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臺灣省參議會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台灣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刪除「選舉規則」段落之當選率相關內容[編輯]

原內容為:「選舉規則原因為資格寬鬆,參與候選人者頗眾。從1946年3月15日開放登記後,共有1180人參選。以30名參議員計算,該次選舉的當選率為百分之二點五四,當選比例於世界民意代表選舉史罕見。」然而該次選舉方式特殊,不應與一般選舉作比較,故刪除之。—Kolyma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05:45 (UTC)[回覆]

刪除「備註」段落[編輯]

經改寫後,原「備註」段落內容意義不大,故移置此處:

  • 1.縣市參議員亦為間接選舉產生,由各鄉鎮市民代表選出,也是每一鄉鎮一名縣議員,而最基層的鄉鎮市民代表則由台灣公民普選。
  • 2.1946年合乎投票年齡的台灣公民數約為240萬人。
  • 3.當選人均為男性。

Kolyma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05:5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