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克丘亞語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克丘亞語
Qhichwa / Runa Shimi
母語國家和地區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厄瓜多爾秘魯
區域安地斯山脈
族群克丘亞人
母語使用人數
14,000,000
語系
克丘亞語系
  • 克丘亞語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 秘魯
 玻利維亞
 厄瓜多爾
管理機構克丘亞高等語言學院英語Academia Mayor de la Lengua Quechua
語言代碼
ISO 639-1qu
ISO 639-2que
ISO 639-3
que – 克丘亞語 (一般)
克丘亞語的很多方言有其不同的代碼。
Glottologquec1387[1]
唇音 齒齦音 硬顎音 軟顎音 小舌音 聲門音
塞音 p t ch k q
擦音 s x h
邊音 l ll
顫音 r
鼻音 m n ñ
半元音 w y
普通塞音 緊喉音 送氣塞音
p p' ph
t t' th
ch ch' chh
k k' kh
q q' qh

克丘亞語(西班牙語:Quechua,或譯蓋丘亞語),又稱奇楚瓦語奇楚瓦語Qhichwa shimi / Runa Shimi),是南美洲原住民的一種語言。克丘亞語對自己的語言稱呼為Runa Simi,runa意為「人」,simi意為「語」。該語言為印加帝國官方語言,也常稱其為印加語

現狀

[編輯]
克丘亞語使用者在秘魯的分佈

1975年,秘魯成為第一個承認克丘亞語為其官方語言的國家。[2]厄瓜多爾在其2006年憲法中賦予該語言官方地位,2009年玻利維亞通過了一項新憲法,承認克丘亞語和其他幾種原住民族語言為該國的官方語言。[3]

克丘亞語族的使用和教學的主要障礙是缺乏書籍、報紙、軟件和雜誌等語言的書面材料。聖經已被翻譯成克丘亞語,並由某些傳教團體分發。克丘亞語同艾馬拉語和其它原住民族語言一樣,基本上仍然是一種口語。

近年來,克丘亞語被引入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秘魯跨文化雙語教育英語Intercultural_bilingual_education(Intercultural Bilingual Education,IBE)。 即使在這些地區,政府也只能接觸到克丘亞母語人口的一部分。為了社會流動,每個國家的一些原住民族讓他們的孩子學習西班牙語。[4]

秘魯國家廣播電台西班牙語Radio Nacional del Perú每天早上用克丘亞語播放新聞和農業節目。

克丘亞語和西班牙語目前在安第斯地區的大部分地區大量混合,在克丘亞語中有數百個西班牙語借詞。同樣,西班牙語使用者常常使用克丘亞語短語和單詞。例如,在玻利維亞南部的農村地區,許多克丘亞語,如 wawa(嬰兒)、misi(貓),waska(帶子或捶打),與他們的西班牙對應詞一樣常用,甚至在完全講西班牙語的地區也是如此。克丘亞語也對美洲其他本土語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馬普切語[來源請求]

語言使用者數量

[編輯]

根據不同的消息來源,語言使用者差別很大。「民族語言」16中的總數為1000萬,主要基於1987至2002年公佈的數字,但有一些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例如,「民族語言」中的因巴布拉高原克丘亞語(Imbabura Highland Quechua)使用者數字是30萬,這是1977年的估計數。

另一方面,傳教組織FEDEPI估計有100萬因巴布拉(Imbabura)方言使用者(2006年發佈)。由於報告不足,人口普查數據也存在問題。2001年厄瓜多爾人口普查報告只有50萬名克丘亞語使用者,而大多數語言學來源的估計數字超過200萬。秘魯(2007年)和玻利維亞(2001年)的人口普查被認為更可靠。

  • 阿根廷:900,000人(1971年)
  • 玻利維亞:2,100,000人 (2001年人口調查);2,800,000 南玻利維亞(1987年)
  • 智利:很少;8200人 in ethnic group (2002年人口調查)
  • 哥倫比亞:4,402 到 16,000人[5]
  • 厄瓜多爾:2,300,000人(Adelaar 1991年)
  • 秘魯:3,800,000人 (2017年年人口調查[6]);3,500,000 到 4,400,000人(Adelaar 2000)

