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臨川區

座標27°59′01″N 116°21′19″E / 27.9837377°N 116.3553446°E / 27.9837377; 116.355344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臨川區
臨川
市轄區
區內撫河大橋
區內撫河大橋
臨川區在江西省的位置
臨川區在江西省的位置
臨川區在撫州市的位置
臨川區在撫州市的位置
坐標:27°59′01″N 116°21′19″E / 27.9837377°N 116.3553446°E / 27.9837377; 116.3553446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江西省撫州市
設立2000年10月
語源臨汝:時因境內有臨水、汝水經流而得此名。[1]:51[2]
政府駐地青雲街道(法律上)[3]
上頓渡鎮(事實上)[4]
下級行政區
34
政府
 • 區委書記吳宜文
 • 區長李群彪
面積
 • 總計2,125.49 平方公里(820.6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5]
 • 常住1,102,421人
 • 密度519人/平方公里(1,343人/平方英里)
 • 城鎮663,329人
語言
 • 母語方言贛語撫廣片撫州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344000
電話區號794
車輛號牌贛F
行政區劃代碼361002
本地生產總值¥486.14 億
網站臨川區人民政府

臨川區,簡稱臨川、古稱臨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撫州市市轄區,位於江西省東部。臨川區是撫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撫州市委所在地,為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前身為1995年4月臨川縣撫州市合併而來的臨川市,在2000年10月隨着撫州地區撤地設市轉設為撫州市,臨川市則隨之轉設臨川區。東與金谿縣東鄉區毗鄰,西倚崇仁縣豐城市,南瀕南城縣宜黃縣,北與南昌市進賢縣接壤、以漢族為主。基本上為江右民系,通用撫州贛語,區政府在上頓渡鎮

區域沿革

[編輯]

區域位置

[編輯]

臨川位於江西東部,撫河中游。南(昌)贛(州)公路通過境內,向(塘)樂(安)鐵路縱貫縣西。東鄰東鄉金谿縣;南接南城宜黃縣;西界崇仁豐城;北與進賢縣毗連,地形狹長,東西寬58公里,南北長82公里。據1985年統計,總土地面積1989.57平方公里(約298.7萬畝),佔全省土地面積1.2%。其中耕地佔26.4%,山地佔51.4%,水域佔7.4%,道路和村莊佔14.8%。駐地上頓渡鎮距撫州市區9公里,距省會南昌市114公里,至首都北京市2114公里。

歷史沿革

[編輯]
設縣前

屬揚州地;西周春秋屬吳地;戰國先屬吳地,中屬越地,後屬楚地。秦代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屬九江郡地;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屬九江郡地;高祖六年後,屬豫章郡南城縣地(豫章郡轄18縣)。[1]:51

設縣後

東漢和帝永元八年(96年)劃南城縣西北境設臨汝縣;屬豫章郡轄21縣之一。

三國吳會稽王太平二年(257年),以豫章郡東部置臨川郡,屬楊州,臨汝縣屬臨川郡,郡治設臨汝(今撫州市區)。[1]:14

晉代今江西境內屬江州,設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安成、潯陽7個郡,59個縣。本縣屬臨川郡。

南朝宋齊設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安成、潯陽6個郡,1國(南康國),53縣,本縣屬臨川郡。[1]:51

南朝梁陳普通三年(522年)析臨汝置定川縣(縣址在羅針、雲山兩鄉交界處的雷坊)。[1]:14

開皇九年(589年)原臨川郡更名撫州隸屬洪州總管府;西豐、定川二縣入臨汝,臨汝更名臨川屬撫州。[1]:14

唐代天寶元年(742年),撫州改為臨川郡。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臨川郡又改為撫州。[1]:15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撫州刺史王園,以州治設在赤崗交通不便,乃遷州治於連樊水西陲。[1]:15

元代設江西行中書省,下轄龍興、瑞州、袁州、臨江、吉安、撫州、建昌、信州、饒州、南康、江州11個路,南豐、鉛山2個州,南安、贛州2個總管府,領51縣,本縣屬撫州路[1]:52

明代設江西省,下轄13個府,1個直隸州(寧都),77個縣,本縣屬撫州府清代縣縮小為75個,增設4個廳,本縣仍屬撫州府。[1]:52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冬,廢府、州,各縣直屬於省。

民國3年,劃全省為豫章、潯陽、陵、贛南4道,領81縣,本縣屬豫章道;民國15年廢道,縣直屬於省。

民國21年,省劃分為13個行政區,區駐地為:新淦、武寧、瑞昌、鄱陽、臨川、上饒、南城、萍鄉、吉安、永新、寧都、贛縣、龍南。本縣屬第5行政區(另說屬第7行政區);

民國24年縮為8個行政區,區駐地為:武寧、萍鄉、吉安、贛薈、浮梁、上饒、南城、寧都。本縣屬第7行政區;

民國28年擴為11個行政區,本縣屬第7行政區。

民國31年調整為9個行政區,區駐地為:豐城、宜春、吉安、贛縣、浮梁、上饒、南城、寧都、武寧,本縣屬第7行政區。直至民國38年,本縣均屬第7行政區未變。[1]:52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5月9日,解放軍攻陷臨川,成立臨川縣人民政府;7月歸撫州專區,專區治所設在臨川;[1]:52同時組建臨川市。[6]:98

1950年4月16日,臨川市併入臨川縣,改為城關區為縣治所在地。[1]:26[6]:98

1951年6月,臨川縣將城關區改為撫州市(任為臨川縣屬);1953年2月,撫州市改為撫州鎮。[6]:98

1954年4月15日,撫州鎮劃歸撫州專署管轄,臨川縣和撫州鎮分治,臨川縣治在撫州鎮。[1]:28[6]:98

1954年12月18日,國務院批准設立縣級撫州市,以臨川縣的部分行政區域為行政區域。[6]:98

1964年10月3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撫州市,其行政區域並人臨川縣。原市區改設撫州鎮,仍舊為臨川縣治。[6]:98

