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之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鷹之巢
英譯版的《鷹之巢》封面
原名Alamut
作者弗拉基米爾·巴托爾
譯者中國 湯姍華
類型歷史小說
語言斯洛文尼亞語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中國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時間1938年
出版地點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亞
媒介印刷書
規範控制
ISBNISBN 9787513934732
OCLC55518032

鷹之巢》(Alamut)是由弗拉基米爾·巴托爾所著的一本小說,原書為斯洛文尼亞語,於1938年出版。講述了哈桑·沙巴及他手下所率阿薩辛派的故事,並以他們當時占據的阿剌模忒堡(波斯語,意為鷹巢)堡為其命名。

巴托爾是從上世紀30年代前期有了創作該書的想法。當時他正居住在法國的首都巴黎,並在那裡邂逅了斯洛文尼亞的文評家約西普·威瑪,正是他向巴爾托介紹了哈桑·沙巴的往事。而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被克羅地亞及保加利亞激進派民族主義者刺殺(據傳是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授意)的事件更是激化了他的創作欲望。在該書出版的時候,更是在首頁,諷刺性地註明了「獻給貝尼托·墨索里尼。」 該書最經典的一句座右銘便是「無物可為恆真,手段不存桎梏。」(Nothing is an absolute reality; all is permitted.),也是遊戲《刺客信條》系列最初的靈感來源之一。

內容介紹[編輯]

故事的內容被設定在了十一世紀的阿剌模忒堡,當時占據該地的是伊斯瑪儀派的首領哈桑·沙巴(別稱薩伊度那,意為我們的共主)。在小說的開端,他正準備集結軍隊,襲擊占領伊朗塞爾柱帝國。小說講述了應家庭期望加入阿剌模忒軍的一位年輕人,伊本·塔希爾的故事。他進入了軍中最英勇的部隊「斐達荊」,每一位斐達荊都必須無條件聽從指令,並在必要的時候犧牲自己完成任務。在受訓後,他們開始相信如果他們死在前線,便會立刻飛升天國。哈桑便是靠着矇騙的手段在軍中建立起了絕對權威,他將藥物「哈希什」(由大麻製成,有致幻效果的止痛藥)發給手下,在他們服用後,將他們帶去堡壘後的花園。花園被裝點成了天國的模樣,甚至有着「霍里」(伊斯蘭教中的天女。身段豐滿,年歲與任何見到的人相當,眼睛大而傳神。個個皆是處女。)的存在。因此,士兵們都相信,是真主安拉授予了哈桑如此權能,能讓任何人在一定時間內進入天國。甚至有些斐達荊愛上了自己遇到的霍里,進一步陷入了哈桑的掌控之中。

與此同時,塞爾柱帝國的軍隊也向阿剌模忒堡發起了進攻。當一部分士兵被俘虜後,哈桑為了向對方展示自己對屬下的絕對控制。他命令一對斐達荊(約瑟夫與蘇黎曼)自殺;蘇黎曼捅死了自己,而約瑟夫則是直接跳下了高塔。正因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升入天國,他們毫無猶豫地執行了他們共主的命令。在戰鬥後,哈桑為報復塞爾柱帝國的最高維瑟爾(大臣,舊譯「倭色兒」)尼札姆·穆勒克在往日裡對他的背叛,命令塔希爾去刺殺穆勒克。伊本·塔希爾捅傷了穆勒克,但在他死前,這位維瑟爾向塔希爾袒露了哈桑的蒙蔽行為。塔希爾決定返回阿剌模忒堡,去刺殺哈桑。在他回到阿剌模忒堡後,哈桑迎接了他,並告訴了他自己的座右銘「無物可為恆真,手段不存桎梏。」。在此之後,他便放走了伊本·塔希爾,讓他去週遊世界。而另一位斐達荊卻是刺殺了塞爾柱帝國的蘇丹,一個帝國就這樣土崩瓦解,眾人都陷入了爭奪王位的狂熱之中。而哈桑則是將自己關進了高塔,一直謀劃着,直到終日來臨。他將權力轉交給了伊斯瑪儀派中的其他人,他信任的達伊(伊斯蘭教傳教及軍政長官)。

猜想[編輯]

當時部分文評家,諸如利諾·萊西薩等人,認為這是巴爾托想藉此激勵在前海灣奧地利抵抗意大利法西斯的反法西斯組織TIGR。據傳,弗拉基米爾·巴爾托很認可該組織的行為。也有另一派人認為,該文是將阿薩辛派的行為與當下的恐怖分子做對比,準確地說,是極端伊斯蘭教徒,並將哈桑·沙巴與其他的恐怖分子頭目做比較。

文化影響[編輯]

小說的劇情便是遊戲《刺客教條》的靈感來源。第一部遊戲中能夠找到許多和書中劇情相似的地方,甚至連小說中的那句座右銘都以另一種翻譯出現在了遊戲中——「無物為真,諸行皆可。」這句話成為了遊戲中刺客兄弟會(虛構的伊斯瑪儀派後人)的重要準則。 作家威廉·S·伯羅斯極為喜愛哈桑·沙巴的故事,並將「無物可為恆真,手段不存桎梏。」及諸多元素放進了他在1959年完成的後現代主義小說《赤裸的午餐》。

諸多譯本[編輯]

該書直到2004年才有了英文譯本,但在此之前,便有了18種語言的譯本。於1946年出版的捷克語譯本,1954年出版的塞爾維亞語譯本,1988年出版的法語譯本,1989年出版的意大利語譯本,以及1992年出版的德語譯本,1995年出版的波斯語譯本,2003年前後出版的阿拉伯語、希臘語、韓語、斯洛伐克語及希伯來語譯本,2005年出版的匈牙利語譯本,2008年出版的芬蘭語譯本,2010出版年的土耳其語譯本以及2014年出版的馬其頓語及立陶宛語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