此外,移民社區的語言使用人數不詳,包括美國紐約州皇后區和紐約和美國的新澤西州的帕特森[7]

語系分類

[編輯]

克丘亞語有許多「方言」,有時被看成彼此相關但獨立的語言,情況有點類似漢語。克丘亞語的各「方言」(或是獨立但彼此相關的語言)自成一個語系——克丘亞語系(Quechuan languages)。這些語言分佈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等地方。克丘亞語在玻利維亞有等同西班牙語艾瑪拉語的全國性官方語言的地位,根據SI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的資料,在玻利維亞有官方地位的克丘亞語為北玻利維亞克丘亞語(North Bolivian Quechua)(1978年有116,483人)與南玻利維亞克丘亞語(South Bolivian Quechua)(1987年有3,637,500人)。另外克丘亞語在秘魯、哥倫比亞及厄瓜多爾的一些地區有地方性的官方語言的地位。以各種克丘亞語為第一語言的使用人口總計有960萬人,使用各種克丘亞語的人口總計有1400萬人。

語言形態

[編輯]

克丘亞語的型態為綜合語黏着語。克丘亞語是高度規則的語言,有許多的中綴和後綴可以細微地或完全地改變詞意,因此可以做出細緻的表達。詞的重音與語調不具有辨意的功能。克丘亞語有三個元音/a/、/i/、/u/。克丘亞語一般來說有十六個輔音,塞音的有聲或無聲除了從西班牙語借來的詞以外通常沒有辨意的功能。但是一些克丘亞方言(如庫斯科方言)裏的塞音分成三套:不送氣塞音、送氣塞音、緊喉音,而同一個部位的不同塞音有辨意的功能。有人認為這是受到艾瑪拉語所影響而形成的現象。

語系演進

[編輯]

現代認為克丘亞語約於西元前2600年左右起源於秘魯的卡拉爾(Caral)地區。在庫斯科的印加皇帝將克丘亞語作為官方語言,克丘亞語也隨着印加帝國在第十四世紀的擴張而成了秘魯地區的通用語。到了十六世紀西班牙征服者的時代,克丘亞語已經擴及南美洲的許多地方了。在印加帝國之後,由於天主教教會選擇克丘亞語作為向安地斯山脈地區的美洲原住民傳教的語言,使得克丘亞語的使用地區超出了原本印加帝國的範圍。

克丘亞語約有三分之一的詞彙與艾瑪拉語近似,因此有人主張克丘亞語與艾瑪拉語屬於一個更大的克丘馬拉(Quechumaran)語系,但是這個主張仍有爭議。雖然克丘亞語與艾瑪拉語有許多同源詞,但是兩者的詞綴系統卻沒什麼關係,因此兩者之間的相似性可能是由於長期接觸造成的,而不是因為有相同的起源。

在西班牙征服者帶來拉丁字母之前,克丘亞語沒有書寫的文字,而是以一種叫奇普的結繩記事的工具來記事。奇普庫斯科方言裏就是繩結的意思。

詞彙

[編輯]

一些克丘亞語借詞通過西班牙語輸入英語,包括 coca古柯)、condor神鷲)、guano海鳥糞)、jerky肉乾)、llama大羊駝)、pampa平原)、poncho(披風)、puma美洲獅)、quinine奎寧)、quinoa藜麥)、vicuña小羊駝),以及還可能包括 gaucho(高喬人)。 單詞 lagniappe 來源於克丘亞語詞彙 yapay(增加),在前面添加了西班牙語的定冠詞 la,在西班牙語中為 la yapala ñapa

對拉丁美洲西班牙語的影響包括這些借詞,papa(馬鈴薯),chuchaqui(宿醉)在厄瓜多爾。還有對"高原反應"的變化借詞,在玻利維亞從克丘亞語 suruqch'i 成為 sorojchi,在厄瓜多爾秘魯soroche.

