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人類自願滅絕運動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人類自願滅絕運動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人類自願滅絕運動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典範條目落選人類自願滅絕運動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3年10月27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4年1月22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15年5月29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2015年6月6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5年7月16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17年7月22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3年10月25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典範條目資格撤銷後評選為優良條目;其後重新評選典範條目亦落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有聲維基百科專題 (獲評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有聲維基百科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有聲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跨語言提刪通告[編輯]

    本頁面的其他語言版本(en:Voluntary Human Extinction Movement)正在進行存廢討論。您可以到該語言版本的刪除討論頁面發表您的意見,或者根據該語言版本的刪除討論意見以及中文版該頁面的狀況提交存廢討論或進行改善。--Sz-iwbot (留言) 2010年4月27日 (二) 14:29 (UTC)[回覆]

    有意思的條目,留言表達支持[編輯]

    同標題--白開水 開箱維修 抄錶 囧rz... 2013年10月19日 (六) 16:14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候選[編輯]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企業和團體 - 社會和文化團體,提名人:劉嘉留言2013年10月20日 (日) 14:01 (UTC)[回覆]

    投票期:2013年10月20日 (日) 14:01 (UTC) 至 2013年10月27日 (日) 14:01 (UTC)
    • (+)支持:提名人票。譯自英文特色條目,來源充足,可供查證(老實說這內容真吸引人,而且譯起來好共鳴啊,不過這好像不能算理由)。不過優良條目分類中現在「企業和團體 - 社會和文化團體」一個項目都沒有,希望能夠「填補一項空白」……--劉嘉留言2013年10月20日 (日) 14:01 (UTC)[回覆]
    • (+)支持:很有趣的條目。內容也很全面。不過在下覺得還是有一個問題,這個條目思想和反響兩個一級標題下的文字有些多,一點一點看挺費勁的,做些人性化的處理會更好。比如思想段落能不能把該團體的主要思想概括性文字用粗體標記,把反響部分的不同觀點如支持、批評用小標題等分下類。
      --北風其涼留言2013年10月20日 (日) 14:58 (UTC)[回覆]
      • (:)回應:個人感覺這樣做的話會有幾個問題:1、現在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正文中一般不允許使用加粗字體,除非是開頭的名字;2、裡面大部分的觀點不屬於單純的支持或批評,而更多是褒貶不一的情況,所以感覺不大好分類。您看?(另我明天出趟差,可能無法及時回復和修改,請見諒)--劉嘉留言2013年10月20日 (日) 15:21 (UTC)[回覆]
        • (:)回應:針對這兩個問題。我認為還是可以進行分類的。我研究了一下這個大標題下的文字,發現了如下規律:
          • 思想段落中共有六個自然段,它們大體的意思為:
            • 1)第一段-第四段都在闡述一個共同的主題。即「人類應停止繁殖」。這也是該網站創始人奈特提出的論點。這四個自然段分別列舉了四條論據對「人類應停止繁殖」進行論證。它們分別是:
              • 第一段: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地球的承受能力。
              • 第二段:即使人類生活變得更環保,但他們仍然有可能回復到以前那些對環境破壞程度更大的生活方式。
              • 第三段:地球上的非人類生物比人類及其藝術成就有更高的綜合價值
              • 第四段:停止繁殖是一個利他主義選擇,是一種避免非自願性人類痛苦的方式。
            • 2)第五段主要描述了該組織就如何貫徹該組織提出觀點的意見。該組織反對「人口控制」、「自殺」等行為。
            • 3)第六段簡要說明了該組織與其他一些相似組織的不同之處。
          • 因此我認為,就這一段來說,是有一個脈絡的。建議用小標題分下,讓條理更加清晰。
          • 反響段落中雖然各方褒貶不一,但是實際上每個人都是有他自己的觀點的,很多觀點都表達得很含蓄。我細查了下這些人的觀點,我大致將它們分為以下幾類。
            • 1)不存在完全贊同該組織觀點的聲音。
            • 2)認為該組織的觀點有可取之處(即大體贊同但不完全贊同)的有:《經濟學人》(只同意有可取之處)、凱瑟琳·梅伊茲科夫斯基(建議沒有孩子的人採納)。
            • 3)沒有完全表明反對該組織觀點但針對某一方面提出質疑的有:《舊金山紀事報》(只承認其邏輯性,對奈特理想最終實現的可能性深表懷疑)、《獨立報》(觀點和《舊金山紀事報》類似)、《衛報》蓋伊·達蒙(認為人類會自願尋求滅絕是一件荒謬的事)、自由撰稿人艾比·奧賴利(認為目標將很難實現)。
            • 4)明確反對的有:天主教紐約總教區(認為人類的存在是上天神聖的賜予)、奧姆羅德(認為奈特錯在沒有發展出一個統一、明確的意識形態)、布賴恩·貝休恩(認為邏輯荒謬)、謝爾頓·里奇曼(認為人類有能力解決地球所面臨的問題)、哲學家斯蒂芬·貝斯特和道格拉斯·凱爾納(認為這個觀點很極端)。
            • 5)針對該組織觀點發表自己看法(即沒有發表對原觀點的贊同或否定,只是闡明自己對之的看法或歸類)的有:社會學家弗蘭克·富里迪、喬西·阿普爾頓、艾倫·韋斯曼、卡門·德拉弗桑諾
          • 我總覺得段落太長會導致條目看上去較為雜亂,上面是我自己的個人觀點,還望賜教。
            --北風其涼留言2013年10月21日 (一) 09:04 (UTC)[回覆]
            • 「完全基於內容本身所表現的觀點,而將文字或內容「隔離」到不同的位置或子章節的做法,可能導致非百科性的條目結構,譬如在上下文中出現「支持者」與「反對者」辯論的內容。這樣可能會導致事實遭到劃分:主要段落中的敘述是「真實」與「無異議的」,而其餘內容則具有「爭議性」並因此很有可能是錯的,如果會對讀者造成這樣的暗示,那麼很可能這是不合適的。更加中立的做法應是將爭議寫入敘述性的內容中,而不是將它們「提煉」成單獨的章節,而相互無視對方的存在。」--KOKUYO留言2013年10月22日 (二) 18:21 (UTC)[回覆]
    • (+)支持,很好--CHEM.is.TRY 2013年10月23日 (三) 14:10 (UTC)[回覆]
    • (!)意見:我從頭把條目讀了一遍,內容及資料來源也很全面,但行文就看得不太舒服。像是思想一段,每隔一小句就有「他認為」、「他指出」、「他聲稱」,讀起來不太連貫,編者可以改善一下嗎?謝謝-Wongpong留言2013年10月25日 (五) 08:36 (UTC)[回覆]
    • (+)支持:內容全面。--Hikaru Genji留言2013年10月25日 (五) 08:45 (UTC)[回覆]
    • (+)支持:內容充足、語句順暢,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支持票作獎勵。—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裡,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2013年10月26日 (六) 04:15 (UTC)[回覆]
    • (+)支持:內容充足,中立性佳,紅鏈少--水仲留言2013年10月26日 (六) 12:52 (UTC)[回覆]
    • (+)支持:內容豐富,註解詳實--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3年10月27日 (日) 04:38 (UTC)[回覆]

