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新橋 (惠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新橋
濱江西路望向東新橋,左側為合江樓
座標23°5′41.0769″N 114°24′12.9749″E / 23.094743583°N 114.403604139°E / 23.094743583; 114.403604139
承載公路
跨越西枝江
地點 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
其他名稱解犀橋
業主惠州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
維護單位惠州市公路事務中心
上游橋樑水門大橋
設計參數
橋型拱橋
建築材料混凝土
全長145米(476英尺)
高度22米(72英尺)
最大跨度101米(331英尺)
行車線數量4
歷史
開工日2005年3月21日 (2005-03-21)
完工日2006年9月 (2006-09)
啟用日2006年11月28日 (2006-11-28)
開通日2006年11月28日 (2006-11-28)
地圖
地圖

東新橋,曾用名為解犀橋[1],是一座位於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的大橋[2],連接橋東橋西兩地。該橋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朝時期,而現今的橋樑於2005年3月21日重建[3],並於2006年9月正式合龍[4],2006年11月28日開放車輛通行[5]

該橋樑是西枝江最下游處的橋樑,亦是惠州歷史上第一座連接府城與縣城的橋樑[6],在惠州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7]

構造[編輯]

現今的東新橋為惠城區的一座跨西枝江的大型橋樑,主橋全長145米[8],寬24米[9],設計時速為40千米/小時。橋面設置雙向4道行車線,兩側均佈置了總寬3米的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通道[9]

東新橋被定義為城市景觀橋,同時兼顧老城區內往來橋西與橋東的交通。現今橋樑的護欄材料為淺白色花崗岩,並刻有浮雕作為裝飾,顯得古樸典雅。[10]

歷史[編輯]

浮橋時期[編輯]

東新橋的歷史最早應追溯至秦代於該處建立的浮橋,後於北宋時期廢止,改用舟渡維持當時的惠州府城歸善縣城之間的交通[11]。但以舟渡保障西枝江兩岸交通卻十分不便,且因翻船導致居民溺亡的事例時有發生;蘇軾被貶謫至惠州後,亦深感過江交通不便,遂發動民眾籌資建橋;而蘇軾本人則捐出珍貴犀帶一條,是為其身上惟一值錢物品[10]。其後,沖虛觀道士鄧守安主持復築了浮橋,以40艘大木船於東江、西枝江交匯處用鐵索相連,其上架有木排版,隨水漲落[10][12],橋中部設有活動吊板,留有閘口,每日定時吊起吊板開閘,以讓船隻通過[13]。浮橋於紹聖三年(1096年)六月竣工,命名為東新橋[10]。但與多數浮橋相似,每逢洪水暴漲,東新橋便極有可能被沖斷;外敵兵臨城下時,駐守惠州府城的官兵亦會人為斷毀該橋。浮橋的中斷亦意味着惠州府城與歸善縣城之間的交通完全中斷,造成「一水隔天涯」的尷尬局面[13]

明朝正德年間、嘉靖初年及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當時的惠州知府均有主持修繕浮橋。[1]

清朝順治年間,浮橋由惠州府管理。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浮橋毀於兵燹,惠州府推官鄭欽陛協守備顧名泰捐資修橋,並撥公款250兩銀買下府前直街三間店鋪,年租30兩5錢,所得租金存於惠州府工房,亦用於修橋。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及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惠州知府呂應奎通判俞九成均有捐出俸祿修橋。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四月,歸善知縣孫能寬在浮橋兩頭立橋燈兩座,每月用蠟燭60隻,燭費則取於其在董公橋官地所建的兩間店的收入。除此之外,橋樑修繕費用亦有取自鹽稅的盈餘部分,直至乾隆年間鹽關被裁撤為止。此後,浮橋改由歸善縣管理。[1]

浮橋轉由歸善縣管理後,如遇漲水,需要增加橋船、橋梯時,會出現隨意扣留民船、徵用木店木材的情形,橋夫亦會趁機勒索渡江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歸善知縣章壽彭捐出400兩銀增設橋船,並更換更為厚實的梯板,另留存100兩銀供日後修繕。[1]

