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龍冬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龍冬花
毛澤東接見龍冬花,1956年
第二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任期
1954年12月—1983年6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29年11月
 中國安徽省桐城縣羅塘鄉將軍保(今屬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
逝世2004年9月7日(2004歲—09—07)(74歲)
 中國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城區
民族漢族
國籍 中華民國(1929 - 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2004)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陳友恆(1948-)
兒女3子3女
居住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
職業村幹部、全國人大代表

龍冬花(1929年11月—2004年9月7日),女,安徽桐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全國勞動模範、中共九大中共十大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2][3]

生平經歷

[編輯]

早年經歷

[編輯]

龍冬花1929年出生於安徽省桐城縣羅塘鄉將軍村(今屬安慶市宜秀區[4]一個貧苦的下農家庭。15歲時,因喪父,其母被迫將其送到長江南岸的貴池縣烏沙夾(今池州市貴池區烏沙鎮)當童養媳。1948年,她與當地村民陳友恆結婚。次年,因江防緊張,丈夫被中華民國國軍擄走參與修建工事。[5]

1949年4月21日下午5時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烏沙夾登陸,次日凌晨占領貴池縣城。龍冬花與其夫積極響應中共政策,率先在貴池縣進行土地改革和反霸鬥爭,將她的原雇主送上人民法庭處決。[6][7]

工作生涯

[編輯]

抗洪救災

[編輯]

1952年春,龍冬花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了發展農業生產,龍冬花在柳城村帶頭成立了貴池縣第一個互助組[3][8]1952年7月,安徽省長江沿岸爆發洪災,導致龍冬花所在的北閘江堤決口。時任貴池縣烏沙區委書記高燮明任命龍冬花主持抗洪救災工作。[3]起初,當地民眾乃至整個中國都對女性存在偏見,民眾認為女性勞動能力相比較低,不能領導他們,但龍在抗洪前線奮戰十天十夜,甚至用身體堵住決口,最終使當地13萬群眾和14萬畝耕地免受威脅。[6]1954年7月長江大洪水,烏沙圩堤被沖塌,村民登上屋頂等待救援。[6]龍冒死救出7名居民,被稱作「龍恩人」。[6][8][5]1955年,烏沙鎮因梅雨爆發內澇。龍冬花率領當地民眾,抗擊洪澇災害,並改種晚稻,使當地糧食大大增產,收到時任縣長高燮明的讚揚。[9]災後,因在幸福大隊(今屬烏沙鎮幸福村)率先推行科學種棉,並在貴池首先實現農業機械化,被評為「全國婦女積極分子」。[2][9]

首次參加全國性大會

[編輯]

1953年,龍冬花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婦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毛澤東主席接見。[9]1956年1月10日,龍冬花以「特別邀請代表」身份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2月7日晚上,她在懷仁堂給毛主席敬酒的大幅照片,刊載於全國各地報刊上,以此為題材的年畫,1957年全國印數達100萬幅。[6][9]龍冬花抗洪救災的事跡也寫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至7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9]1957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為其簽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證書。[6]1953年至1972年,龍冬花先後18次到北京參加各種全國性會議.並13次受毛澤東接見。[3]

正式轉為國家幹部

[編輯]

1958年,經中共安徽省委貴池縣委批准,龍冬花正式轉為國家幹部。[5]1958年至1979年,先後擔任幸福大隊黨支部書記、烏沙人民公社黨委副書記、貴池縣婦聯副主任、池州地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婦聯副主任,中共安徽省委委員等職務。並當選中共第九、十、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3][6]

1961年初,中共貴池縣委將其調離生產崗位,到池州師範專科學校(今池州學院)學習科學文化知識。[9]1979年4月,因長江水位上漲,烏沙公社幸福大隊的防汛任務更加緊迫。[10]龍冬花不顧病痛,帶領190名社員前往城關區的杜湖(今屬杏花村街道杜塢社區)開採石頭用於防汛。為緩解病痛,龍冬花每天早起熬製中藥,除吃藥外十天不進食,和六名船工僅憑雙手一天開採17.5噸石頭。[10]任務剛剛結束,縣委通知幸福大隊派人到東南湖農場(今屬平天湖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挑土,她剛要出發,幸福大隊民眾勸阻她要為自己的健康考慮,但她依然動身前往。最終,經當地醫院診斷,龍冬花腰椎、胸椎有嚴重疾病,且胃炎十分嚴重,為其之後的胃癌埋下病根。[10][7]