    入選:7支持,0反對。--Liaon98 我是廢物 2013年10月27日 (日) 14:03 (UTC)[回覆]


    需要WP:DUEWP:SUBSTANTIATE的段落,以避免WP:SYN[編輯]

    需要WP:DUEWP:SUBSTANTIATE的段落,以避免WP:SYN

    許多評論人士將其視為無法接受的極端組織,不過也有一些作家稱讚了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的視角。一些記者和學者認為,人類可以開發出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將人口減少到可持續水平。其他人則堅持認為,無論這一種想法有多麼優越,人類繁殖的本能都會有效防止人類在自願情況下滅絕。

    請討論解決問題後再納回條目。--❦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4日 (五) 17:02 (UTC)[回覆]

    根據格式指引,首段只是對下文的概括,所以只要在下文有詳細說明,首段中不需要再逐項明確列出來源。以上內容全部在正文中有詳細描述,一些分別是哪一些,都有明顯的來源說明(和英文一樣),所以不存在什麼不明確,來源不足的問題。--劉嘉留言2014年1月25日 (六) 00:05 (UTC)[回覆]

    (:)回應:請你指出做出總結「一些...」的來源(為避免爭議,請給quote及頁碼),若沒有的話,就是原創總結。原創總結的寫法是違反中文方針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5日 (六) 04:26 (UTC)[回覆]
    (:)回應:唉……時間就這樣被白白浪費了,自己不會看條目?

