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奧斯瓦爾德·拜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Oswald Bayer(奧斯瓦爾德 拜爾)
出生 (1939-09-30) 1939年9月30日84歲)
納戈爾德, 德國
職業神學家, 路德學者
國籍德國

奧斯瓦爾德·拜爾(出生於1939年9月30日)是一位德國路德宗神學家,德國蒂賓根大學福音神學學院系統神學名譽教授。他著有多本德語書籍,並被按立為符騰堡州的福音路德教會的牧師以及拉茨堡路德學院參議長。儘管拜爾是當代主要的路德宗神學家,但至今他只有少數著作從德語被翻譯為英語。

生平[編輯]

奧斯瓦爾德·拜爾(Oswald Bayer)曾在圖賓根波恩羅馬學習更正教神學和哲學。他於196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於1970年就年輕路德的神學中的應許(promissio)概念獲得了執教資格。他的博士和博士後工作題目即是Promissio 。他還撰寫了路德的宗教改革神學轉折點的歷史。

拜爾從1974年到1979年在波鴻魯爾大學(Ruhr University Bochum)擔任系統神學教授。 1979年,他被任命為蒂賓根大學基督教社會倫理學研究所所長。 1995年,他轉任系統神學系主任。自2005年起,奧斯瓦爾德·拜爾(Oswald Bayer)成為蒂賓根大學系統神學榮譽教授。

工作[編輯]

奧斯瓦爾德·拜爾(Oswald Bayer)的神學是基於路德的言語神學和應許神學,他以此來提出對現代性的批判。為此,拜爾基於哈曼(Johann Georg Hamann)對康德啟蒙運動進行批判,但也會考慮20世紀語言學的發展(例如,保羅·里科爾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他發表了許多關於路德和哈曼的詮釋作品。

神學的中心是神對人的應許,人憑着信心對之作出回應。因此,對拜爾而言,信念始終是言語行為,是神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這種交流的典範中心是上帝的服侍(Gottesdienst,指教會崇拜),是所有神學的源頭和目的。因此,基督教神學被認為是在稱義的上帝與被稱義的罪人之間的言語行為的詮釋。對於拜爾來說,這是神學的對象( the subiectum theologiae )(參考馬丁·路德))。詮釋這個言語行為的神學本身即是對上帝聖言的聆聽。拜爾在詮釋學,科學理論,社會學和倫理學以及他的講道中都採用了這種系統的方法。

他以其言語神學針對性地反對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傳統下的現代主觀神學,比如拜爾的蒂賓根同事埃勒特·埃爾姆斯在其修正版本的神學所表達的。。此外,拜爾還與其他當代神學和哲學體系(例如馬克思主義)進行了深入對話。

參考書目[編輯]

  • Promissio. Geschichte der reformatorischen Wende in Luthers Theologie (2. Aufl. 1989)
  • Schöpfung als Anrede. Zu einer Hermeneutik der Schöpfung (2. Aufl. 1990)
  • Authorität und Kritik. Zu Hermeneutik und Wissenschaftstheorie (1991)
  • Leibliches Wort. Reformation und Neuzeit im Konflikt (1992)
  • Freiheit als Antwort. Zur theologischen Ethik (1995)
  • Zeitgenosse im Widerspruch. Johann Georg Hamann als radikaler Aufklärer (1988)
  • Theologie. Handbuch Systematischer Theologie 1 (1994)
  • Gott als Author. Zu einer poietologischen Theologie (1999)
  • Vernunft ist Sprache. Hamanns Metakritik Kants (2002)
  • Martin Luthers Theologie. Eine Vergegenwärtigung (3. Aufl. 2007)
  • Bayer, Oswald u. Gleede, Benjamin (Hrsgg.): Creator est creatura. Luthers Christologie als Lehre von der Idiomenkommunikation, Berlin 2007

英文著作[編輯]

拜爾的少數著作已被翻譯為英文。

  • Living by Faith: Justification and Sanctification. Translated by Geoffrey W. Bromiley.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3.
  • Martin Luther's Theology: A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Translated by Thomas H. Trapp.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3. (中文版:路德神學:當代解讀,鄧肇明譯,道聲出版社,2011)
  • Theology the Lutheran Way. Translated by Jeffrey G. Silcock and Mark C. Matte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7.
  • Oswald Bayer, and Alan Suggate. Worship and Ethics: Lutherans and Anglicans in Dialogue. Theologische Bibliothek Toplemann, no. 70.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5.
  • Tillich as Systematic Theologi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aul Tillich. Russell Re Manning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 A Contemporary in Dissent: Johann Georg Hamann as a Radical Enlightener, Oswald Bayer, Translated by Roy A. Harrisville and Mark C. Matte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2012, (https://www.eerdmans.com/Products/6670/a-contemporary-in-dissent.aspx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拜爾還發表了許多已被翻譯為英文的文章。其中許多被發表在《路德教會季刊》 ,《現代神學》等期刊上。

參考[編輯]

福音神學學院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奧斯瓦爾德·拜爾的相關文獻[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iller, Joshua C. 2015. Hanging by a Promise: The Hidden God in the Theology of Oswald Bayer. Pickw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