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切羅基語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接觸前切羅基語的分佈

切羅基語美洲原住民語言之一,屬於易洛魁語系,使用者為切羅基人

名字由來[編輯]

切羅基人自稱說Ts(a)lagi(ᏣᎳᎩ),自稱是Aniyunwiya(ᎠᏂᏴᏫᏯ)「主要人民」。位於紐約州易洛魁聯盟在歷史上稱切羅基人為Oyata』ge’ronoñ「洞穴國家的居民」。

關於「切羅基」(Cherokee)這一名字的起源,已有許多未經證實的理論。它最初可能來自喬克托語Cha-la-kee「山里人」,或Chi-luk-ik-bi「洞裏人」。.[1]切羅基語最早的西班牙語譯名(1755)是Tchalaquei。[2]另一種理論則認為「切羅基」來自低地克里克語Cvlakke「他語者」。[3]此外,以前分佈在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地望的低地ᏣᎳᎩ方言,被切羅基人稱作jaragi,東部或低地方言將其他方言的l發作r,這也是個可能的來源。

詹姆斯·穆尼在19世紀研究了「切羅基」這一名字的北美氣源和最終的英語形式的來龍去脈。他在《切羅基人的神話》(Myths of the Cherokee)(1888)中寫道:

它頭次出現在1557年出版的葡萄牙語De Soto遠征記中,是Chalaque;後來在1699年,一份法語文件中出現了Cheraqui;「Cherokee」這個詞出現在英語中,至少早於1708年。因此這個名字有360年的真實原文如此歷史。

——詹姆斯·穆尼, 「切羅基人的神話」[4]

接觸前的歷史[編輯]

切羅基人的起源目前有兩大主流觀點,大部分切羅基歷史都可以從研究他們的語言中推得。一說認為,切羅基人操易洛魁語系語言,可能在史前時代晚期從易洛魁聯盟和大部分易洛魁語民族所在的北部地區遷徙到南阿巴拉契亞。19世紀研究者記錄了與族內長者的對話,他們講述了切羅基人在古代從五大湖地區向南遷徙的傳說故事。另一說認為,切羅基人已在美國東南部定居了幾千年,但學者們對此有爭議。[5]

1540年,切羅基人對美國東南部的4萬平方英里土地提出了要求。這一地區包括今日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弗吉尼亞州西弗吉尼亞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

田納西州佛諾爾附近的勞頓堡國家公園,重建的典型塔斯基吉村莊住宅。原建築位於塔斯基吉 (亞拉巴馬州)湖面下。

人們對19世紀前切羅基文化和社會的了解大多來自美國作家約翰·霍華德·佩恩。他的文章描述了切羅基族長老對傳統社會結構的描述,其中一個由長老組成的「白色」組織代表了7個部落。據佩恩說,這個團體是世襲的,類似於牧師或祭司,負責宗教活動,如治療、辟邪和祈禱等。還有由年輕男子組成的「紅色」組織,負責軍事。戰爭被認為是一種污染性活動,在參與者能重新融入正常的鄉村生活之前,需要祭司對其進行淨化。這種等級制度早在18世紀之前就消失了。這種變化的原因尚未明晰,似乎起源於切羅基人對被稱為「Ani-kutani」(Ani-是指代一群人的前綴,Kutani的含義不明)的祭司階層的虐待行為的反抗。[6][7]

北卡羅來納州切羅基Oconaluftee村吹箭演示。切羅基語言和文化在這裏得到了保留。今日,切羅基部落管轄區域內的教堂還用切羅基語提供服務,在儀式的「踩踏」場地上,司儀須用該語言履行所有職責,所有信息和記錄都用音節文字保存。

民族學家詹姆斯·穆尼在1880年代末研究了切羅基人,他首先將以前等級制度的衰落歸結於這次叛亂。[8]到穆尼的年代,切羅基宗教從業者的結構更加非正式,更多地取決於個人的知識和能力,而非世襲。[7]