    「奈特表示,他的團體在思想上與社會上的鼓勵生育思想背道而馳。他相信後者已經讓許多人不再支持甚至不再關注人口控制[5]。他承認自己的團體不大可能獲得成功,但認為減少地球人口是道德上唯一的選擇[3]。 主流媒體對奈特的理念褒貶不一。《舊金山紀事報》的格里高利·迪坎姆(Gregory Dicum)認為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的論點有着「不可否認的邏輯性」,但對奈特理想最終實現的可能性深表懷疑,因為許多人都渴望有孩子,並且沒法被說服[5]。《獨立報》的斯蒂芬·賈維斯也有着類似的看法,指出人類自願滅絕運動面臨着人類繁殖本能的巨大挑戰[3]。蓋伊·達蒙在《衛報》的網站上稱讚運動的目標「在許多方面都值得稱道」,但也認為相信人類會自願尋求滅絕是一件荒謬的事[20]。自由撰稿人艾比·奧賴利(Abby O'Reilly)寫道,因為有孩子經常被認為成功的表現,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的目標將很難實現[21]。對於這些論點,奈特回應稱人類的性慾是自然的,但對於孩子的渴望只是一種教化的產物[3]。 天主教紐約總教區對奈特的組織提出批評,稱人類的存在是上天神聖的賜予[10]。奧姆羅德聲稱奈特「可以說擯棄了深層生態學,選擇直截了當的反人類觀點」。他指出,奈特聲稱最後滅絕的人類將擁有豐富資源的說法借用了「後現代消費社會」的語言,是違反直觀的。他認為奈特錯在沒有發展出一個統一、明確的意識形態[6]:158。《經濟學人》認為奈特希望人類自願滅絕的想法是可取的,因為在馬爾薩斯主義思想下,資源是有限的。不過文章中也進一步指出,對地球有所同情並不一定非要追求讓人類滅絕[2]。社會學家弗蘭克·富里迪也將人類自願滅絕運動視為一個馬爾薩斯主義團體,將其劃分為認識到「人類最壞一面」的環保組織[22]。喬西·阿普爾頓(Josie Appleton)在《尖刺》(Spiked)雜誌上認為,這個團體對人類感到漠然,而不是「反人類」[23]。 布賴恩·貝休恩(Brian Bethune)認為,奈特的邏輯「荒謬得無懈可擊」。他對奈特聲稱人類最後倖存者將會有愉快生活的說法表示懷疑,因為在喪失生存意志的情況下,實在很難想像一個人會有什麼快樂的生活[18]。新聞工作室謝爾頓·里奇曼(Sheldon Richman)認為,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他指出,人類有能力解決地球所面臨的問題[14]。《沒有我們的世界》一書作者艾倫·韋斯曼(Alan Weisman)則認為,限制每個家庭只生一個孩子是一個更好的選擇[18]。 Salon.com網站的凱瑟琳·梅伊茲科夫斯基(Katharine Mieszkowski)建議沒有孩子的人們在面對自己無子女的「探索性問題」時採納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的論點[24]。卡門·德拉弗桑諾(Carmen Dell'Aversano)在《溯危動物研究期刊》(Journal for Critical Animal Studies)上指出,人類自願滅絕運動力求放棄生養孩童並將此視為人類進步的象徵。她認為該運動是「酷兒政治對立」的一種形式,因為其中將永遠拒絕繁殖作為一種激勵形式,她還認為這一運動的目的是製作出「公民秩序」的新定義,就像李埃德爾曼認為酷兒理論應該做到的那樣。德拉弗桑諾相信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符合埃德爾德的期望,因為他們代表着死亡的衝動,而不是執念於過去的繁殖理念[25]。 雖然奈特的組織已經被收入一本名為《怪人:人類信仰的外部界限指南》(Kooks: A Guide to the Outer Limits of Human Belief)的書中[2],《衛報》記者奧利弗·伯克曼(Oliver Burkeman)卻在與奈特通電話的過程中注意到對方似乎「相當理智,並且還會自嘲」[26]。艾倫·韋斯曼也有同樣看法,形容奈特是一個「思維周密,說起話來輕聲細語,能言善道而且非常嚴肅」的人[23]。哲學家斯蒂芬·貝斯特(Steven Best)和道格拉斯·凱爾納(Douglas Kellner)認為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的立場很極端,但他們指出這也是因「現代人文主義」的極端立場所造就的[27]。」 --劉嘉留言2014年1月25日 (六) 04:31 (UTC)[回覆]

