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互聯網/特色人物/1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伯特·阿諾·戈爾(英語:Albert Arnold "Al" Gore, Jr.,1948年3月31日美國政治家,曾於1993年至2001年間在比爾·克林頓執政時期擔任美國副總統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後成為一名國際上著名的環境活動家,由於在環球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上的貢獻受到國際的肯定,因而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共同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戈爾任副總統前,曾出任過美國國會眾議員(1977年至1985年)及美國國會田納西州參議員(1985年至1993年)。從1972年開始,戈爾就積極參與互聯網推動發展,先是以眾議員的身份,後是以參議員和副總統的身份。1992年,作為參議員提出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法案英語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ct of 1991(經常被稱為戈爾法案)。1993年9月,美國政府宣布實施一項新的高科技計劃――「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簡稱NII),戈爾是該項目政府層面的負責人。當時很多人對互聯網的巨大作用尚不了解,對其蘊含的機遇也持懷疑態度。後來的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美國不但在資訊科技上得以一直占據領先地位,也締造了經濟奇蹟。因著在議會時擔任科技委員會的經驗,戈爾又提倡發展高科技成為新經濟的動力。從以後的效果看來,戈爾的主張不可謂沒有成果,蓋因在1996年開始,資訊科技產業就成為了美國經濟的新動力,為克林頓執政時期創造了長時間的經濟繁榮。他在離開白宮後更擔任蘋果公司Google的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