早期文化史的另一個主要來源是19世紀由didanvwisgi(切羅基語:ᏗᏓᏅᏫᏍᎩ)、切羅基巫醫塞闊雅於1820年代創造切羅基音節文字後撰寫的材料。起初只有didanvwisgi會使用這種材料,被認為擁有無窮的力量。[7]後來這種文字被切羅基人廣泛使用。

與美國東南部的大多數其他印第安人不同,切羅基人說易洛魁語系語言。由於其核心地區在五大湖區域,學者們推測切羅基人是自那裏南遷過來的。但也有人認為,易洛魁人源自東南方,塔斯卡洛拉人在遷徙過程中分化出來。語言學分析顯示,切羅基語和北方的易洛魁語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說明兩者很早就發生了分化。[9]語言年代學語研究表明,分化大約發生於公元前1500到1800年。[10]塔克西吉河河岸上的Kituwa遺址緊鄰Qualla邊界(東切羅基人保留地),常被認為是切羅基人在美國東南部的原始定居點。[9]

17世紀:與英語接觸[編輯]

1657年,弗吉尼亞殖民地發生了一場騷亂,Rechahecrians或Rickahockans和蘇族ManahoacNahyssan突破了邊境,在 詹姆斯瀑布旁定居,鄰近今日弗吉尼亞州里士滿。次年,一支由英國人和帕蒙基人組成的部隊趕走了這些人。關於Rechahecrians的身份一直以來有爭議。歷史學家注意到這個名字和Eriechronon/Erielhonan,即伊利人十分相似。1654年,易洛魁人被強大的易洛魁五族從伊利湖南岸趕走了。人類學家馬丁·史密斯認為,該部落的一些倖存者在戰爭後遷徙到了弗吉尼亞州(1986:131–32)有很少數人認為這個部落就是切羅基人。F[11]

弗吉尼亞商人在17世紀末之前與切羅基人建立了一個小規模貿易體系;最早記錄在案的生活在切羅基人之中的弗吉尼亞商人是1690年的Cornelius Dougherty/Dority。[12][13]切羅基人賣給商人的印第安奴隸被送到弗吉尼亞和更北的地方當做勞工。[14]

18世紀[編輯]

18世紀講切羅基語的人數直線下降。1730年代,與英國的貿易帶來了天花等原住民沒有抵抗力的疾病,人口減少了近一半。1780年代,切羅基人面臨着與英國殖民者的英-切羅基戰爭,以及與其他部落,如克里克人的衝突。

19世紀[編輯]

文學[編輯]

塞闊雅,切羅基音節文字的發明者

在1820年代切羅基音節文字發明之前,切羅基語沒有書面文本。切羅基音節文字是塞闊雅在1810年代末到1820年代初發明的音節文字。他最初試驗了語素文字,但後來演變為音節文字。在這個系統中,每個符號代表一個音節而非單獨的音位;總計85 (原為86)[15]個字符為切羅基語的書寫提供了一種合適的方法。有些字符確實與拉丁字母希臘字母甚至西里爾字母十分相似,但發音完全不同(例如/a/所用的字符非常像拉丁文D)。

大約在1809年,塞闊雅開始為切羅基語創造一個文字系統。[16]一開始他試圖為語言中每個單詞都創造一個字符,為此他花了一年時間,以至于田地都荒廢了,友鄰都覺得他瘋了。[17][18]據說他的妻子認為這是巫術,遂燒掉了最初的手稿。[16]最後塞闊雅意識到,這種方法是不切實際的,因為要記住它需要太多的字符。他還試着創造了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字符,但因為不實用很快放棄了。[19]

最後塞闊雅放棄了嘗試,轉而為語言中每個音節設計一個符號。大約一個月後,一個由86個組成的系統出了爐,其中有一些是從拼寫書中獲得的拉丁字母[17]研究切羅基文字的學者Janine Scancarelli說:「以其目前的形式,許多音節字符與羅馬、西里爾字母希臘字母阿拉伯數字很相似,但它們的發音與切羅基文的發音沒什麼關係。」[16]