公元19世紀,橋夫每日需繳1600文錢至縣署作修橋費,但胥吏侵吞剋扣有關錢款,使得浮橋橋船、梯板朽爛時難獲維修,行人溺水的事例時有發生。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惠州知府梅啟照令當地富紳捐銀千餘兩以修繕浮橋,同時要求歸善縣永久交出浮橋之橋權,並選20名紳士及4間鋪戶輪流值事。此外,橋夫每日需繳一兩銀至值事處,所繳之銀兩則用於浮橋的修繕。清朝末期,商人陳芸甫又捐巨資遷建浮橋,使該橋樑北移300米至現時的位置。[1]

清朝末期,浮橋的管理機構稱「惠郡東新浮橋管理處」,該機構曾有出版《重修惠郡東新浮橋徵信錄》,以此向公眾公開有關收支款項。民國時期則設置了由地方熱心人士組成的「橋務委員會」管理浮橋,負責日常檢查維修。彼時,每逢上午十一時,該委員會就撐開一些橋船,以打通西枝江面的交通,供其餘船隻通行,並收取船隻的通行費。逢正午十二時,浮橋則恢復原樣,供行人渡江。如有洪水,橋務委員會則會增派橋船,加長橋身;若水勢過大,則改由渡船維持兩岸交通,當地百姓稱之為「橫水渡」。[13][1]

清光緒七年(1881)《惠州府志》府城圖,位於圖中底部,原惠陽門(俗稱大東門)外的浮橋即東新橋
自惠州府城向歸善縣城方向看東新橋,攝於1887-1901年
自歸善縣城向惠州府城方向看東新橋,後方中部城門即惠陽門,其東側為原惠州府學宮的文筆塔,攝於1918-1924年

鋼筋混凝土橋及拱橋時期[編輯]

合江樓俯瞰東新橋。

受制於浮橋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及考慮惠州的經濟發展,修建混凝土橋樑於20世紀20年代末被逐漸提上日程[10]。1930年,惠樟公路管理處出資2萬元,由東路公路處成立東新橋建設委員會(築橋會)[14],向當地人士、商店、海外僑胞募捐[13]。除此之外,築橋會主席張友仁亦計劃對惠州沿河兩旁堤岸碼頭收租,為期兩年(1932年6月1日-1934年5月30日),預計得租金4.8萬元。他還請示東路公路處,拆毀惠州府城大東門,以騰出足夠空間建橋[13]

最初,築橋會邀請一名荷蘭工程師設計建築圖紙,但預算建築費用卻達到15萬元,遂放棄該設計。1932年,築橋會籌集到20萬元建橋款,並邀請留建築工程師林榮森為東新橋重新設計建築圖紙。但因技術複雜,沒有建築商投標,該方案遂被擱置。1933年,築橋會再委託廣州的建築工程師唐錫疇進行設計,唐錫疇則提出了三跨橋設計方案,其中主跨120英尺(37米),兩邊跨90英尺(27米)。但築橋會招標後,發現最低標價為21萬元,超出公路處18.5萬元的底價。建橋工程隨即被擱置,直至1935年11月12日,築橋會才得以舉行東新橋奠基禮。時任築橋會主席葉秉機則宣佈工期被限制為18個月。[13]

但有記者在奠基禮舉辦後一個月探訪東新橋工地時,見到的卻是「工作人數則寥寥十餘人,其工作進行,極為弛緩。而水中兩橋墩絕未動工,一切工作機械及各種材料亦未見運到」的景象,並質疑工程能否按期竣工。數月之後,此種現象仍未有改善,引發民憤;地方當政者則公推當地有實力的軍人向廣東省建設廳力爭,並得到時任廳長林雲陔同意,責成東路公路處促成其事。公路處則將工程承包予成安行,按唐錫疇的圖紙進行建設。惟築橋會及唐錫疇在視察工地時,發現該建築商未按照施工說明書規定用料,遂提出異議,導致公路處處長李化被迫下台。公路處亦不肯再負責監理,致使工程停擺,直至1937年廣東省建設廳委任唐錫疇負責監理為止。1938年2月,鋼筋混凝土製的東新橋建成。[13]