退休後經歷

[編輯]

由於長期勞作在圩區,龍冬花因此患有嚴重的風濕病和婦科疾病。[6]1980年,龍冬花因健康情況欠佳,再加上為其子女申請在池州城內的就職機會,主動向上級提出提前退休,辭去貴池縣婦聯副主任職務。[5][7][11]但她並沒有退出勞動,依然在當地政府分給其丈夫的簡易宿舍附近開墾荒地種植蔬菜。一聽說鄰里有什麼問題,她就四處奔走,當地民眾尊稱其為「龍勞模」。[8]

1991年7月中旬,池州再次爆發嚴重洪澇災害。此時,龍冬花因病情惡化在貴池市人民醫院住院。雖然她未能參與抗洪救災,但依然積極捐款,讓其丈夫陳友恆於7月24日送到當地婦聯,「不能出力,那就出錢!老百姓還在受苦受難,我身為一位共產黨員怎能不為國家分憂呢!」[12][9]

1990年代後期,龍冬花認為自己不是千金小姐,自己年事已高,有病在身,所以不去醫院檢查。[9]直到2000年4月,積勞成疾的龍冬花因身體嚴重不適才去醫院檢查,結果查出胃癌晚期,2001年又動手術。[5]按照當地規定,她的治療費用可以全部由政府報銷,但是龍冬花卻一再要求提前出院,自稱不能再為國家做貢獻,唯一能做的就是少花費國家的錢。2004年9月7日因胃癌併發症病逝於貴池區城區。[6][5]

評價

[編輯]

《貴池市志》稱龍冬花從不居功自傲,上級獎勵的資金絕大部分被捐給當地慈善機構,穿着樸素,不注重飲食。龍一生甚至沒有乘坐過汽車,甚至不坐自行車的後座。[6]

家庭

[編輯]
  • 龍冬花一生共生育了6個子女,另有15個孫輩:
    • 長女出生於1949年初,但在當年抗洪期間,龍冬花因勞累過度暈倒在江堤上,在睡夢中不慎將女兒壓死。[7]
    • 長子陳建國(1950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獲三等功。曾任原貴池市地稅局辦公室主任。[13]
    • 次子陳建平(1952 - )、三子陳建明(1957 - )[11]、次女為當地工人,三女為貴池基層幹部,均已退休。[13]

榮譽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列表

[編輯]
  1. ^ 历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名辞典. 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6: 286. ISBN 9787507813746. 
  2. ^ 2.0 2.1 何虎生, 李耀東, 向常福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0883934. 
  3. ^ 3.0 3.1 3.2 3.3 3.4 周行健主編. 华夏妇女名人词典.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88. 
  4. ^ 走进安庆.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記者:左平. 龙冬花:不能淡忘的传奇 (第A2版:池州新聞). 池州日報 (池州日報社). 2009-09-01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9) (中文(中國大陸)).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池州市貴池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胡勝利 (編). 第二十一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贵池市志(1988 - 2000). 合肥: 黃山書社. 2009-08: 590. ISBN 978-7-5461-0502-4. 
  7. ^ 7.0 7.1 7.2 7.3 7.4 7.5 陳建國. 我的母亲龙冬花. 池州市貴池區政協文史委員會; 李望鴻 (編). 贵池文史资料 第七辑. 池州: 池州日報社. 2007-11: 21–27. 
  8. ^ 8.0 8.1 8.2 記者:華睿. 龙冬花:晚年给亲情“补课”. 新安晚報 (第二版) (合肥: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 2002-05-06 (中文(中國大陸)).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黃澤秋. 洪流滚滚见初心 (第15版:光明文化周末). 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20-08-14 [2022-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中文(中國大陸)). 
  10. ^ 10.0 10.1 10.2 安徽日報,1979年
  11. ^ 11.0 11.1 記者:吳漢卿. 想起了当年幸福事——访全国著名劳模龙冬花. 池州報 (第四版) (貴池). 1993-12-14. 
  12. ^ 中共貴池市委辦公室; 錢征 (編). 1991年夏贵池人民抗洪救灾纪实. 貴池: 池州報社(內部資料). 1991-09: 11–12. 
  13. ^ 13.0 13.1 蘇舒環. “不要命”的龙冬花,13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戀愛婚姻家庭 (合肥: 安徽省婦女聯合會). 2019, (12)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