塞闊雅找不到願意學習文字的成年人,於是將其傳授給自己的女兒Ayokeh。[16]Langguth說她那時只有6歲。[20]他專程前往阿肯色領地的印第安人保留地,那裏定居着一些切羅基人。當地領導人懷疑文字的用途,認為這些文字只是臨時的提醒。於是塞闊雅要每個人說一個詞,並將它們寫下來,然後叫女兒讀回這些詞。這個示範成功說服了領導人,允許他把音節文字教給更多人。這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期間有流言說,他可能會利用學生來施展巫術。在課程上完後,塞闊雅給每個學生寫了一封口述信,並宣讀了回復。這個測試使西切羅基人相信他已經創造了一個實用的書寫系統。[18]

按最初排列的字符順序排列的塞闊雅音節表

塞闊雅回到東部時,帶來了一個密封的信封,裏面裝着阿肯色切羅基人一位領導人的演講稿。通過朗讀這封演講稿,塞闊雅成功說服東切羅基人也來學習這種文字,於是迅速傳播開來。[17][18]1825年,切羅基民族正式採用了這種書寫系統。自1828年到1834年,美國傳教士協助切羅基人用塞闊雅的音節開發印刷字體,並出版了切羅基族第一份報紙——《切羅基鳳凰》,是切羅基語和英語雙語的。[21]

1826年,切羅基全國委員會委託George Lowrey和David Brown用塞闊雅的文字,印刷了8份切羅基民族法律。[19]

艾伯特·加勒廷第一眼看到塞闊雅的音節文字,就發現這種文字比英文字母更有優勢。儘管切羅基學生一次要學85個字符,但掌握之後可以立刻開始閱讀,學生可以在幾周內完成英語學生兩年間要學的內容。[20]

1824年,東切羅基人總委員會授予塞闊雅一枚大型銀質獎章,以表彰文字的創製。據Davis說,獎章一面是塞闊雅的肖像,周圍有英文銘文:「由切羅基總理事會授予George Gist(塞闊雅的英文名),以表彰他在發明切羅基文字方面的聰明才智。」背面刻有兩個長柄煙斗和用切羅基語書寫的同義銘文。據推測,塞闊雅在他的餘生中一直佩戴着這枚獎章,並隨他一同下葬。[19]

到1825年,《聖經》和許多宗教讚美詩、小冊子、教育材料、法律文件和書籍都被翻譯成了切羅基語。成千上萬的切羅基人開始識字,切羅基人的識字率甚至高於使用英文字母的白人。

儘管在許多切羅基人被遷往今日俄克拉何馬州印第安領地後,切羅基文的使用有所減少,但它在私人信件、《聖經》譯本和印第安醫學的描述中得以保留[22],現在在書籍和互聯網上也可找到。

《切羅基鳳凰報》[編輯]

《切羅基鳳凰報》(ᏣᎳᎩ ᏧᎴᎯᏌᏅᎯ)首版,1828年5月21日

1827年,切羅基民族議會決定撥款發行一份報紙。

...次年年初,手搖印刷機和音節文字排好了字從波士頓水運過來,又用馬車運了兩百英里,運到切羅基族的首府——新艾克塔。1828年2月21日,報紙Tsa la gi Tsu lehisanunhi或《切羅基鳳凰報》的創刊號發行,切羅基語和英語平行打印。

——Wilma Mankiller and Michael Wallis, "Mankiller",[23]

《切羅基鳳凰報》(ᏣᎳᎩ ᏧᎴᎯᏌᏅᎯ,Tsalagi Tsulehisanvhi)是美國第一份由美洲原住民出版發行的報紙,也是第一份以原住民語言出版的報紙。[24][25]1828年2月21日,在切羅基族的首府——新艾克塔(今屬喬治亞州),用英語和切羅基語發行了第一期。《切羅基鳳凰報》一直發行到1834年,後來在20世紀得到了恢復,現在在網上發行。

《切羅基鳳凰報》自從在新艾克塔出版,一直斷斷續續地發行。現在它是月報,由切羅基族在俄克拉荷馬州塔列瓜發行,且在互聯網上也能閱讀。[26]

