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尼古拉·米留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尼古拉·米留京
Nikolay Milyutin
尼古拉·米留京教授
個人資料
出生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米留京
(1818-06-06)1818年6月6日
 俄羅斯帝國 莫斯科
逝世1872年1月26日(1872歲—01—26)(53歲)
 俄羅斯帝國 莫斯科
國籍 俄羅斯帝國
政黨無黨籍
職業哲學家
經濟學家
法學家

尼古拉·米留京(俄語: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Милю́тин,1818年6月6日—1872年1月26日),是俄羅斯帝國政治家改革家。由於他在亞歷山大二世統治期間所做出的貢獻(包括解放農奴建立地方自治機關英語Government reforms of Alexander II of Russia等),他也因此被稱為「自由化改革的總設計師」[1]。俄國無政府主義者彼得·克魯泡特金將米留京描述為「官僚圈中促進農奴解放的靈魂[2][3]

個人生平[編輯]

米留京於1818年6月6日出生在莫斯科,他來自當地一個頗具影響力但並不富裕的俄羅斯貴族家庭[4]。他是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傑出的俄國改革家帕維爾·基謝廖夫伯爵英語Pavel Kiselyov侄子[2][5][6]

他的成長歲月是在他父親位於卡盧加州的蒂托沃莊園度過的[7],他父親的莊園裏豢養着大量的農奴,而農奴主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打獵舞會狂歡上面,米留京的母親平時負責管理莊園的日常生活[8]。雖然米留京在其出版的回憶錄中很大程度上省略了關於他在蒂托沃生活期間令人不快的歲月,但有一份未出版的草稿則詳細描述了他的童年,其中也記錄過他父親剝削農奴的暴行[8]。米柳京曾經親眼目睹他的父親無情地鞭打農奴們[8],他後來總結道:「當時的習俗的確如此,每一個「稱職」的地主普遍認為鞭刑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為了要讓農奴們在行動上保持一致[8]。按照當時的慣例,農奴事後還必須感謝主人為他「上了一堂課」[8][8]。」這些事給米柳京年輕的心靈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1][5][8]

米留京畢業於莫斯科大學,1835年進入內政部工作。作為一名支持斯拉夫派事業的自由主義人士,米留京在1840年代參與進行了聖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薩的市政改革[2]。他自1859年起擔任內政次官,他成功踐行了其雄心勃勃的自由主義改革的願景,並獲得了與保守派貴族相抗衡的力量[1]。1861年頒佈的《解放農奴法令》主要由米留京起草,他在法案通過之前一直擔任內政大臣謝爾蓋· 蘭斯科伊英語Sergey Stepanovich Lanskoy的副手[9]。然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卻並不信任米留京,沙皇認為他是一個「不安分也不妥協的改革者」;因此在解放法令頒佈後的第二天,米留京旋即就被免職[10]

1863年,波蘭爆發一月起義期間,米留京被派往波蘭當地推進改革工作;他制定了一攬子改革計劃,包括以犧牲門閥地主階層為代價解放農民,並將羅馬天主教神父逐出學校教育[11]。由於米留京的改革,超過70萬的波蘭農民由此獲得了土地的永久使用權[12];同時一所俄羅斯大學在華沙成立,所有中學課程都必須用俄語而不是波蘭語授課[12][8]。最後,大部分天主教堂的財產都被沒收並變賣,儘管米留京以前並不贊成對波蘭實行「直接和徹底的俄羅斯化」政策。據歷史學家布魯斯·林肯英語W. Bruce Lincoln所說,米留京的改革最終卻加速了波蘭「極端的俄羅斯化時代」的到來[11]

1866年12月,米留京在一次中風癱瘓後辭去了本兼各職[13],並在隱居中度過了餘生。他於1872年1月26日在莫斯科逝世[13]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Moon, David (2001). The Abolition of Serfdom in Russia, 1762–1907, pp. 127, 178. Harlow: Longman ISBN 0-582-29486-X
  2. ^ 2.0 2.1 2.2 Harcave, Sidney (1968). Years of the Golden Cockerel, p. 174. New York: Macmillan
  3. ^ Peter Kropotkin. 1. In Russian and French Prisons. Ward and Downey. 1887 [202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3). 
  4. ^ Lincoln, W. Bruce (1977) Nikolai Miliutin, an enlightened Russian Bureaucrat. p. 40 New York: Oriental Research Partners. ISBN 0-89250-133-2
  5. ^ 5.0 5.1 Frank, Joseph (1979). Dostoevsky: The Seeds of Revolt, 1821–1849, p. 253.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 ^ Lincoln, W. Bruce (1977) Nikolai Miliutin, an enlightened Russian Bureaucrat. New York: Oriental Research Partners. ISBN 0-89250-133-2
  7. ^ Roosevelt, Priscilla (1995). Life on the Russian Country Estate, pp. X-XI, 179, 230, 34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Roosevelt, Priscilla (1995). Life on the Russian Country Estate, pp. 179, 230, 34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9. ^ C. A. Fyffe, Europe in the 19th Century, Serapis Classics, 2017, ISBN 9783962557577 
  10. ^ Geoffrey Drage. Cyril: A Romantic Novel. Allen. 1891: 46. 
  11. ^ 11.0 11.1 Lincoln, W. Bruce (1977) Nikolai Miliutin, an enlightened Russian Bureaucrat. p. 90-102 New York: Oriental Research Partners. ISBN 0-89250-133-2
  12. ^ 12.0 12.1 Chapman, Timothy (2001). Imperial Russia, 1801–1905, p. 110 New York: Routledge
  13. ^ 13.0 13.1 Lincoln, W. Bruce (1977) Nikolai Miliutin, an enlightened Russian Bureaucrat. p. 90, 94, 100 New York: Oriental Research Partners. ISBN 0-89250-133-2

延伸閱讀[編輯]

  • Leslie, Robert Frank. Reform and insurrection in Russian Poland, 1856-1865 (Greenwood, 1969).
  • Lincoln, W. Bruce. "Milyutin and the Russian Serfs:" History Today (July 1969), Vol. 19 Issue 7, pp 495–504; online; covers 1840 to 1859.
  • Lincoln, W. Bruce. "The Makings of a New Polish Policy: N. A. Milyutin and the Polish Question, 1861-1863." Polish Review (1970): 54-66.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Zyzniewski, Stanley J. "The Russo-Polish Crucible of the 1860s: A Review of Some Recent Literature." The Polish Review (1966): 23-46.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