    首先還請劉嘉注意禮儀。其次,與其險些觸發3RR又在這裡爭論,不如在開頭再加上參考資料,明確一下呢。給這麼一大段,這麼多參考資料不會隨便挑一個能證明這些人觀點的粘貼上去?--Techyan留言2014年1月25日 (六) 10:26 (UTC)[回覆]

    「在開頭再加上參考資料明確一下」和「隨便挑一個能證明這些人觀點的粘貼上去」,都是不符合首段格式指南的,首段只是對下文的概括,如果下文中已有明確敘述,並且相應敘述又都有來源,那麼就不必要,也不應該再在首段重複列出。「隨便挑一個」更不合適,「隨便挑」哪一個,為什麼挑這一個不挑另一個,選擇的標準又是什麼?--7留言2015年2月12日 (四) 07:48 (UTC)[回覆]

    翻譯品質不佳的證據[編輯]

    @Jarodalien

    1. 導言段「奈特是該團體的發言人,並(負責)發布新聞通訊」;
    2. 歷史一段「這個反相的地球代表着人類自願滅絕運動所尋求對人類發展作出的根本性轉變」(太長,讀起來不通順);
    3. 思想一段「但他們仍然有可能回復到以前那些對環境破壞程度更大的生活方式」(「那些」實際上是多餘的,受those影響);
    4. 思想一段「他甚至將兒童因可預防原因死亡也視為這種痛苦的一個典型例子」;
    5. 思想一段「聲稱停止繁殖將最終讓人類擁有可與伊甸園相提並論的田園詩般生活方式」(相提並論是貶義詞,不能作為comparable的翻譯;「田園詩般」一看就是idyllic的直譯,但在這裡還可以接受);
    6. 思想一段「奈特指出,強制手段不大可能永久性地降低人口,指出人類已經在災難性的戰爭、饑荒和病毒打擊下存活下來」(一般不說「降低人口」而說「減少人口」或「降低人口數量」;兩個「指出」重複);
    7. 思想一段「最後的退出」(Final Exit,「退出」是動詞不是名詞,應譯為「最後的退路」);

    不勝枚舉,因此加上翻譯品質不佳模板。 --Hx1997 SHALL WE TALK! 2015年2月12日 (四) 06:15 (UTC)[回覆]

    謝謝意見,以下是回覆:1、請不用ping我,我已經屏蔽了ping的功能,任何人的提及我都是看不到的;2、以我如今的標準來說,這篇條目的一些語句的確還有改善空間,像那些什麼「一個」和「被」之類,剛才做了一些調整,不過不是很同意你提出的第1、3、4點,另外我也不認為相提並論是貶義詞,不過換了一句覺得更合適的譯法。此外再重新檢查了一下來源的有效性,還有些別的調整。我期望閣下能夠繼續列出「不勝枚舉」的項目,或者的確覺得有必要的話,應該考慮提出重審。--7留言2015年2月12日 (四) 07:48 (UTC)[回覆]