一個罕見的借詞,西班牙語使用 carpa 作為「帳篷」(克丘亞語:karpa)。[8]

特別是在玻利維亞,一些克丘亞語詞甚至被非克丘亞語使用者廣泛使用。包括 wawa(孩子,嬰兒),ch'aki(宿醉),misi(貓),juk'ucho(鼠),q'omer uchu(青椒),jacu(我們走),chhiri 和 chhurco(捲曲的頭髮)等等。克丘亞語語法也進入了玻利維亞西班牙語,如使用 -ri 後綴。在玻利維亞克丘亞語中,-ri 添加到動詞後以表示動作是用感情執行的或是在祈使句中作為一個粗略的等同於請。在玻利維亞 -ri 常在西班牙語祈使句中暗示「請」或柔化命令。例如,標準的「pásame」(遞給我)變成了「pasarime」。

克丘亞語詞中借用了大量的西班牙語詞,如 pirupero,但是)、bwenubueno,好)、iskwila(escuela,學校),waka(vaca,母牛)和burruburro,驢)。[9]

克丘亞的詞源

[編輯]

最初,西班牙人將印加帝國的語言稱為「lengua general」,即「通用語言」。Quichua這個名稱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560年多明戈德聖托馬斯英語Domingo de Santo Tomás在他的《秘魯王國印第安人的一般語言語法或藝術》[10] 目前尚不清楚母語人士在殖民時代之前給他們的語言提供了什麼名稱,以及西班牙人是否稱之為「克丘亞語」。[10]

克丘亞(Quechua)作為語言的名稱可能有兩種詞源:這個名字有可能來源於*qiĉ.wa,這個本土詞最初是指安第斯山脈的「溫帶山谷」海拔生態區(適合玉米種植)及其居民。[10]

另一種說法,早期的西班牙編年史學家佩德羅·希耶薩·德里昂英語Pedro Cieza de Leon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維加提到,在現在的阿普里馬克地區存在一個名為「Quichua」的人,並且可以推斷出他們的名字被賦予了整個語言。[10]

自17世紀在秘魯和玻利維亞,特別是在利馬第三屆理事會英語Third Council of Lima之後,該詞被西班牙語化拼寫為「Quechua」和「Quichua」。現今「Quechua Simi」的發音變體包括:/ˈqʰeʃwa ˈsimi//ˈχetʃwa ˈʃimi//ˈkitʃwa ˈʃimi/以及/ˈʔitʃwa ˈʃimi/

母語人士給他們自己的語言有另外的名字「Runa Simi」,意思是「人的語言」。它似乎也在殖民時期出現過。[10]

語法

[編輯]

代詞

[編輯]
單數 複數
人稱 第一人稱 Ñuqa Ñuqanchik(包含)

Ñuqayku(不包含)

第二人稱 Qam Qamkuna
第三人稱 Pay Paykuna

在克丘亞語中,有七個代詞。包括兩個第一人稱複數代詞(「我們」):如果說話者希望包括受話者(「我們和你」)稱作包含式,如果不包括受話者(「我們沒有你」)稱作不包含。克丘亞語還將後綴 -kuna 添加到第二和第三人稱單數代詞 qampay 創建複數形式 qam-kunapay-kuna

名詞

[編輯]

名詞詞根接受指定人稱(指示所有格,而不是身份)、 的後綴。通常,人稱後綴先於數後綴。然而,在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變體中,順序是相反的。[11] 不同的變體中,後綴可能會變化。

