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伽藍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伽藍殿漢傳佛教寺院中非常重要的殿堂之一,一般坐落在大雄寶殿東側。[1]

詞源學[編輯]

伽藍」是「僧伽藍摩」的略稱,意譯作「眾園」。[1]佛教中,「伽藍」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後來引申為包括土地、建築物在內的寺院的總稱。[1]

供奉[編輯]

古印度,伽藍殿供奉的是古印度的波斯匿王祗多太子給孤獨長者,他們三人建立了宏大的祗園精舍,供佛陀安居弘法,為佛教的建立和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尊奉為佛教的伽藍神,即土地的守護神。[1]

在中國的漢傳佛教中,伽藍殿主要供奉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1]傳說,隋朝天台宗建立者智顗在今湖北省玉泉山時,夜晚遇到一個怪物,有位生有長髯的大神現身和他交談,自稱漢將軍關羽,智顗給他講經說法,他皈依佛教,誓願作佛教的護法。[1]把關羽列入佛教護法神,使得佛教在中國民間更加廣泛傳播。[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梓岩 2012,第36–37頁.

來源書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