該報的數碼化、可搜索版本可通過喬治亞大學圖書館和喬治亞州數字圖書館獲得。[27]19世紀報紙的英文部分可見於西卡羅來納大學亨特圖書館的網站。[28]

藝術家Jeff Marley和Frank Brannon於2013年10月19日完成了一個合作項目,他們在新艾克塔的印刷廠使用切羅基音節文字進行印刷。這是自1835年以來,在新艾克塔首次使用音節文字印刷。[29]

切羅基語《聖經》[編輯]

1860年新約的切羅基語譯本扉頁

1824年,聖經《約翰福音》被切羅基人John Arch翻譯為切羅基語。[30][31]完整的新約由切羅基人David Brown在1825年9月完成。它們都以手稿的形式流傳,因為當時還沒有切羅基音節文字的活字。Archer和Brown後來都將《新約》全文譯成了切羅基語。[32]

第一份印刷出來的切羅基語聖經部分出現在1827年12月的《傳教士先驅報》上,其中有由Samuel Worcester翻譯的《創世紀》第一節。1828年,David Brown和George Lowrey共同翻譯了馬太福音,並於1828年4月3日至次年7月29日刊登在《切羅基鳳凰報》上。不確定這一譯本是否曾出版為書籍。

譯為切羅基語的創世紀,1856年

Samuel Worcester和《切羅基鳳凰報》編輯Elias Boudinot於1829年出版了《馬太福音》的修訂本,由新艾克塔的切羅基民族出版社出版。在1832年出版的第二版中,加入了一個聲明,稱該譯本已「與George Lowrey和David Brown的譯本做了比較」。[33]第三版由Park Hill傳教士出版社印於1840年。

Worcester和Boudinot繼續進行翻譯,完整的《新約聖經》由美國聖經協會出版於1860年。

在Stephen Foreman的幫助下,Worcester還翻譯了《詩篇》《箴言》和《以賽亞書》。[34]

Amory N. Chamberlain翻譯了《約拿書》,1888年出版於Tahlequah。《約書亞記》的翻譯工作可能已經完成了,但從未出版。[35]

由M.A. Pearson編寫的舊約「訂正版」由美國聖經協會在1953年發行。

《約翰福音》(1948)和《新約》(1951)的修訂本出版於俄克拉荷馬州Westville。[36]

1965年,帕金斯神學院出版了Jack和Anna Kilpatrick翻譯的《哈該書》。[37]

翻譯
美國聖經協會1860 ᎾᏍᎩᏰᏃ ᏂᎦᎥᎩ ᎤᏁᎳᏅᎯ ᎤᎨᏳᏒᎩ ᎡᎶᎯ, ᏕᏅᏲᏒᎩ ᎤᏤᎵᎦ ᎤᏪᏥ ᎤᏩᏒᎯᏳ ᎤᏕᏁᎸᎯ, ᎩᎶ ᎾᏍᎩ ᏱᎪᎯᏳᎲᏍᎦ ᎤᏲᎱᎯᏍᏗᏱ ᏂᎨᏒᎾ, ᎬᏂᏛᏉᏍᎩᏂ ᎤᏩᏛᏗ.
(轉寫) nasgiyeno nigavgi unelanvhi ugeyusvgi elohi, denvyosvgi utseliga uwetsi uwasvhiyu udenelvhi, gilo nasgi yigohiyuhvsga uyohuhisdiyi nigesvna, gvnidvquosgini uwadvdi.