舉例,wasi (房子)
功能 後綴 舉例 (翻譯)
數後綴 複數 -kuna wasikuna 房子(複數)
所有格後綴 第一人稱單數 -y, -: wasiy, wasii 我的房子
第二人稱單數 -yki wasiyki 你的房子
第三人稱單數 -n wasin 他/她/它的房子
第一人稱複數(包含) -nchik wasinchik 我們的房子(包含)
第一人稱複數(不包含) -y-ku wasiyku 我們的房子(不包含)
第二人稱複數 -yki-chik wasiykichik 你們的房子
第三人稱複數 -n-ku wasinku 他/她/它們的房子
格後綴 主格 wasi 房子(主語)
賓格 -(k)ta wasita 房子(賓語)
工具格 -wan wasiwan 這間房子
欠格 -naq wasinaq 不與這間房子
與格 -paq wasipaq 這間房子
屬格 -p(a) wasip(a) 這間房子的
使動格英語Causative case -rayku wasirayku 因為這間房子
有益格英語Benefactive case -paq wasipaq 這間房子
方位格 -pi wasipi 這間房子這
相關格英語Allative case -man wasiman 這間房子
包含格 -piwan, puwan wasipiwan, wasipuwan 包括這間房子
終止格英語Terminative case -kama, -yaq wasikama, wasiyaq 直到這間房子
過渡的英語Perlative case -(rin)ta wasinta 穿過這間房子
離格 -manta, -piqta wasimanta, wasipiqta 這間房子
共同格英語Comitative case -(ni)ntin wasintin 這間房子一起
立即格英語Immediate case -raq wasiraq 先是這間房子
intrative英語Intrative case -pura wasipura 在這些房子中
不包含格 -lla(m) wasilla(m) 這間房子
比較格 -naw, -hina wasinaw, wasihina 這間房子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Quechuan.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 Kandell, Jonathan Gay. Peru officially adopting Indian tongue. New York Times. 1975-05-22 [2019-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1). 
  3. ^ Borsdorf, Axel. The Andes: A Geographical Portrait. : 142 [2019-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4. ^ Adelaar 2004, pp. 258–259: "The Quechua speakers' wish for social mobility for their children is often heard as an argument for not transmitting the language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s observed quite adequately by Cerrón Palomino, "Quechua (and Aymara) speakers seem to have taken the project of assimilation begun by the dominating classes and made it their own."
  5. ^ Alain Fabre, Diccionario etnolingüístico y guía bibliográfica de los pubelos indígenas sudamericanos. [2019-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6. ^ 存档副本. [2019-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3). 
  7. ^ Claudio Torrens. Some NY immigrants cite lack of Spanish as barrier. UTSanDiego.com. 2011-05-28 [201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1). 
  8. ^ Edward A. Roberts, A Comprehensive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Spanish Language..., 2014.
  9. ^ Muysken, Pieter. Root/Affix asymmetries in contact and transfer: Case studies from the Andes (PDF). www.ru.nl.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24).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Grammatica o arte de la lengua general de los indios de los reynos del Perú, Adelaar 2004, p. 179.
  11. ^ Alderetes, Jorge R. Morfología nominal del quechua santiagueño. 1997 [201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1). 

書目文獻

[編輯]
  • Rolph, Karen Sue. Ecologically Meaningful Toponyms: Linking a lexical domain to production ecology in the Peruvian And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2007.
  • Adelaar, Willem F. H. The Languages of the Andes. 2004-06-10 [2017-02-01]. ISBN 978113945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 Adelaar, Willem. The Languages of the Andes.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P.C. Muysken. Cambridge language surv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521-36831-5
  • Cerrón-Palomino, Rodolfo. Lingüística Quechua, Centro de Estudios Rurales Andinos 'Bartolomé de las Casas', 2nd ed. 2003
  • Cole, Peter. "Imbabura Quechua", North-Holland (Lingua Descriptive Studies 5), Amsterdam 1982.
  • Cusihuamán, Antonio, Diccionario Quechua Cuzco-Collao, Centro de Estudios Regionales Andinos "Bartolomé de Las Casas", 2001, ISBN 9972-691-36-5
  • Cusihuamán, Antonio, Gramática Quechua Cuzco-Collao, Centro de Estudios Regionales Andinos "Bartolomé de Las Casas", 2001, ISBN 9972-691-37-3
  • Mannheim, Bruce, The Language of the Inka since the European Invasi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1, ISBN 0-292-74663-6
  • Rodríguez Champi, Albino. (2006). Quechua de Cusco. Ilustraciones fonéticas de lenguas amerindias, ed. Stephen A. Marlett. Lima: SIL International y Universidad Ricardo Palma. Lengamer.or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ikhenvald, Alexandra. Evidentiality. Oxford: Oxford UP, 2004. Print.
  • Floyd, Rick. The Structure of Evidential Categories in Wanka Quechua. Dallas, TX: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1999. Print.
  • Hintz, Diane. 「The evidential system in Sihuas Quechua: personal vs. shared knowledge」 The Nature of Evidentiality Conference, The Netherlands, 14–16 June 2012. SIL International. Internet. 13 April 2014.
  • Lefebvre, Claire, and Pieter Muysken. Mixed Categories: Nominalizations in Quechua. Dordrecht, Holland: Kluwer Academic, 1988. Print.
  • Weber, David. "Information Perspective, Profile, and Patterns in Quechua." Evidentiality: 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 Ed. Wallace L. Chafe and Johanna Nichols. Norwood, NJ: Ablex Pub, 1986. 137-55. Print.

