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Panda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與 Google Panda 算法更新相關的插畫

Google Panda算法是針對當時Google搜索結果進行排序之算法的進一步改進算法,首次發布於2011年2月。該更改旨在降低「低質量網站」[1](尤其是「內容農場」)的排名[2],從而讓更高質量的網站更容易出現在搜索結果的頂部。其得名於Google的一位名為Navneet Panda的技術工程師[註 1];正是其開發的技術才使Google得以創建並實施該算法。[4][5]

排位原理[編輯]

Google Panda專利[註 2]於2012年9月28日提交,並於2014年3月25日獲得授權。該專利稱,Google Panda算法將各個網站的反向鏈接與參考查詢次數進行比率運算;之後,這一比率即用作這些網站在搜索結果中大致排位的一個考慮因素。這一因素即用作該網站所屬網頁在搜索結果中所排位置的考慮因素。如果頁面所屬網站的比率未能達到某個特定閾值,則該頁面在搜索引擎結果頁面中的排名較低。[6]

Google Panda算法能夠對整個網站或其所屬特定一系列網頁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產生影響,而不是僅僅對網站所屬的單個頁面排位進行簡單的調序。 [7]

更新[編輯]

Google Panda算法發布的頭兩年,更新大約每月推出一次。2013年3月Google稱,未來更新將集成到算法中,因此雖然更新和維護不會終止,但將不會如以前那麼明顯。[8]

2015年7月18日,Google發布了「緩慢更新」的Panda 4.2版本。 [9]

影響與評價[編輯]

CNET報道稱,這一算法讓新聞網站社交網站在搜索結果中排位顯著上升,而包含廣告的網站的排位明顯有所下降。[10]也有分析稱,Google Panda推出後影響了近12%的搜索結果排序。[5]然而,該算法推出後不久,包括Google網站管理員論壇在內的許多網站發現,爬蟲或侵犯版權的網站之排名比擁有原創內容的網站在搜索結果中更高;Google甚至因此一度公開尋求提供數據點的志願者,以幫助更好地檢測爬蟲。 [11]2016年,時任Google垃圾郵件負責人Matt Cutts針對Google Panda算法曾評論稱,Panda算法讓作為Google的不少合作夥伴都受到了足夠大的打擊,以至於Google在財報會議時都要將這一算法放在分析原因中;但他相信,將Panda算法投入使用是正確的決定,因為這將博得用戶的長期信任,同時也是為了給出版商提供更好的生態系統。[2]

2011年2月,Panda算法在首次推出後進行了一系列更新,並於2011年4月正式在全球的Google搜索中投入使用。為幫助受影響的網站開發者,Google在其博客上提供了一些針對網站質量進行自我評估的建議,[12]其中一個包含23個要點的列表用於回答「什麼才是高質量的網站?」這個問題,從而幫助網站管理員「進入Google的思維模式」。[13]

2015年,Google Panda正式被納入Google的核心算法中。[14]

注釋[編輯]

  1. ^ 也有說法稱,Google Panda算法其實取名自另一位名為Biswanath Panda的工程師[3]
  2. ^ 專利號為8,682,892。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How Google Panda & Places Updates Created A Rollercoaster Ride For IYP Traffic. Search Engine Land. [April 11,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4). 
  2. ^ 2.0 2.1 O'Reilly, Tim. Media in the age of algorithms. O'Reilly Media. 2016-11-16 [2016-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4). 
  3. ^ Google Panda's Engineer Is Named Biswanath Panda (not "Navneet") and I Hate Him. I Hate Him.. Finn Squared. 2011-11-17 [2022-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 (美國英語). 
  4. ^ Google Pand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Brafton
  5. ^ 5.0 5.1 TED 2011: The 'Panda' That Hates Farms: A Q&A With Google’s Top Search Engineers, Wired.com, March 3, 2011 [202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9) 
  6. ^ Panda, Navneet. US Patent 1,864. USPTO. [March 31,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7. ^ van der Graaf, Peter. Panda DNA: Algorithm Tests on the Google Panda Update. Search Engine Watch. November 3, 2011 [202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2). 
  8. ^ Schwartz, Barry. Google: Panda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earch Algorithm (Panda Everflux). Search Engine Land. [May 26,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9. ^ Google Panda 4.2 Is Here; Slowly Rolling Out After Waiting Almost 10 Months. Search Engine Land. [July 22,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4). 
  10. ^ Testing Google's Panda algorithm: CNET analysis, CNET.com, April 18, 2011 [202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1) 
  11. ^ Google Losing War With Scraper Sites, Asks For Help. Search Engine Watch. [202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6). 
  12. ^ Another step to reward high-quality sites. Official Google Webmaster Central Blog. [202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6). 
  13. ^ More guidance on building high-quality sites. Google. [April 11,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14. ^ 1.3kshares; 78kreads. A Complete Guide to the Google Panda Update: 2011-21. Search Engine Journal. [2021-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