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分類:台灣齋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齋教為源自中國民間宗教之一,雖有「在家佛教」之稱,其實其思想摻雜「儒釋道」,兼容民間信仰,不能概括論之。

齋教於清朝康熙年間傳入台灣本島[1]:16-27,其派別繁多,傳入台灣的主要有「龍華教」、「金幢教」和「先天道」三大派系;三大派系各自有體系和經典,彼此互不相屬,連傳入台灣的時間也不同。[1]:12-13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施行全台宗教普查,信徒具備茹素守戒,不削髮、不出家、不著僧衣等共同特徵的三大派教眾歸為同類,始通稱「齋教」,又稱「持齋宗」,派下齋友互稱「菜友」,男眾稱「菜公」、女眾稱「菜姑」,齋友聚會的建築物作「齋堂」,俗稱「菜堂」。[1]:12-13

注釋[編輯]

  1. ^ 1.0 1.1 1.2 張, 崑振. 《臺灣的老齋堂》. 台北縣: 遠足. 2004. ISBN 986763005X (中文(臺灣)). 

子分類

此分類包含以下 6 個子分類,共 6 個。

「台灣齋堂」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共有 10 個頁面,以下顯示其中 10 個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