1969年3月3日臨川縣治遷出撫州鎮,建治於上頓渡鎮;[1]:33

1969年10月10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撫州市,縣級,以臨川縣的撫州鎮為其行政區域。[6]:98

1971年後,撫州專區改撫州地區,本縣屬之。[1]:52

1987年《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西省撤銷臨川縣、撫州市設立臨川市給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批覆》批准撫州市和臨川縣合併,設臨川市(縣級)[7][8];然而這個紅頭文件並沒有立即執行。[6]:98

撫州地區行署於1995年3月成立縣市合併工作領導小組,向省委、省政府報告《關於落實國務院[1987]147號批文精神,進行臨川縣與撫州市合併,設立臨川市幾個原則問題的請示》。並在上半年完成,新成立的縣級臨川市有44個鄉鎮場,近100萬人口,下設兩個副縣級區過渡性的工作機構,一個是文昌橋區,管轄原撫州市的行政區域;一個是上頓渡區,管轄原臨川縣的行政區域;過渡期為2-3年。新的臨川市委設在原臨川縣上頓渡鎮,市政府設在原撫州市贛東大道。[6]:98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西省撤銷撫州地區設立地級撫州市的批覆》,同意撤銷撫州地區和縣級臨川市,設立地級撫州市,撫州市設立臨川區;[9]臨川於2000年10月正式撤市設區[10]

地理與生產

[編輯]

臨川北部緊臨南昌地區,也是撫河中下游平原所在地,是傳統農業相對較發達的地方。但這些地方人口密集,人均田地很少,並且田地過於分散,導致這些地方農業並不發達。北部有一定規模的工業,目前取得較好發展的主要是農產品(以大米為主)的加工,以及一些飼料業和酒業;南部大多為丘陵地帶,工業欠發達,多農田,但大多數分佈在丘陵之間,難以開展綜合作業,且缺乏高產農田。

行政區劃

[編輯]

臨川區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19個、8個[11]

青雲街道、​西大街街道、​荊公路街道、​六水橋街道、​文昌街道、​城西街道、​鍾嶺街道、​上頓渡鎮、​溫泉鎮、​高坪鎮、​秋溪鎮、​榮山鎮、​龍溪鎮、​大崗鎮、​雲山鎮、​唱凱鎮、​羅針鎮、​羅湖鎮、​太陽鎮、​東館鎮、​騰橋鎮、​青泥鎮、​孝橋鎮、​撫北鎮、​崇崗鎮、​展坪鎮、​連城鄉、​桐源鄉、​湖南鄉、​七里崗鄉、​嵩湖鄉、​鵬田鄉、​茅排鄉、​河埠鄉、​榮山墾殖場、​七里崗墾殖場和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人口

[編輯]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川區常住人口為1102421人。

交通

[編輯]

物產

[編輯]
  • 主要礦產資源:瓷土、煤、稀土、重晶石、礦泉水。
  • 野生動物:龜、鱉。
  • 土特產品:花炮、特產等臨川菜梗、葛粉、騰橋西瓜、晚秈米、青泥柑橘、青水茶葉、龍溪菜、鳳凰米粉、金橘餅、桂花皮蛋、藕絲糖、貢面。

語言

[編輯]

臨川話屬贛語,自上古至周代,臨川一直都是三苗的活動地帶。春秋戰國時期,江西開始有古百越人聚居。這段時期贛地先後隸屬吳、越、楚的統治,其居民自當是使用古越語和古楚語。秦漢以後,中原對江西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移民,中原的漢語和本地的吳語、楚語互相接觸、互相融合,贛語遂逐步形成。

基礎教育

[編輯]

臨川地區經濟不發達,但基礎教育較為發達,尤以成績突出的高中教育聞名於江西省,其影響力則波及省外的更大範圍。區內有臨川一中,臨川二中等重點高中。臨川一中和二中合計每年約有30~40名學生通過高考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考入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的人數則更多。因此不少外地學生慕名前來求學,其中很多來自於臨川周邊地區,如南昌,豐城以及撫州地區部分縣。

臨川在國家高考制度下出眾的教育業績,與本地區的歷史傳統積澱有關。臨川自古以來被稱為「才子之鄉」,人傑地靈,民間有着崇尚教育的傳統。其他方面,如較好的師資條件,優質的生源,以及嚴格高效的應試教育培養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名勝古蹟

[編輯]

歷史文化街區6處:

  1. 文昌里湯家山歷史文化街區
  2. 文昌里汝東園歷史文化街區
  3. 荊公路歷史文化街區
  4. 州學嶺歷史文化街區
  5. 義門巷歷史文化街區
  6. 延陵路歷史文化街區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楊佐經. 《临川县志》. 新華出版社. 1993 [2015-11-04]. ISBN 7-5011-18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0). 
  2. ^ 临川历史概况.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9). 
  3. ^ https://zwfw.mca.gov.cn/apps/areaWeb/index.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民政部.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 民政部信息中心. [202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1) (中文). 
  4. ^ 臨川區民政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上,为什么区政府驻地在青云街道. 問政撫州. 2023-06-02 [202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6) (中文). 
  5.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劉斌. 《江西省志-江西省行政区划志》. 方志出版社. 2005: 117. ISBN 7-80192-163-1.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87年).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1).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87年第27号(总号:550) (PDF).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11). 
  9. ^ 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撤销抚州地区 设立地级抚州市的批复.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4). 
  10. ^ 首页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历史沿革.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1). 
  11. ^ 2023年临川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