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家庭保護法 (伊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67年,巴列維王朝通過了一系列進步的家庭法,即《家庭保護法》,授予了婦女家庭權利;這些內容在1975年的《家庭保護法》中得到了擴展。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重新採用伊斯蘭教法之後,該法案被廢除。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它在時代上非常領先,尤其是在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 [1]

今天,該法案的部分條款已經在伊朗被重新採用,並且還有一些其他條款正在考慮中。例如,1967年的這一法案設立了家庭事務特別法庭。這些法庭在革命後被解散,但是1979年又重新設立了特別民事法院,以就與家庭法,繼承權婚姻生活有關的問題進行裁決。同樣,一些立法上的變化使家庭事務在最低結婚年齡,子女監護權以及婦女的離婚理由等領域上朝着更加進步的方向發展。

歷史[編輯]

1975年之前[編輯]

1906年,伊朗頒佈了第一部憲法。隨後的幾年,包括家庭法在內的一系列法律得以頒佈。

在1930年代,有12項什葉派教法將兒童的婚姻,離婚,合法性和監護權納入民法典(Qānūn-emadanī)中。這十二項法律是在1930年代制定和修訂的。婚姻和離婚必須在1931年《婚姻法》(第1041條)通過後在國家註冊處進行註冊

1962年,伊朗法律認為婦女與未成年人,罪犯和精神病患者處於同一階級:她們不能投票,不能代表公職,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監護,不能工作或結婚。他們的男性「受益人」可以隨時離婚(無論是否有先知,通過丈夫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離婚),並且可能面對第二,第三或第四任妻子在場隨時隨地回家-無需任何法律,財務或情感手段。即使在父親去世後,他們也無法成為子女的監護人。他們無法將其公民身份轉讓給子女;的確,如果他們嫁給一個非伊朗人,他們的公民身份就會受到威脅。他們從父親的遺產中繼承了其兄弟所得的一半,而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則從丈夫的遺產中繼承了四分之一,如果有孩子,則從丈夫的遺產中繼承了八分之一。[2][3]

1967年,提出了兩項​​家庭保護法案。 伊朗議會代表,包括Mehrangiz Dowlatshahi,提出了後來成為法律的法案。[4] 女參議員Manhouchehrian提出了一項更具進步性的法案,該法案由15名參議員簽署。[5] 但是,當一些媒體對進步法案進行誇大其詞時,Manhouchehrian不得不離開德黑蘭,直到宣傳失敗,對她安全的潛在威脅消退了。結果,直到1975年,有關一夫多妻制和子女監護權的家庭法條款才得到處理。儘管如此,《家庭保護法》廢除了法外離婚,極大地限制了一夫多妻,並設立了專門的家庭法院來處理與新人有關的問題。[6]

保守的神職人員強烈反對《家庭保護法》及其目標。該法案從文書管轄權中刪除了一系列有關家庭互動的法律問題,並將其交由家庭法院裁決。因此,神職人員失去了很多權力和權威。

該法律限制了男人關於離婚和一夫多妻制的單方面特權。丈夫必須先向法院申請不和解證明,然後法院將在兩方之間進行談判。

1979年以後[編輯]

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家庭保護法》被廢止。

女孩的結婚年齡恢復為9歲。取消了對一夫多妻制臨時婚姻的限制。 政府徵收的麥亥爾(應支付給妻子的婚姻財產)的稅款高於一般認為的慣例水平。 1979年9月,修改過的《家庭保護法》的離婚條款在當月23日被採用並通過。它設立了特別民事法院,並於當年11月生效。只有在法官試圖調解雙方之間的婚姻後,才允許離婚,然後法院將安排審理此案並作出決定。如果雙方都同意離婚,則他們將前往婚姻和離婚登記處,並在兩名證人面前登記離婚。

此外,最低結婚年齡從9歲移至青春期開始。子女監護權已不再是父親不可剝奪的權利,現在由特別民事法院決定。1992年的一項法律修訂了離婚規定,擴大了妻子的離婚途徑,使婦女有更多的理由要求離婚。[7]

參考文獻[編輯]

  1. ^ Hinchcliffe, Doreen. Legal Reforms in the Shi'i World:Recent Legislation in Iran and Iraq in Malaya Law Review 10/2. 1968: 292–305. 
  2. ^ Hinchcliffe, Doreen. The Iranian Family Protection Act i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17. 1968: 516–521. 
  3. ^ Bagley, F.R.C. The Iranian Family Protection Law of 1967: A Milestone in the Advance of Women's Rights in Iran and Islam C.E. Bosworth (E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71: 47–64. 
  4. ^ Oral History interview of Mehrangiz Dowlatshahi. Foundation for Iranian Studies. Bethesda, MD, USA: Foundation for Iranian Studies. [201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4).  外部連結存在於|work= (幫助)
  5. ^ Reform and Regression: The Fate of the Family Protection Law. The Feminist School. [201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5). 
  6. ^ An-Na'im, Abdullahi A. Islamic family law in a changing world: a global resource book. Zed Books. 2002. ISBN 978-1-84277-093-1. 
  7. ^ Legal Profile of Iran. Emory Law. [2010-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