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寬帶雙鋸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寬帶雙鋸魚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鱸型目 incertae sedis
科: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屬: 雙鋸魚屬 Amphiprion
種:
寬帶雙鋸魚 A. latezonatus
二名法
Amphiprion latezonatus
Waite, 1900

寬帶雙鋸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

分佈[編輯]

本魚分佈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

深度[編輯]

水深10至45公尺。

特徵[編輯]

本魚體側扁,眼大,口小。體色以黑褐色為底,並有3個棕色不規則寬斑塊,一從頭頂經鰓蓋延伸至下頷;一從背鰭基底包括大部分的體側延伸至腹部;一在尾柄處。上唇和條狀邊緣通常有明亮的藍色斑紋,背鰭可能是橙色或黃色,尾鰭及背鰭軟條部邊緣透明,背鰭硬棘10枚;軟條15至16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3至14枚。體長可達14公分。

生態[編輯]

本魚主要生活在珊瑚礁或岩礁,常和海葵共生,行一夫一妻制,具有領域性。是一種連續的雌雄同體,具有嚴格的基於體型的優勢等級制度,雌魚最大,繁殖中的雄魚第二大,隨着等級的下降,雄魚非繁殖者逐漸變小,如唯一的雌魚死亡,最大的雄魚就會變成雌魚,而最大的非繁殖者將成為繁殖的雄魚。屬雜食性,以藻類浮游生物為食。

相似種[編輯]

經濟利用[編輯]

多為觀賞魚,不供食用。

參考文獻[編輯]

  1. ^ Allen, G.R. Amphiprion latezon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2: e.T188533A1889085 [9 December 2022]. doi:10.2305/IUCN.UK.2022-2.RLTS.T188533A1889085.en可免費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