遷徙[編輯]

切羅基遷徙是眼淚之路的一部分,指1836至1839年間的種族清洗,切羅基族被迫從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德克薩斯州亞拉巴馬州的領地遷徙到印第安領地(今日俄克拉荷馬州),導致約4千名切羅基人死亡。

在切羅基語中,這次事件被稱作Nu na da ul tsun yi「他們哭泣之地」或Tlo va sa「我們的遷徙」。不過這種說法似乎源自喬克托人

20世紀[編輯]

美軍中首次由美國原住民充當密碼員,是在第二次索姆河戰役中與英軍一同作戰的美國陸軍第30步兵師。據該師通信官所說,這是發生在1918年9月的事情。他們的部隊當時由英國人指揮。[38]一戰期間第36師第142步兵團的密碼員也使用了切羅基語,當時美軍偶然發現切羅基部隊會用敵人聽不懂的切羅基語傳遞情報。[39]後來,二戰期間,參與了諾曼第登陸的第32步兵師也使用切羅基語傳遞信息。[39]

在19、20世紀,美國政府設立了一些印第安人寄宿學校,以便將原住民同化進西方社會。[40]這種學校不鼓勵甚至近指使用原住民語言,並告訴學生部落身份低人一等。[40]如果他們被發現「說印第安語」,就會受到懲罰,[40]有時會被用皮帶狠狠地抽打,[40]有時會把肥皂塞進他們的嘴裏,試圖「把語言洗掉」。[41]一所1880年成立的切羅基人寄宿學校也同樣堅持只講英語的正常,試圖消除切羅基語。[42]土著兒童被強行從家中帶走,目的是「殺死印第安人、拯救人類」。[42]在這些學校里,印第安兒童被賦予白人的名字、服裝和髮型,並被強迫只說英語。[42]美國的印第安人同化政策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

21世紀[編輯]

切羅基語和英語的雙語牌匾。紀念碑上有著名的Keetoowah協會成員兼切羅基政治家Redbird Smith的名言。
俄克拉何馬州塔列瓜,寫有英語和切羅基語的雙語停車標誌

多年來,人們在網上只能用轉寫才能寫出切羅基語。自從最近Unicode收錄切羅基文後,切羅基語正經歷着一場復興。[43]大多數Linux系統都支持輸入切羅基語,並在Unicode環境中以任何支持該字符的字體顯示。Windows 8是第一個包括切羅基語的Windows版本,包含「近18萬個詞彙和短語」,是第一個以美國本土語言發佈的Windows版本。[44]

從2001年開始,切羅基聖經項目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開始在互聯網上發佈新約和舊約部分章節。

自2003年起,所有蘋果電腦都安裝了切羅基字體。[45]Joseph L. Erb、Roy Boney, Jr.、Thomas Jeff Edwards等人與蘋果公司合作,在iOS 4.1(發佈於2010年9月8日)中為iPhoneiPod Touch提供了切羅基語支持,[45][46]並稍後在當年11月22日發佈的iOS 4.2.1中為iPad也提供了支持。一些切羅基語應用程式可用於iPhone、iPad及其他iOS設備。[47][48][49][50]

2011年3月25日,Google宣佈可以用切羅基語進行搜索。[51]到2012年11月,Gmail也支持了切羅基語。[52][53]

2013年3月,一款用於學習切羅基語的食品有限「會說話的遊戲」正式發佈。[54]

切羅基語也在流行文化中出現過一些,這有助於它的發展。克蘭納德合唱團麗塔·考里奇演唱的1992年電影《最後的莫西干人》主題曲「我會找到你」[55]中就有切羅基語和莫西干語[56]切羅基說唱歌手Litefoot將切羅基語融入歌曲,Rita Coolidge的樂隊Walela和部落間鼓樂隊Feather River Singers也是如此。[57]

切羅基族現在有一個名為「切羅基之聲」[58]的廣播節目,播放切羅基語的歌曲,採訪講切羅基語的人,並以切羅基語和英語發佈新聞和博客。該節目由Dennis Sixkiller主持,自2004年以來未曾中斷。[59]

滅絕的危險[編輯]

2019年,切羅基部落三理事會(the Tri-Council of Cherokee tribes)宣佈,該語言面臨滅絕威脅,因而進入緊急狀態並呼籲加強振興計劃。[60]

沉浸式教育[編輯]

