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葉石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葉石蓀(1893年12月12日—1977年1月9日),原名祥麐,後改名石蓀中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詩人。 四川興文人。曾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師範大學中央陸軍學校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時期[編輯]

早年入永寧中學就讀,受校長楊蒼白(後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長, 四川省長等職),教師向楚(重慶辛亥革命的主要宣傳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曾任四川省政務廳長、代省長)的影響, 傾向於建立共和體制。 中學就讀兩三年後, 考入四川陸軍小學堂,為武裝革命作準備。

四川陸軍小學堂畢業後,參加保路武裝革命,任督隊官。在隨之而來的辛亥革命中,擔任大漢蜀軍政府重慶城防副官,並且與熊克武等人協商組織學生軍北伐對滿清作戰。

辛亥革命勝利後,放棄軍政職務,入孫中山創辦的蘇州蒙藏墾殖學堂,以及在上海的南洋公學求學。適逢二次革命,又參與了陳英士的進攻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戰鬥。因學業優異, 得以免費肄業南洋公學。旋離開上海,入河海工程學校,畢業後任濟南分校教師。又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北大進修期間,加入陳獨秀領導的新青年會

北大學習期間,在晨報上撰文支持朝鮮抗日獨立運動。1952年朝鮮人民代表團訪問成都期間, 為此向葉麐致謝.

北京大學畢業後,至法國學習心理學,獲里昂大學博士學位。繼而在巴黎大學心理研究所工作二年。而後回國,任清華大學教授。期間亦任北京大學教授。

抗日戰爭至晚年[編輯]

清華大學工作五年後的安息年,到山東大學任教(見徐中玉的回憶)。而後盧溝橋事變爆發,離開山東,應武漢大學教務主任朱光潛的邀請, 到武漢大學任教。而後應四川大學校長黃季陸的邀請,任四川大學教務長、副校長、代理校長等職務, 亦任中央大學醫學院教授。1949年以後,擔任過川西行署委員等職務。1952年院系調整,到西南師範大學教育系任職。在對外聯絡方面,擔任過友好協會的理事。

抗日戰爭時期,也在中央陸軍學校(原黃埔軍校)兼任軍事心理學教授。

著作[編輯]

著作側重於文藝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方面,部分詩詞收藏在《雍園詞鈔》、《吳宓詩集》中。

參考文獻[編輯]

  • 四川省人物誌
  •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批准政務院提請任命的各項名單 《人民日報》1950年7月5-6日
  • 雍園詞鈔
  • 總統文物與珍貴史料數位建置計劃-國家歷史資料庫 教育部呈行政院長有關派葉麐代表出席聯教組織三屆大會敬請核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