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宋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白(936年—1012年),字太素,一作素臣[1],大名(今屬河北)人[2],也有記載為開封人。有《宋文安公宮詞》百首傳世。

早年在張瓊家中教書。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進士乾德元年(963年),擔任著作佐郎。乾德三年(965年),擔任玉津縣令。同時管轄蒲城衛南二縣。之後又擔任左拾遺中書舍人。曾主持貢舉,收受賄賂,又怕輿論批評,於是先向皇上報告舉人名單,被宋太祖責備[3]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再次主持貢舉。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主持貢舉,[4]後來擔任集賢殿直學士、翰林學士。至道元年(995年),擔任翰林學士承旨。至道二年(996年),擔任刑部尚書、集賢院學士判院事。至道四年(998年)退休[5]咸平三年(1000年),撰寫《續通典》,次年編成,共200卷。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去世,享年七十七。諡號為文安。

註釋[編輯]

  1. ^ 東都事略》卷三八
  2. ^ 《名臣碑傳琬琰集》卷二《宋白集》、《河南通志(雍正)》卷四五《選舉志》、《郡齋讀書志》
  3. ^ 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一,司馬光又自註雲「疑作陶穀」。
  4. ^ 徐規《王禹偁事跡著作編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23、29頁。
  5.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六七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39》,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書目[編輯]

  • 宋史·卷四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