年的員工薪水。[12][13]此外在1972年,皮爾斯專程來台為孫理蓮拍攝紀錄片〈While it is Day〉,紀錄並宣傳孫理蓮在台灣的救助工作。[14]

1952年贊助由吉愛慕牧師創辦的聖經書院(1959年改名為中台神學院至今),學校為感謝皮爾斯的支援,將1953年新落成的大樓命名為「皮爾斯大樓」(Pierce Hall)。[9]

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彭蒙惠回憶起早年創辦廣播電台時羞於募款,「但鮑伯很有愛心,每次來台灣都細心詢問我們的需要,不斷幫助我們,當然更幫我克服害羞募款。」[15]

名言

[編輯]

「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9]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台灣世界展望會官網-源起與發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2. ^ Samaritan's Purse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世界展望會創辦人皮爾斯博士安息主懷著作「人生光明面」遺愛人間.基督教論壇報.1978-9-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4. ^ J.Gordon Melton,Phillip Charles Lucas,Jon R.Stone,Prime-time Religion:An Encyclopedia of Religious Broadcasting,Oryx Press,USA,1997,p.260.
  5. ^ DAVID R. SWARTZ.World Vision’s Forgotten Found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hristianity Today website.2020-3-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6. ^ 台灣世界展望會官網-簡介與信念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7. ^ J.R.Hamilton: "An Historical Study of Bob Pierce and World Vision's Development of the Evangelical Social Action Film"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80.
  8. ^ Dennis Pollock.The Deal God Never Made-The Story of Bob Pier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irit of Grace Ministries.(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9. ^ 9.0 9.1 9.2 跨越半世紀 把愛找回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基督教論壇報.2014-1-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10. ^ 孫理蓮(Lillian Dickson)著.芥菜種會編譯小組譯.愛在樂生:一位母親歷經艱難,照顧一千個絕望病人的故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北:宇宙光出版.2016.頁156-160.ISBN 978-957-727-498-4.
  11. ^ 鄭維棕.楊淑清.一百萬封情書:美國奶奶孫理蓮的深情人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北:啟示出版.2019.頁213-214.ISBN 978-986-981-282-5.
  12. ^ 李貞德.從師母到女宣-孫理蓮在戰後臺灣的醫療傳道經驗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7-03-26.新史學16卷2期.2005.頁140.
  13. ^ 鮑伯皮爾斯博士之女來訪.鐵山路一號的故事.2014-1-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14. ^ 李貞德.宣教影片中的疾病、醫療與文化-以《趁著白日:孫理蓮的臺灣》為例.古今論衡23期.2011.12.頁145-146
  15. ^ 再見彭蒙惠 Marilee難掩內心激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基督教論壇報.2014-1-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外部連結

[編輯]

台灣世界展望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