東新橋其後經歷了反覆被毀建的過程。1938年10月15日,惠州第一次淪陷。12月7日,侵華日軍在撤出惠州的過程中炸毀了僅通車半年有餘的東新橋[15]。1939年,惠州工商界捐資對橋樑進行修復,具體為在斷橋處用竹木料搭建人行木橋,勉強維持了西枝江兩岸的交通[10]。1941年5月12日,惠州第二次淪陷。日軍在數日後撤軍至博羅時燒毀東新橋[16][10]。同年,惠州市民捐資修橋[10]。1942年2月4日,惠州第三次淪陷。6日,日軍撤出,並再次放火燒橋[17][10]。此後,惠州各界人士再次捐資,仍用木料搭建行人橋樑,維持交通[10]

惠州解放後,惠州鎮人民政府仍聘請唐錫疇為工程師,進行東新橋修復工作。1950年春,鎮政府發動當地民眾捐資10億元人民幣修橋,實際募得14億元;工商界亦進行籌款,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樣下撥了10億元建橋款。1950年9月,惠州鎮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建築東新橋的議案[13]。1951年3月10日,東新橋修復工程正式開工。9月21日,該橋樑完工通車[10]。但在橋樑通車時,由於築橋工人參與「三反」運動,故實際上橋欄、路燈仍未完成,直至1953年,橋樑才全面竣工[1]。而橋樑修復期間,西枝江橋自中山南路碼頭至曬布場的江面上再一次搭起浮橋,直至橋樑竣工,浮橋正式退出歷史舞台[18]

1963年,由於東側橋墩下沉,東新橋禁止載重卡車通行。1973年,廣東省城建局撥款28萬元人民幣,對橋樑作化學灌漿處理,同時對行人路進行加寬。工程於1974年完成。[1]

2004年底,惠州市公用事業局指東新橋存在橋墩嚴重開裂及混凝土脫落的問題,同時認為當時的橋面已無法滿足當前運載需求,需拆除重建[9]。2005年3月21日,東新橋拆除重建工程正式開工[3]。2006年11月28日,重建後的東新橋正式開放車輛通行,為拱橋形制[5]

抗戰期間被炸毀的東新橋
抗戰勝利後臨時搭通的東新橋

連接道路[編輯]

橋東端[編輯]

橋西端[編輯]

行經公共交通[編輯]

事件[編輯]

沙船撞擊[編輯]

2013年4月17日下午2時40分許,一艘沙船在於西枝江航行的過程中因主機失控,船頭龍門架撞上東新橋橋身,導致該船隻船頭龍門架上的鋼絲繩被橋體割斷。由於船員及時對船身進行固定,沙船未對橋體造成嚴重傷害。事故中無人傷亡,沙船燃油亦未泄漏。[19]

關聯藝術創作[編輯]

東新浮橋與西新橋竣工之日,蘇軾曾留《兩橋詩·東新橋》記錄了雨後江上浮橋奇景,以及浮橋竣工後當地百姓的歡欣雀躍之態。[10][13]

明朝嘉靖及隆慶年間,當地民眾亦有流傳《浮橋謠》,是為彼時浮橋頻繁被衝垮導致溺亡者眾多、棺材滿亭的真實寫照[20]。《歸善縣誌》記載的民謠如下:

