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區尼西亞之歌
外觀
Trizonesien-Song | |
---|---|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事實上的國歌 | |
作詞 | 卡爾·伯布爾 |
作曲 | 卡爾·伯布爾 |
採用 | 1948年 |
廢止 | 1949年 |
此後事實上的國歌 | 《從廢墟中崛起》 (東德) 《德意志之歌》 (西德) |
德國國歌歷史 | |
---|---|
1871-1918 | 萬歲勝利者的桂冠 |
1922-1933 | 德意志之歌 |
1933-1945 | 德意志之歌 第一節 霍斯特·威塞爾之歌 |
1948-1949 | 三區尼西亞之歌 非官方 |
1949-1990 | 從廢墟中崛起 |
1949-1950 | 我完全奉獻非官方 |
1950-1952 | 德國頌歌 |
1952 - | 德意志之歌 第三節 |
註:1933-1945年間為雙國歌。 | |
《三區尼西亞之歌》(德語:Trizonesien-Song)[1],又稱《我們是三區尼西亞的原住民》(德語:Wir sind die Eingeborenen von Trizonesien),是一首德國的幽默狂歡節音樂,由卡爾·伯布爾在1948年創作。在西德還沒有正式國歌時,由這首歌做為輕浮版本的非正式國歌。這首歌是對美、英、法三國的西德佔領區憲制地位問題的自嘲與諷刺。
歷史
[編輯]背景
[編輯]1947年元旦,美佔區與英佔區組成聯合佔領區。1949年4月8日,法佔區加入聯合佔領區後,原本俗稱「雙區」(Bizone)的地區變成了「三區」(Trizone)。帶有諷刺意味的「三區尼西亞」(Trizonesien)一詞可能是在1948年6月20日西德三區實行貨幣改革後產生的[2]。
創作過程
[編輯]卡爾·伯布爾在1947年便有創作進行狐步的想法。當時,其坐在科隆大教堂附近的一間餐廳裏,附近有人討論著「雙區」問題,並提到了「雙區尼西亞」(Bizonesien)一詞[3]。歌曲完成前,因「三區」一詞出現伯布爾修改了歌詞。1948年11月11日,此歌在狂歡節時公演;12月17日,此歌發行[4]。
歌詞
[編輯]德語歌詞 | 漢譯 |
---|---|
|
|
使用
[編輯]當時,德國尚無正式國歌。自納粹德國向同盟國投降後,《德意志之歌》便失去了法律地位。在英格蘭,此歌曲最初被視作復仇主義的象徵,但後來亦被當作代國歌使用。在一場於英國戰俘營舉辦的比賽中,這首歌與《天佑國王》一起演奏。在科隆舉辦的腳踏車比賽頒獎典禮中。在場的同盟國軍官誤以為其為德國國歌,並紛紛起身[5]。當時,讓·肖恩贏得了戰後第一場國際腳踏車比賽的冠軍。1950年4月19日,時任西德總理康拉德·阿丹拿在新聞發佈會上提及此事[6]。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Karl Berbuer – Trizonesien Song / Kann Man Denn Nüchtern Sein. Disco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6).
- ^ Jockwer, Axel. Unterhaltungsmusik im Dritten Reich (博士論文). 康斯坦茨大學. 2005 [2022-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2) (德語).
- ^ Karnevalshit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 WDR. 2013-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8).
- ^ Trizonesien-Lied sorgte 1949 für Aufregu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22-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3.
- ^ Schiller, Melanie. Soundtracking Germany. [2020-02-14].[失效連結]
- ^ Pressekonferenz des Bundeskanzlers Adenauer in Berlin, 19. April 1950 (Auszug). Konrad Adenauer Stiftun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