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高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卡米高隕石坑
阿波羅15號拍攝的圖像
緯度19.53°N
經度40.36°E
直徑19.73公里
深度1.769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320°
命名來源倫納德·卡米高

卡米高隕石坑(Carmichael)是位於月球正面愛灣東側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美國心理學家倫納德·卡米高(1898年-1973年),1973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卡米高隕石坑的周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阿波羅15號拍攝的卡米高隕石坑(左上)和希爾隕石坑(右下),美國宇航局圖片

該隕坑西側及西北分別毗鄰馬拉爾第隕石坑弗蘭克隕石坑、東北偏北靠近希爾隕石坑,醒目的馬克羅比烏斯環形山和較小的弗雷德霍姆隕石坑分別位於它的東北偏東和東南偏東,南面和西南則坐落了已磨損的弗朗茨隕石坑和年輕的泰奧弗拉斯托斯隕石坑。卡米高隕坑西面鄰接愛灣、北面橫亙着嶙峋的金牛山脈、東北和東南分別坐落了仁慈湖睡沼,而西南則是靜海的東北邊沿[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19°32′N 40°22′E / 19.53°N 40.36°E / 19.53; 40.36,直徑19.73公里[2],深約1.769公里[3]

卡米高隕石坑外觀輪廓大體圓狀,帶有一個相對平坦的小坑底,內側坡較為平整和緩,沿東側內坡底分佈有一些低矮的岩屑堆,而西側外壁則連接一座突出的小撞擊坑。卡米高隕坑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780米[3],內部容積約233.52立方公里[3],沿邊緣和坑底均沒有覆蓋較醒目的小隕坑。

該隕坑形態特徵隸屬於「SOS 型」(以該類隕石坑的典型代表—索西琴尼隕石坑所命名),並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4]

在1973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命名前,該隕坑曾被稱作衛星坑「馬克羅比烏斯 A」。

參考資料[編輯]

  1. ^ Crater Carmichael on the map LAC-43 (PDF). [2017-05-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2.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3. ^ 3.0 3.1 3.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4. ^ List of craters with a bright system of rays of the Association of Lunar and Planetary Astronomy (ALPO) (PDF). [2017-05-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4). 

另請參閱[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