延伸閱讀

[編輯]
  • Adelaar, Willem F. H. Modeling convergence: Toward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Quechuan–Aymaran interaction About the origin of Quechua, and its relation with Aymara, 2011.
  • Adelaar, Willem F. H. Tarma Quechua: Grammar, Texts, Dictionary. Lisse: Peter de Ridder Press, 1977.
  • Bills, Garland D., Bernardo Vallejo C., and Rudolph C. Troike. An Introduction to Spoken Bolivian Quechua. Spe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Published for the Institute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b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69. ISBN 0-292-70019-9
  • Coronel-Molina, Serafín M. Quechua Phrasebook. 2002 Lonely Planet ISBN 1-86450-381-5
  • Curl, John, Ancient American Poets. Tempe AZ: Bilingual Press, 2005. ISBN 1-931010-21-8 Red-coral.n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Gifford, Douglas. Time Metaphors in Aymara and Quechua. St. Andrews: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1986.
  • Heggarty and David Beresford-Jones, Paul. Not the Incas? Weaving Archaeology and Language into a Single New Prehistory. London: British Academy Review 12: 11-15. 2009. 
  • Harrison, Regina. Signs, Songs, and Memory in the Andes: Translating Quechua Language and Cultur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9. ISBN 0-292-77627-6
  • Jake, Janice L. Grammatical Relations in Imbabura Quechua. Outstanding dissertations in linguistics. New York: Garland Pub, 1985. ISBN 0-8240-5475-X
  • King, Kendall A.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Processes and Prospects: Quichua in the Ecuadorian Andes.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4.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1. ISBN 1-85359-495-4
  • King, Kendall A., and Nancy H. Hornberger. Quechua Sociolinguistic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4.
  • Lara, Jesús, Maria A. Proser, and James Scully. Quechua Peoples Poetry. Willimantic, Conn: Curbstone Press, 1976. ISBN 0-915306-09-3
  • Lefebvre, Claire, and Pieter Muysken. Mixed Categories: Nominalizations in Quechua. Studies in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v. 11]. Dordrecht, Hollan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ISBN 1-55608-050-6
  • Lefebvre, Claire, and Pieter Muysken. Relative Clauses in Cuzco Quechua: Interactions between Core and Periphery.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 1982.
  • Muysken, Pieter. Syntactic Developments in the Verb Phrase of Ecuadorian Quechua. Lisse: Peter de Ridder Press, 1977. ISBN 90-316-0151-9
  • Nuckolls, Janis B. Sounds Like Life: Sound-Symbolic Grammar, Performance, and Cognition in Pastaza Quechua. Oxford studies in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Parker, Gary John. Ayacucho Quechua Grammar and Dictionary. Janua linguarum. Series practica, 82. The Hague: Mouton, 1969.
  • Plaza Martínez, Pedro. Quechua. In: Mily Crevels and Pieter Muysken (eds.) Lenguas de Bolivia, vol. I, 215-284. La Paz: Plural editores, 2009. ISBN 978-99954-1-236-4. (in Spanish)
  • Sánchez, Liliana. Quechua-Spanish Bilingualism: Interference and Convergence in Functional Categories. Language acquisition & language disorders, v. 35. Amsterdam: J. Benjamins Pub, 2003. ISBN 1-58811-471-6
  • Weber, David. A Grammar of Huallaga (Huánuco) Quechu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linguistics, v. 112.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ISBN 0-520-09732-7
  • Quechua bibliographies online at: quechua.org.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