    特色條目重審[編輯]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白布¤飄揚§§ 2015年5月15日 (五) 19:27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5月15日 (五) 19:27 (UTC) 至 2015年5月29日 (五) 19:27 (UTC)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中立:提名人票。雖然本條目翻譯自英文維基百科的特色條目,但文句生硬、明顯的語病是本條目的硬傷。由於句子結構嚴重斷裂,前後幾乎難以連貫,嚴重影響閱讀,並不符合特色條目中「文章易讀」、「遣詞得當」等要求,距離完美條目中「文句平易近人」、「合乎語文規範」的理想甚遠,甚至連優良條目的資格也成疑問。所以,在大舉重寫改善之前,建議先撤除其特色條目資格。病句舉例:「團體還認為,非人類物種的滅絕和人類所需資源的短缺都是人口過多所造成危害的證據。」--♠白布¤飄揚§§ 2015年5月15日 (五) 19:27 (UTC)[回覆]
    • (!)意見,建議引用文句舉出更多例子作為理據。--JK~搵我 2015年5月15日 (五) 22:02 (UTC)[回覆]
      (:)回應,從引出的「病句」來說,不是很明白「病因」是什麼?--7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00:20 (UTC)[回覆]
      你閱讀的時候沒發現句子不通順嗎?--JK~搵我 2015年5月16日 (六) 02:42 (UTC)[回覆]
      我閱讀的時候覺得這句話就是「XX認為,XX和XX是證據」,即便是說其中用了太多的「的」字,可以考慮改成,這也不屬於語病。--7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04:02 (UTC)[回覆]
      單以這句來說,定語結構不宜太過冗長,這裡穿插太多動詞性結構,導致主語及賓語中心被遮蓋,謂語失焦,影響閱讀。中譯時其實不需要刻意去保持其英文的詞性及句子結構,應當適時打碎、重新造句,以讓其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比如英文原句:「The extinctions of non-human species and the scarcity of resources required by humans are frequently cited by the group as evidence of the harm caused by human overpopulation.」可譯為:「該組織經常引證,指其它物種滅絕、人類生存資源短缺,均是人口過多所導致。」又或者:「該組織常引證,指人口過多帶來諸多危害,使其它物種滅絕,令人類的生存資源面臨短缺。」有許多改寫方式,不一而足。——♠白布¤飄揚§§ 2015年5月16日 (六) 05:29 (UTC)[回覆]
      單以這句來說,修改了一點,謝謝意見,所以還麻煩樓主多花一點時間繼續。--7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05:44 (UTC)[回覆]

      減少人口也能顯著降低人為因素造成人類苦難的出現頻率。
      認為人類滅絕將是地球生物圈和人性所面臨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雖然網站進行宣傳,並在部分環境運動中發揮作用,但此團體還是主要依靠外部媒體傳播信息。
      奈特認為地球上的非人類生物比人類及其藝術成就有更高的綜合價值
      奈特認為,停止繁殖是利他主義選擇,是避免非自願性人類痛苦的有效方式,他甚至將兒童因可預防原因死亡也視為這種痛苦的典型例子
      奈特表示,他的團體在思想上與社會上的鼓勵生育思想背道而馳
      奧姆羅德聲稱奈特「可以說擯棄了深層生態學,選擇直截了當的反人類觀點」。他指出,奈特聲稱最後滅絕的人類將擁有豐富資源的說法借用了「後現代消費社會」的語言,是違反直觀的。他認為奈特錯在沒有發展出統一且明確的意識形態。

