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古典音樂/演繹名家/存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一期[編輯]

克勞迪奧·阿巴多意大利偉大的指揮家,曾先後出任斯卡拉歌劇院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等世界一流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2000年,阿巴多曾患胃癌,兩年後康復並復出。阿巴多的指揮風格帶有顯著的意大利氣質,尤其擅長意大利作品,但德奧作品也相當拿手。他曾於1973年首度訪華。


第二期[編輯]

艾度·迪華特荷蘭著名指揮家,曾經擔任荷蘭廣播愛樂樂團悉尼交響樂團等知名度較低的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並把這些樂團調教至一流水平。目前擔任香港管弦樂團的藝術總監和總指揮,令香港管弦樂團一直保持着華語地區的領先地位。迪華特擅長各類作品,尤其對20世紀簡約主義音樂演繹極為出色,其中他指揮的約翰·亞當斯作品更是權威之選。


第三期[編輯]

李傳韻,中國著名小提琴家,1980年生於青島,幼年即移居香港。曾受教於小提琴家林耀基1991年贏得維尼亞夫斯基國際青年小提琴比賽少年組冠軍,後赴美國朱利亞德學院等院校學習,老師包括帕爾曼等。李傳韻作為傑出的青年一代小提琴家,曾與多個著名管弦樂團合作,廣受歡迎。他對古典音樂的普及事業也十分積極。

第四期[編輯]

何塞·卡雷拉斯西班牙著名男高音歌唱家1946年生於巴塞羅那,從八歲起就開始演唱歌劇詠嘆調。音樂學院畢業後,他主演了貝里尼的歌劇《諾爾瑪》,獲得好評,開始了輝煌的音樂生涯。1987年他不幸患上血癌,但在與病魔抗爭後重返舞台。1990年起,他與多明戈帕瓦羅蒂經常在世界各地舉行「三大男高音」演唱會,風靡全球。卡雷拉斯的音色極為美妙,擅長抒情,歌喉自然優美,富於感染力。


第五期[編輯]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或音譯為萊比錫格萬豪斯管弦樂團,是以德國萊比錫為基地的世界知名管弦樂團,現有175名全職樂手,是當今全世界人數最多的專業管弦樂團之一。這個樂團的歷史可追溯至1743年,是一個歷史相當悠久的樂團。其首席指揮正式職稱為布商大廈樂團總監,歷任總監中包括了門德爾松富特文格勒等,現任總監為里卡多·夏伊


第六期[編輯]

威廉·富特文格勒(德語:Wilhelm Furtwängler,1886年1月25日—1954年11月30日),偉大的德國指揮家。1922年出任柏林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後又擔任維也納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他在世時被公認為當時最偉大的指揮大師,特別擅長詮釋德奧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他曾指揮了無數次高水平音樂會的演出,並留下了許多不朽的錄音。但是他在二戰期間與納粹的關係則始終為後人質疑。富特文格勒也是一位作曲家,但作品不多,創作水平也比較一般。

第七期[編輯]

瑪爾塔·阿格里奇(西班牙語: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阿根廷著名女鋼琴家。她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三歲學習鋼琴,八歲正式登台演奏。1955年她隨全家移居歐洲,受教於古爾達。1957年,她在三周內連續贏得兩次國際大賽冠軍,1965年更贏得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成為一名舉世聞名的鋼琴大師。她的演奏力度強勁,技巧精湛,風格獨特,充滿激情,特別擅長詮釋浪漫主義時代的鋼琴作品。在中國樂迷中,她被親切地稱為「阿姐」,「阿婆」,「老妖婆」等。

第八期[編輯]

left|130px 伊麗莎白·施瓦茨科普夫女爵士,英國女高音歌唱家。她1938年初次登台,不久加入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成為聞名歐洲的歌唱家,她曾出演過許多重要的歌劇角色,同時也演唱過許多著名的藝術歌曲。1979年她告別舞台,從事教學工作,2006年逝世。她的音色豐滿動人,音樂處理細膩,富於感情色彩,特別擅於演唱德奧作曲家的作品,是20世紀最重要的女歌唱家之一。

第九期[編輯]

維也納愛樂樂團成立於1842年,創始人為奧托·尼古拉,是世界上最著名以及水平最高的管弦樂團之一。其成員來自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會演出時改稱為維也納愛樂。常年的演出場地為金色大廳。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樂會和唱片廣受各國愛好者歡迎,每年新年時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更是享譽全球。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過的包括了從漢斯·馮·彪羅至今大多數著名世界級指揮家。但自1933年起,樂團不再設有首席指揮一職,只有客席指揮。

第十期[編輯]

left|130px 喬治·索爾蒂,偉大的匈牙利指揮家,鋼琴家。曾任托斯卡尼尼的助手,後來在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皇家柯文特花園歌劇院等地任職,1969年起任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索爾蒂的指揮風格直率,尊重原作風格,極具張力和色彩性。他是20世紀最重要的歌劇指揮家之一,所錄製的瓦格納理查·施特勞斯等作曲家的歌劇均是名版。他的交響曲錄音也頗受歡迎。

第十一期[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