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拆彈雄心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拆彈雄心
The Hurt Locker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嘉芙蓮·碧格露
監製嘉芙蓮·碧格露
馬克·鮑爾
尼古拉斯·夏提爾英語Nicolas Chartier
東尼·馬克英語Tony Mark (producer)
道納爾·麥卡斯克
格雷格·夏皮羅
編劇馬克·鮑爾
主演謝洛美·維納
安東尼·麥奇
布萊恩·格拉格提
配樂馬可·貝爾特拉米
巴克·桑德斯
攝影巴瑞·艾克蘿兒英語Barry Ackroyd
剪接克里斯·英尼斯英語Chris Innis
鮑勃·穆拉維斯基英語Bob Murawski
製片商Voltage Pictures
Grosvenor Park Media
Film Capital Europe Funds
First Light Production
Kingsgate Films
片長131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08年9月4日 (2008-09-04)威尼斯影展
  • 2009年6月26日 (2009-06-26)(美國)
  • 2009年10月15日 (2009-10-15)(新加坡)
  • 2010年3月11日 (2010-03-11)(香港)
  • 2010年3月12日 (2010-03-12)(台灣)
發行商頂峰娛樂
預算1500萬美元[1]
票房4923萬美元[2]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拆彈部隊[註 1]
香港拆彈雄心
臺灣危機倒數

拆彈雄心》(英語:The Hurt Locker,中國大陸譯《拆彈部隊》,新加坡、台灣譯《危機倒數》)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美國戰爭電影,為嘉芙蓮·碧格露執導,編劇馬克·鮑爾於2004年以戰地記者身份在伊拉克戰場上的見聞所創作。以及由謝洛美·維納安東尼·麥奇布萊恩·格拉格提等擔任演出。電影的劇情背景為美伊戰爭,描述美國陸軍拆彈部隊的成員。

電影在2010年的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六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導演嘉芙蓮·碧格露亦因此片成為首位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

劇情

[編輯]

在伊拉克戰爭的第二年,美國陸軍B連的一個爆炸物處理小組試圖使用機械人識別並銷毀一枚簡易爆炸裝置(IED),但裝載引爆裝置的推車損壞了。小組長馬修·湯普森中士親自上前放置炸藥,卻被一名伊拉克武裝分子用手機引爆炸彈當場炸死。小組成員歐文·埃爾德里奇因未能擊斃那名持手機的男子而感到內疚。

威廉·占士中士接替了湯普森的職位。他經常與JT·桑伯恩中士發生衝突,因為他喜歡手動拆除炸彈且不與隊友溝通計劃。例如,他曾用煙霧彈遮擋桑伯恩的視線,獨自接近一枚IED,並在一名伊拉克武裝分子試圖用9伏電池引爆炸彈的最後一刻成功拆除。在另一次事件中,占士堅持拆除一個複雜的汽車炸彈,儘管桑伯恩抗議任務耗時過長。占士不理會,摘下耳機並用挑釁手勢回應桑伯恩。桑伯恩對此非常不滿,甚至在銷毀未使用彈藥時開玩笑提議是否應該「炸死」占士。

返回基地的路上,小組遇到了一輛SUV和幾名身穿伊拉克服裝的武裝人員。經過緊張對峙後,占士得知他們是友軍——英國私人軍事承包商(PMC)。在更換SUV輪胎時,小組遭遇狙擊手伏擊,三名承包商被殺。占士和桑伯恩接管反擊任務,擊斃了三名武裝分子,埃爾德里奇則擊斃了試圖從側翼偷襲的第四人。

在一次突襲倉庫的任務中,占士發現了一具「人體炸彈」,屍體是一名被綁上炸藥的男孩,他認為這是碧咸,一個常在基地外賣DVD並踢足球的伊拉克男孩。在隨後的撤離行動中,基地心理醫生兼埃爾德里奇的輔導員約翰·劍橋上校在一次爆炸中喪生,這使得埃爾德里奇進一步受到創傷。

占士擅自離開基地,挾持了一名與碧咸關係密切的男子,逼迫他帶自己去碧咸的家。但占士發現自己被帶到了一個毫無關聯的伊拉克教授家中,只能逃離。

在處理一起油罐車爆炸事件時,占士決定追捕附近的武裝分子。儘管桑伯恩抗議,占士仍堅持單獨行動,桑伯恩和埃爾德里奇被迫跟隨。在分頭行動中,埃爾德里奇被武裝分子俘虜。占士和桑伯恩成功將他救出,但埃爾德里奇腿部中彈。次日清晨,占士在基地外再次看到碧咸活得好好的,但他默默走開,沒有回應。埃爾德里奇在被直升機送去接受手術前,憤怒地指責占士的魯莽導致自己受傷。

在部署結束前一天,小組被派去處理一名被綁上炸藥的自殺式襲擊者。占士嘗試剪斷鎖鏈,但未能在計時器到期前成功,小組被迫撤離,將那名男子遺棄。桑伯恩因瀕臨死亡的經歷而深受打擊,他向占士坦言,除了父母,沒人會為他的死感到傷心。他表達了退役的願望,希望離開戰場回家生一個孩子。

部署結束後,占士回到美國,與前妻康妮和他們的嬰兒團聚。然而,他發現自己無法適應平凡的家庭生活。他向兒子坦言,自己唯一熱愛的事情只有一件:拆彈。最終,他決定再次返回戰場,與D連開始新一輪為期一年的服役。

角色

[編輯]

反響

[編輯]

評價

[編輯]

《拆彈雄心》收穫了普遍影評人的好評。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256篇專業影評文章,其中250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98%,平均得分8.5分(滿分10分)[3],而基於另一影評網站Metacritic上的35篇評論文章,其中34篇予以好評,0篇差評,1篇褒貶不一,平均分為94(滿分100)[4]

榮譽

[編輯]

電影在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了9項提名,並贏得其中6項: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音效剪接最佳混音最佳影片剪接。而最佳男主角敗給《瘋狂的心》,最佳原創配樂由《天外奇蹟》獲得,最佳攝影則輸給《阿凡達[5],且導演嘉芙蓮·碧格露成為第一個榮獲最佳導演獎的女性導演[6][7][8][9]

註釋

[編輯]
  1. ^ 此電影因盜版猖獗而從來未在中國大陸的電影院上映,現時在中國大陸以《拆彈部隊》為名發行影碟。

參考資料

[編輯]
  1. ^ "New Orleans Movie News" by Mike Scott, The Times-Picayune, July 24, 2009. [2010-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6). 
  2. ^ The Hurt Locker (2009). Box Office Mojo. [2010-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3. ^ The Hurt Locker (2009).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英語Flixster. [2010-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0). 
  4. ^ Hurt Locker, The reviews at Metacritic.com. Metacritic. CBS. [2010-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6). 
  5. ^ The 82nd Academy Awards (2010)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6. ^ Venutolo, Anthony. Academy Awards: Kathryn Bigelow is the first woman to win an Oscar for best director. nj.com. 2010-03-07 [201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5). 
  7. ^ Nominees & Winners for the 82nd Academy Award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3-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1). 
  8. ^ List of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CNN (CNN.com). 2010-02-02 [2013-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0). 
  9. ^ Ditzian, Eric. Oscar Night Belongs To 'The Hurt Locker'. MTV (Viacom Media Networks). 2010-03-08 [2013-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10. ^ Golden Globes: Here are the nomination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9-12-15 [200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