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七二一方針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查證請求:萊曼·范斯萊克教授(Lyman P. Van Slyke)[編輯]

@太子太保啦啦條目引用了萊曼·范斯萊克教授(Lyman P. Van Slyke)的觀點,但是不同來源中他的觀點不一致,中文來源《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卷》第676頁注釋是否來自他,還是中譯本加入,應該澄清。我很快翻了下劍橋中華民國史英文原文,沒有看到所引內容。--歡顏展卷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0:42 (UTC)[回覆]

@Happyseeu中譯本的內容在第十二章/日本的治安強化/百團大戰部分,不知樓主是否照此查證?—— 鎮國公  有事找我  2015年4月30日 (四) 13:53 (UTC)[回覆]

@太子太保啦啦Is it from Consolidation in North China? The next section is 'Mopping-up campaigns after the Hundred Regiments(1941-1943)'. Too bad pages-676-678 is missing from Google Books, which might be the corresponding part. I'll see where can I borrow a copy. Just looking at TOC for Ch. 12, the titles don't seem to be translated faithfully in Chinese: 'Japanese consolidation' isn't exactly '日本的治安強化' --歡顏展卷留言2015年4月30日 (四) 16:44 (UTC)[回覆]

@太子太保啦啦 我查找了《劍橋中華民國史》下,[1],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676頁注釋,並無此內容,請問能否查證下具體的頁數?—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99.106.103.52對話)加入。

已找到頁數 中文版page775,英文版page 678。—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99.106.103.52對話)加入。

違反中立原則[編輯]

根據維基方針Wikipedia:中立的觀點,雖做了些修改,但中立性仍然有問題,全文只是反映了單方面的看法。 發現問題如下: 1. 張浩對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演講說 這一小節放在由來這一章節下不合適,此節並未直接提及七二一方針。可新建章節,放在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對國民黨方針。或新建條目。 2. 需補充對各個由來的不同看法,例如,Van Slyke在 Enemies and Friends [2]中認為,李法卿的說法不可信。 2. 新加入的 《延安日記》 這一小節無引用來源,且與目前可查閱到的資料有衝突。 3. 就目前查到的資料,沒有第一手的來源可證明該方針是存在的。內文部分內容與七二一方針無直接關係,建議新建抗戰時期共黨對內方針, 或,抗戰時期國共兩黨宣傳戰(大意)等條目 。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99.106.103.52對話)加入。

麻煩 199.106.103.52 留言記得簽名。--LHD留言2015年9月11日 (五) 03:2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七二一方針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6日 (三) 22:2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