惠州籍畫家劉侖曾在日軍第一次將東新橋炸毀之時,以此為主題創作了速寫作品,控訴日軍的毀橋行為。[13][2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惠城區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第十章 经济基础设施-桥梁. 鄒永祥 (編). 《惠州志》. 中華書局. 2007年6月: 449–450 [2019-04-22]. ISBN 978-7-1010-5685-3. [永久失效連結]
  2. ^ 惠州市惠城區地方志辦公室. 交通运输·邮政通信-桥梁. 傅茶生 (編). 《惠城年鉴(2009)》.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0年12月: 179 [2019-04-22]. ISBN 978-7-5034-2499-1. ……大橋有東新橋、水門大橋……9座…… [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惠州市地方志編委會辦公室. 大事记-3月. 林惠群、張世開 (編). 《惠州年鉴(2006)》.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6年10月: 26 [2019-04-22]. ISBN 7-5034-2765-5. 21日……市區東新橋拆橋重建開工。 [永久失效連結]
  4. ^ 溫舒; 鄭志強. “江畔三宝”引来不少“拍客”. 《惠州日報》. 2009-05-04: A2 [2019-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7). 
  5. ^ 5.0 5.1 惠州市地方志編委會辦公室. 大事记-11月. 林惠群、張世開 (編). 《惠州年鉴(2007)》.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年11月: 46 [2019-04-22]. ISBN 978-7-5034-223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1). 28日……市區重新修建的東新橋建成通車。 
  6. ^ 惠州市惠城區地方志辦公室. 交通运输-桥梁. 傅茶生 (編). 《惠城年鉴(2008)》.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8年12月 [2019-04-22]. ISBN 978-7-5034-2299-7. 【東新橋】位於西枝江匯入東江的出口處……長125米……是接通府縣兩城最早的橋樑…… [永久失效連結]
  7. ^ 陳偉斌. 一座桥 一座城. 《南方都市報》 (惠州). 2015-08-14: AII04–05 [2019-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2). 
  8. ^ 王劍橋. 东新桥:惠州城市变迁的一面镜子. 《惠州日報》. 2008-03-27: A3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9. ^ 9.0 9.1 9.2 惠州“病”桥“体检”待大修. 《廣州日報》. 2005-01-18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透過新浪.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朱如丹、方蓮花、張若虹. 每天来往东新桥 过去它长啥模样. 《惠州日報》. 2013-04-23: B1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11. ^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第三章 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第二节 桥梁-一、惠州城区桥梁.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二)》.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1105 [2019-04-22]. ISBN 978-7-1010-6006-5. 最早的浮橋建於秦代,宋代廢,往來舟渡。 [永久失效連結]
  12. ^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大事记-一、封建社会时期.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21 [2019-04-22]. ISBN 978-7-1010-6006-5. 羅浮道士鄧守安主持修成東新橋(用40隻船在東、西兩江合流處搭成浮橋)和西新橋。 [永久失效連結]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嚴藝超. 看东新桥900年变迁 感惠州人恩怨情仇. 《東江時報》. 2017-03-21: A06–A07 [2020-02-04]. 
  14. ^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九编 交通运输-第二章 公路交通-第三节 桥梁、渡口-一、桥梁.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880 [2019-04-22]. ISBN 978-7-1010-6006-5. 1930年(民國19年)惠樟公路管理處出資2萬元,由東路公路處成立東新橋建設委員會…… [永久失效連結]
  15. ^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大事记-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38年 民国27年.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136、138 [2019-04-22]. ISBN 978-7-1010-6006-5. 10月15日……10時完全侵佔惠州城……12月7日 日軍炸毀東新橋,撤出惠州城。 [永久失效連結]
  16. ^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大事记-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41年 民国30年.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145 [2019-04-22]. ISBN 978-7-1010-6006-5. 5月12日 日軍分路陷橫瀝、平山、惠州……5月20日 日軍全部從惠州撤向博羅。 [永久失效連結]
  17. ^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大事记-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42年 民国31年. 楊奕青 (編). 《惠州市志(一)》. 中華書局. 2008年3月: 146 [2019-04-22]. ISBN 978-7-1010-6006-5. 2月4日……當夜,日軍第三次入侵惠州城,佔領3日,屠殺民眾約3000人……2月6日 晚日軍撤出惠州城。 [永久失效連結]
  18. ^ 黃澄欽. 重修东新桥浮桥再显其功. 《東江時報》. 2015-02-15: A05 [2019-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19. ^ 馮麗均. 沙船失控“吻”上东新桥. 《東江時報》. 2013-04-18: A10 [2019-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20. ^ 惠城區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第五编 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七节 民谣. 鄒永祥、吳定球 (編). 《惠州志·艺文卷》. 中華書局. 2004年6月: 614 [2019-04-22]. ISBN 7-1010-4321-6. 惠州浮橋謠……錄自乾隆《歸善縣誌》卷六,流傳於明嘉靖、隆慶年間。浮橋:東新橋。 [永久失效連結]
  21. ^ 劉建威. 追思现场. 《東江時報》. 2013-08-08: A10–A11 [2019-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