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15年式76毫米高射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14/15年式76毫米高射炮
類型高射炮
鐵道炮
岸防炮
原產地 俄羅斯帝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15-1945
使用方 俄羅斯帝國
 蘇聯
 芬蘭
 西班牙第二共和國
參與戰爭/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
俄國內戰
西班牙內戰
冬季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生產歷史
研發者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塔諾夫斯基俄語Тарновский, 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1880)
法蘭茲·蘭德英語Frantz Lender
研發日期1913
生產商普梯洛夫工廠
生產日期1914-1934
基本規格
重量440公斤(970磅)
長度2.3米(7.5英尺)
槍管長度1.79米(5.9英尺) 30 倍徑

炮彈76.2 × 385 mm R
榴彈
口徑76.2 mm(3.00英寸)
後膛慣性楔形立式炮閂
後座力液力
載具1,300公斤(2,900磅)[1]
射擊仰角原型 -5° to +65°
二戰: -5° to +85°
迴旋角度360°
射速10-12發/分鐘
槍口初速588 m/s(1,930 ft/s)
最大射程水平:9.5 km(5.9 mi)
高射:6 km(20,000英尺)[2]

1914/15年式76毫米高射炮是俄國第一種專用高射炮

歷史[編輯]

1913年,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塔諾夫斯基俄語Тарновский, 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1880)完成了該炮設計。1914年炮兵裝備局批准了設計。但由於政治內鬥,塔諾夫斯基被迫把設計賣給了聖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廠。由法蘭茲·蘭德英語Frantz Lender修改設計。[1]因此該炮也稱為蘭德炮。

該炮是筒緊炮身英語built-up gun。但1930年代的產品改為可去除內襯身管。[1] 該炮採用艦炮方式安裝在中央轉軸(central pivot),身管下方是液力復進筒英語Hydraulic recoil mechanism。是第一種採用半自動慣性楔形立式炮閂[2]的火炮。發射76.2 × 385 mm R榴彈。能使用M1902式76.2毫米野砲的全部炮彈,還能發射定時引信高射炮彈。1914年底,4門原型炮裝在了卡車上。1915年2月通過了型號測試。

1914年8月開始生產12門。1915年為俄國海軍生產的20門炮的仰角從65°增加到75°。這些高炮安裝在卡車、裝甲列車與要塞固定炮位。截至1917年底,總共生產了76門。炮兵裝備局至少訂購了146個高炮連584門炮。

蘇聯時期一直生產至1934年,命名為「8-K」。[3]

1937年1月18日,蘇聯運去的12門該炮在阿利坎特上岸,編為4個3門制高炮連,參加西班牙內戰[4]

海軍使用[編輯]

照片[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DiGiulian, Tony. Russia / USSR 76.2 mm/30 (3") Pattern 1914/15 "Lender's Gun" (8-K) - NavWeaps. www.navweaps.com.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英語). 
  2. ^ 2.0 2.1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 guns, torpedoes, mines and ASW weapons of all nations : an illustrated directory. Seaforth Pub. 2011 [2018-11-17]. ISBN 9781848321007. OCLC 7518046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3. ^ FINNISH ARMY 1918 - 1945: ANTIAIRCRAFT GUNS PART 3. www.jaegerplatoon.net.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6). 
  4. ^ República - Armas - Artillería - Art. AA. www.sbhac.net.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5. ^ Фидониси <Fidonisi> destroyers (1917 - 1925) - Imperial Russian Navy / Soviet Navy (Russia / USSR). www.navypedia.org. [2017-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6. ^ Севастополь <Sevastopol> battleships (1914 - 1915) - Imperial Russian Navy / Soviet Navy (Russia / USSR). www.navypedia.org. [2017-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7. ^ Паллада <Pallada> protected cruisers (1901 - 1903) - Imperial Russian Navy / Soviet Navy (Russia / USSR). www.navypedia.org. [2017-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8. ^ Богатырь <Bogatyr> protected cruisers (1902 - 1909) - Imperial Russian Navy / Soviet Navy (Russia / USSR). www.navypedia.org. [2017-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Barnsley, South Yorkshire, UK: Seaforth.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