俄克拉荷馬州切羅基語沉浸式學校的學生在用切羅基音節文字書寫。

2005年,東切羅基部落制定了一項為期10年的語言保護計劃,其中包括通過學校的沉浸式課程及社區的合作努力來培養新的切羅基語流利使用者。[61]這個計劃的目標雄心勃勃,意在50年之後,80%或更多的切羅基人能流利使用該語言。[62]切羅基保護基金會(Cherokee Preservation Foundation)已投資了300萬美元用於開辦學校、培訓教師、開發語言教育課程,以及發起可以積極使用該語言的社區聚會。[62]2006年開始的Kituwah保護與教育計劃(KPEP)重點關注為從出生到五年級的兒童提供沉浸式語言課程、為公眾開發文化資源、在成年人中培養切羅基語的社區語言課程。[63]

參考[編輯]

  1. ^ Cherokee Indian Trib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Access Genealogy. (September 21, 2009)
  2. ^ Charles A. Hanna, The Wilderness Trail, (New York: 1911).
  3. ^ Martin and Mauldin, "A Dictionary of Creek/Muskogee". Sturtevant and Fogelson, p. 349
  4. ^ Mooney, James. King, Duane (ed.). Myths of the Cherokee. Barnes & Noble. New York. 1888 (2007).
  5. ^ Sturtevant and Fogelson, 132
  6. ^ Fogelson, Raymond D. Who Were the Aní-Kutánî? An Excursion into Cherokee Historical Thought. Ethnohistory. 1984, 31 (4): 255–263. JSTOR 482712. doi:10.2307/482712. 
  7. ^ 7.0 7.1 7.2 Irwin 1992.
  8. ^ Mooney, p. 392.
  9. ^ 9.0 9.1 Mooney, James. Myths of the Cherokee. Dover Publications. 1995 [1900]. ISBN 978-0-486-28907-6. 
  10. ^ Glottochronology from: Lounsbury, Floyd (1961), and Mithun, Marianne (1981), cited in Nicholas A. Hopkins, The Native Languages of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 Conley, A Cherokee Encyclopedia, p. 3
  12. ^ Mooney, Myths of the Cherokee p. 31.
  13. ^ Lewis Preston Summers, 1903, History of Southwest Virginia, 1746–1786, p. 40
  14. ^ Gallay, Alan. The Indian Slave Trade: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Empire in the American South 1670–1717.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300-10193-5. 
  15. ^ Sturtevant & Fogelson 2004,第337頁.
  16. ^ 16.0 16.1 16.2 16.3 Wilford, John Noble. Carvings From Cherokee Script's Dawn. New York Times. 2009-06-22 [200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0). 
  17. ^ 17.0 17.1 17.2 G. C. Invention of the Cherokee Alphabet. Cherokee Phoenix 1 (24). 1820-08-13. 
  18. ^ 18.0 18.1 18.2 Boudinot, Elias. Invention of a New Alphabet. American Annals of Education. 1832-04-01. 
  19. ^ 19.0 19.1 19.2 Davis, John B. Chronicles of Oklahoma. Vol. 8, Number 2. "The Life and Work of Sequoyah." June 1930. Retrieved April 4, 2013.[1]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10-28.
  20. ^ 20.0 20.1 Langguth, p. 71
  21. ^ "Sequoya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Georgia Encyclopedia, accessed January 3, 2009
  22. ^ Cherokee language. www.britannica.c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4-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2). 
  23. ^ Mankiller, Wilma and Michael Wallis. "Mankiller", © St. Martin's Press, 1993 pg. 81-83.
  24. ^ LeBeau, Patrik. Term Paper Resource Guide to American Indian History. Greenwoord. Westport, CT: 2009. p132.
  25. ^ Woods, Thomas E. Exploring American History: Penn, William - Serra, Junípero Cavendish. Tarrytown, NY: 2008. p829.
  26. ^ Cherokee Phoenix Web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October 16, 2010)
  27. ^ GALILEO Digital Initiative Database, Georgia Historic Newspapers. [2022-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0). 
  28. ^ Cherokee Phoenix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3-16., Western Carolina University
  29. ^ Cherokee language printed at historic site for first time in 178 year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25., Macon County News
  30. ^ Foster, Biography of Se-Quo-Yah, p. 120
  31. ^ Cherokee Messenger, by Althea Bass
  32. ^ http://www.ubs-translations.org/fileadmin/publications/tbt/technical/TBT_TP_Jan06_Owens.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裸網址]
  33. ^ Early Bibles of America, by John Wright, pg. 278
  34. ^ Early Bibles of America: Being a Descriptive Account of Bibles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John Wright
  35. ^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The Missionary herald. Published for the Board by Samuel T. Armstrong. 1857: 241 [2012-10-30]. 
