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勐養鎮 (梁河縣)

座標24°33′45″N 98°16′20″E / 24.5625°N 98.27221°E / 24.5625; 98.2722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勐養鎮
勐養鎮的位置
地圖
坐標:24°33′45″N 98°16′20″E / 24.5625°N 98.27221°E / 24.5625; 98.27221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梁河縣
村級區劃單位數
面積
 • 總計251.81 平方公里(97.22 平方英里)
人口
 • 總計14,965人
 • 密度59.4人/平方公里(154人/平方英里)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53 31 22 103
電話區號+86 (0)692

勐養鎮德宏傣語:ᥛᥫᥒᥰ ᥕᥣᥒ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當地主要民族為傣族漢族景頗族阿昌族[2]。其位於梁河縣城南部,鄉政府駐地芒軒村,海拔885米,總面積2569平方公里[3]

歷史沿革

[編輯]

當地故稱勐養傣語養族居住過的地方(「養人壩」)[4]。唐朝時,稱首外川南詔國時期,屬永昌節度軟化府。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平緬路總管府。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屬南甸路軍民總管府羅必甸。明朝時,當地政府於此設關,置千戶長。民國年間,曾屬南甸宣撫司和梁河設治局共管第四區,設小隴川鄉[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改梁河縣芒東區小隴川鄉。1952年,改為梁河縣第三區勐養鄉。1956年11月,改稱勐養傣族自治鄉。1958年10月,屬潞西縣宏光公社小隴川大隊。1959年12月,屬騰衝縣芒東區小隴川鄉。1961年4月,恢復梁河縣制,從芒東區分出設勐養區。1969年,改為反修公社[4]。1971年,改為勐養公社。1998年2月改區為鄉[6]。2002年月8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梁河縣勐養、芒東兩鄉撤鄉設鎮,設立勐養鎮和芒東鎮[7]

行政區劃

[編輯]

勐養鎮下轄以下地區:[8]

芒軒村、野鴨塘村、芒回村、芒蚌村、邦蓋村、中營村、邦歪村和卡子村。

產業

[編輯]

勐養鎮當地主要為農業為主,主要特產有甘蔗茶葉[6]

交通

[編輯]

1966年12月,梁河縣修建了遮島芒東芒東公路,為四級公路[9]。1970年5月1日修通芒東至勐養的四級公路,改稱勐養公路,1985年整修後實現晴雨通車[10]

教育文化

[編輯]

勐養傣族人能歌善舞,1979年代後,當地人對傳統葫蘆絲工藝進行改良,為當地特色[11]。勐養也被廣泛視為「葫蘆絲之鄉」[12][13][14]。當地有景頗族浪峨支系族群(又稱「浪速」),使用的浪峨語,部分人還能兼用載瓦語[15]。勐養的小隴川壩也也曾有阿昌族居住,當地人經通婚和融入等原因,除個別村落使用阿昌語外,多使用傣語並自認是傣族[1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2023年梁河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2. ^ 匡大一主編;德宏年鑑編輯部編. 德宏年鉴 1995. 芒: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5.08: 100. ISBN 7-80525-264-5. 
  3. ^ 張建章主編;德宏年鑑編輯部編. 德宏年鉴 1996. 芒: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6.11: 98. ISBN 7-80525-309-9. 
  4. ^ 4.0 4.1 何少林主編. 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 傣族卷 上.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4.12: 773–774. ISBN 978-7-5367-6409-5. 
  5. ^ 雲南省梁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著. 中国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 梁河县志 1978-2005.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1.11: 69–71. ISBN 978-7-222-08556-5. 
  6. ^ 6.0 6.1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辦;德宏年鑑編輯部編輯. 德宏年鉴 1992. 芒: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2.07: 83. ISBN 7-80525-150-9. 
  7. ^ 德宏年鑑編輯部編. 德宏年鉴 2003(总第12期). 芒:德宏民族出版社. 2003.10: 177. 
  8. ^ 2023年勐养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9. ^ 楊達偉 主編; 雲南省梁河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 梁河县志.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3.1: 347-348. ISBN 7-222-01147-1. 
  10. ^ 王申 主編; 芒市公路管理總段 編.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志.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0.12: 57. ISBN 7-5367-2103-X. 
  11. ^ 何少林主編. 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 傣族卷 下.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4.12: 979. ISBN 978-7-5367-6409-5. 
  12. ^ 本書編委會編.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集萃 手工艺品. 中國質檢出版社. 2016.08: 71–72. ISBN 978-7-5026-4290-7. 
  13. ^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編委會編著. 瑞丽坝. 北京/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7.11: 96. ISBN 978-7-5192-3913-8. 
  14. ^ 周巍峙主編;陳復聲本卷主編. 中国节日志·阿露窝罗节.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4.05: 19. ISBN 978-7-5112-3927-3. 
  15. ^ 鐵木爾·達瓦買提主編.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 西南地区卷.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8.08: 350. ISBN 7-105-03121-2. 
  16. ^ 劉江著. 阿昌族文化史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A'CHANG.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4.06: 13–14. ISBN 978-7-5367-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