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PFM-1地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種PFM-1訓練地雷,通過西里爾字母У(учебный的縮寫,uchebnyy,「訓練」)與現場版本區別。
PFM-1原理圖

PFM-1(俄語:ПФМ-1 — Противопехотная Фугасная Мина-1直譯反步兵高爆地雷)是蘇聯俄羅斯生產的反步兵地雷[1]它也被稱為綠鸚鵡蝴蝶雷[1]地雷可以從迫擊炮、直升機和飛機上大量部署;它們滑行到地面時不會爆炸,在接觸後會發生爆炸。

設計

[編輯]

該地雷由一個裝有40克爆炸液體的聚乙烯塑料容器組成。[1]PFM-1的兩個機翼允許它在被釋放到空中後滑翔,然後旋轉以穩定它並減慢它的下降速度。[1][2]厚翼包含液體炸藥。[2]兩個機翼加起來有120毫米(約5英寸)長。[3]塑料機身可以成型為多種顏色,以實現最佳偽裝。由於現有庫存是歐洲綠色,而不是沙色,因此1980年代阿富汗使用的第一個例子是綠色的,因此很容易看到。因此也被稱為「綠鸚鵡」。[2]

形狀和鮮艷的色彩對孩子們很有吸引力,這激發了未經證實的西方媒體聲稱它們被故意設計成看起來像玩具的說法。[4][5][6]蘇聯否認了這一點,雖然地雷確實危及兒童,但沒有證據表明它們的設計目的是為了看起來很吸引人。[7]

該地雷可以從迫擊炮、直升機和飛機上部署。[1][8]由於地雷很輕,它可以在水道中運輸,並在大雨或融雪後向下游移動。[8]

行動

[編輯]

地雷在儲存時有一個限制引爆柱塞的銷釘。觸發銷一解除,柱塞在彈簧的作用下慢慢向前移動,接觸到雷管便被觸發。[9]

地雷的軟塑膠表面變形迫使導引柱塞撞擊雷管,引爆地雷。[9]因為地雷的主體是單一的累積壓力爆器,所以處理地雷極其危險。帝國戰爭博物館指出「超過五公斤原文如此的壓力會觸發地雷」。[1]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它可能足以讓它爆炸。[8]威力通常不足以致命,但足以致殘。[8]

軍事用途

[編輯]
俄羅斯「蝴蝶」雷,OMAR地雷博物館,2008

PFM-1在蘇阿戰爭期間被使用,據稱由於其形狀和顏色被誤認為是玩具,導致大量兒童傷亡。[10]由於地雷是由塑料製成的,它的目的不是殺死而是致殘。[8]

2017年,白俄羅斯政府宣布已銷毀其PFM-1地雷庫存。[11]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俄國被認為在烏克蘭使用這些地雷。[12]

相似武器

[編輯]

PFM-1與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在老撾的白冰屋行動中使用的BLU-43地雷非常相似。[13][3]根據美國軍方文件,蘇聯軍方在對BLU-43進行逆向工程後製造了PFM-1。[14]

規格

[編輯]
  • 重量:75 g(2.6 oz)
  • 填充物:37 g(1.3 oz)VS6-D或VS-60D液體炸藥[9]
  • 保險絲:MVDM/VGM-572
  • 長度:120 mm(4.7英寸)
  • 寬度:20 mm(0.79英寸)
  • 高度:61 mm(2.4英寸)
  • 工作壓力:5至25公斤(11至55磅)
  • 保質期:10年[9]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PFM 1 anti-personnel mine ("Green Parrot") (British drill/training example). Imperial War Museum.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4). 
  2. ^ 2.0 2.1 2.2 McGrath, Rae. Landmines: Legacy of Conflict: A Manual for Development Workers. 1998: 39–40 [2022-07-21]. ISBN 0-7881-32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3. ^ 3.0 3.1 Hambling, David. Russia Accused Of Using Air-Dropped Butterfly Mines To Block Ukrainian Evacuation Route. Forbes. 2022-03-10 [2022-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6) (英語). 
  4. ^ Mine Blowing, [2021-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英語) 
  5. ^ Braithwaite, Rodric. Afgantsy : the Russians in Afghanistan, 1979-8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34–235. ISBN 9780199832668. 
  6. ^ Soviet Toys of Death. The New York Times. 10 December 1985 [11 March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7. ^ Rae McGrath. Soviet Land Mines Endangered Children but Did Not Specifically Target Them. Nelson, David Erik (編). Afghanistan. Greenhaven Publishing LLC. Jun 11, 2013: 91. ISBN 0737762519. 
  8. ^ 8.0 8.1 8.2 8.3 8.4 Cauderay, Gérald C. Anti-Personnel Mines (PDF).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Red Cross. 1993, 33 (295): 273–287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01). 
  9. ^ 9.0 9.1 9.2 9.3 PFM Design (PDF). apminebanconvention.org.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2-06). 
  10. ^ Tanner, Stephen. "Afghanistan: A Military History". 2009. 
  11. ^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has fully fulfilled it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under the 2003 Ottawa Convention. 2017-04-05 [2022-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August 2020). 
  12. ^ In Kharkiv region, the Russian invaders are using internationally-banned butterfly mines.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1). 
  13. ^ Hsu, Jeremy. Drones Used to Find Toylike "Butterfly" Land Mines. Scientific American. 2018-12-28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8). 
  14. ^ INSTANT OBSTACLES: RUSSIAN REMOTELY DELIVERED MINES (PDF). January 1996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1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