  36. ^ Eric North, Eugene Nida, The Book of a Thousand Tongues,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72
  37. ^ The book of Haggai translated into Cherokee [WorldCat.org]
  38. ^ Stanley, Captain John W. Personal Experience of a Battalion Commander and Brigade Signal Officer, 105th Field Signal Battalion in the Somme Offensive, September 29 – October 8, 1997. U.S. Army, 1932.
  39. ^ 39.0 39.1 Meadows, William C. "They Had a Chance to Talk to One Another ...":The Role of Incidence in Native American Code Talking. American Society for Ethnohistory (Missouri State University). Spring 2008, 56:2 (2): 269–284. doi:10.1215/00141801-2008-058. 
  40. ^ 40.0 40.1 40.2 40.3 Indian Boarding Schools. pbs.org. pbs. [2014-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7). 
  41. ^ Cherokee Language (video) (video). YouTube.com: Our State Magazine. 2011 [2014-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3) (英語及chr). 
  42. ^ 42.0 42.1 42.2 ᏣᎳᎩ (Tsa-la-gi) Language. southerncherokeenationky.com/. Southern Cherokee Nation of Kentucky. [2014-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6). 
  43. ^ ᎣᏪᏅᏒ - ᏣᎳᎩ ᎦᏬᏂᎯᏍᏗ ᏖᎩᎾᎶᏥ ᎤᎾᏙᏢᏒᎢ (tsa-la-gi ga-wo-ni-hi-s-di te-gi-na-lo-tsi u-na-do-tlv-sv-i / Cherokee Language Technology). [2013-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0). 
  44. ^ Saylor, Ryan. Technology aids Cherokee language re-emergence. The City Wire. 2013-03-07 [2013-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2). 
  45. ^ 45.0 45.1 Cherokee language added to new iPhone and iPod softwa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10.
  46. ^ Cherokee language available on iPhone and iPod Touch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7-03.. Retrieved September 24, 2010.
  47. ^ Cherokee (Tsalagi)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 Lite. [2012-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6). 
  48. ^ App Shopper: Cherokee (Tsalagi)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 Basic (Education). [2012-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6). 
  49. ^ App Shopper: iSyllabary (Education). [2012-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50. ^ App Shopper: iCherokee (Games). [2012-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51. ^ . Retrieved March 27, 2011.
  52. ^ Gmail in Cherokee. [2022-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53. ^ Frederic Lardinois. Gmail Now Supports Cherokee, Its First Native American Tribal Language. TechCrunch. 2012-11-19 [201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7). 
  54. ^ Cherokee Language video game released. The Cherokee One Feather. 2013-03-27 [2013-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0). 
  55. ^ "I Will Find Yo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 YouTube
  56. ^ I Will Find You song lyrics. Songlyrics.com.. Retrieved March 12, 2009.
  57. ^ Feather River Sing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CD Baby. Retrieved March 12, 2009.
  58. ^ Hauk, Alexis. Radio Free Cherokee: Endangered Languages Take to the Airwaves. The Atlantic.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6). 
  59. ^ Cherokee Nation Radio Show. Cherokee Nation. [April 9,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6). 
  60. ^ McKie, Scott. Tri-Council declares State of Emergency for Cherokee language. Cherokee One Feather. 2019-06-27 [2019-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61. ^ Cherokee Preservation Society : Cherokee Language. [2018-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3). 
  62. ^ 62.0 62.1 Cherokee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Cherokee Preservation Foundation. 2014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63. ^ Kituwah Preservation & Education Program Powerpoint, by Renissa Walker (2012)'. 2012.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