      類似的病句不勝枚舉,上面只是抽樣列出。還望大家認真改善。——♠白布¤飄揚§§ 2015年5月16日 (六) 09:36 (UTC)[回覆]
      做了些修改,謝謝意見,還請繼續。--7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10:19 (UTC)[回覆]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譯筆生硬。——萬惡之源-昏君 (大興土木無惡不作) 2015年5月24日 (日) 04:10 (UTC)[回覆]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就來點有建設性的投票吧。「此運動的支持者認為,人口過多造成多種危害,如部分物種滅絕、人類所需資源的短缺等,人類滅絕可以防止環境惡化,減少人口也能顯著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人類苦難。」,句子太長。「奈特是該組織發言人,並發布新聞通訊。」,不知所云,不明白句子前後的關聯,需要用「並」字。「雖有網站宣傳,並在部分環境運動中發揮作用,但此團體主要還是依靠外部媒體傳播信息。」需要修飾語句,再來中文通常的做法是先把主語放在句子前頭。「他是位生活在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中學代課教師」,他曾經是,還是現在也是?「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由樂斯·U·奈特創辦,不過他本人對此予以否認,稱自己不是創始人,只是為其命名」,所以實際上還是他創辦的?他否認但卻是事實?「1991年,奈特開始發布人類自願滅絕運動新聞通訊,名為《這些退出的時代》(These Exit Times)」,不明白《這些退出的時代》是一個「新聞通訊」,還是一系列,要不然可以說他定期發布?這個句子讀起來也不太順。「要對人類發展作出根本性轉變」,到底是誰要對人類發展作出根本性轉變,主語不清楚。「他代表組織出席環境會議和活動」,所以這個「組織」是指人口零增長組織嗎?「並在這些地方」,哪些地方?先看到這裡,題外話,哈哈,我去了該運動的網站,中文的鏈接竟然是此中文維基百科條目!--HYH.124留言2015年5月25日 (一) 04:27 (UTC)[回覆]
      「Mr Knight is a middle-aged substitute teacher in Portland's secondary schools」,這裡並沒有加「曾」字,漢語直接說是,那就是「是」,不考慮「曾是」的情況,就像英語「is」就是「is」,不然就用「was」;重寫了首段;歷史的第一句兩邊各有獨立來源,這裡不判斷他「到底是不是」,而是「有報道說」,「他自己說」平等列出來而已;去掉「,名為」吧,其實沒感覺這裡有問題;「奈特是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的發言人。他代表組織出席環境會議和活動,並在這些地方宣傳有關人口增長的信息」,我不明白為什麼這裡會和「人口零增長」組織扯上關聯。另做了些許調整,謝謝意見。--7留言2015年5月25日 (一) 06:29 (UTC)[回覆]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只是一個運動,應該不算組織吧?如果算的話,首段的第一句話就應該進一步說明。--HYH.124留言2015年5月25日 (一) 07:23 (UTC)[回覆]
    • @白布飘扬評選時間快結束了,閣下覺得最初提的問題得到改善了嗎?是否還符合FA標準?--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5月29日 (五) 14:01 (UTC)[回覆]
      暫時無其它意見,改為中立。——♠白布¤飄揚§§ 2015年5月29日 (五) 18:04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社會科學,提名人:7留言2015年5月30日 (六) 00:41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5月30日 (六) 00:41 (UTC) 至 2015年6月6日 (六) 00:41 (UTC)
    7支持,0反對,入選。--183.30.254.137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01:29 (UTC)[回覆]

    特色條目評選(第二次)[編輯]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社會,提名人:7留言2015年7月2日 (四) 15:26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7月2日 (四) 15:26 (UTC) 至 2015年7月16日 (四) 15:26 (UTC)
    第一句把位置調整到注釋中去了,這樣好些吧;後面這樣沒問題,因為這是不同的來源證實,另外,「自稱不是創始人」不說明他「沒有」創辦。謝謝意見。--7留言2015年7月3日 (五) 00:36 (UTC)[回覆]
    1. 「奈特還覺得,即使人類生活變得更環保,但他們仍然有可能回復到以前那些對環境破壞程度更大的生活方式,因此應該自我滅絕。」這裡關聯詞使用不當。
    2. 「他的思想部分來自深層生態學,有時把地球稱為蓋亞。」後面把地球稱為蓋亞的主語不明,是他還是他的思想還是深層生態學?(英語原文是he)
    3. 「在他看來,兒童因可以預防的原因死亡也是典型的「無謂的痛苦」,所以人類停止繁殖的生活方式就能和伊甸園相提並論。」後半句不通順,你讀一讀,能馬上明白是什麼意思嗎?而且這裡的所以有因果關係嗎?英語原文現在是沒有連詞把這兩句連在一起的(不知道當初翻譯的時候有沒有),我的建議是「奈特聲稱,人類如果停止繁衍,最終就能過上伊甸園般的生活」,當然還有很多種可能的翻譯。
    如上,希望主編加以改進。--Hx1997 SHALL WE TALK! 2015年7月16日 (四) 06:55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文齊全、參註足以查證。評選中提出的問題已見改善。--Farry104uck留言) 2015年7月16日(四) 10:40 (UTC)
    8支持,3反對,落選。--59.39.126.229留言2015年7月18日 (六) 01:4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人類自願滅絕運動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13日 (二) 08:45 (UTC)[回覆]

    特色條目評選(第三次)[編輯]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文化和社會,提名人:B dash留言2017年7月8日 (六) 03:40 (UTC)[回覆]
    投票期:2017年7月8日 (六) 03:40 (UTC) 至 2017年7月22日 (六) 03:40 (UTC)

    2支持,1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7年7月22日 (六) 05:37 (UTC)[回覆]

    只要在有生之年,讓2個以上未生育的人類看到這個運動,人類就有可能避免滅絕。[編輯]

    As long as you let more than 2 unborn humans see this movement during your lifetime, it is possible for humans to avoid extinction.--Unclemushroom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09:4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