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內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布隆迪內戰
盧旺達種族滅絕第二次剛果戰爭影響的一部分

1993 年布隆迪種族滅絕事件標誌着內戰的開始,人們逃離家園
日期1993年10月21日 – 2005年5月15日
(11年6個月3周又3天)
地點
結果

Arusha Accords (2000)

  • 2005年和平協議與政治改革
  • 皮埃爾·恩庫倫齊扎宣誓就職
  • 持續發生零星暴力事件,2006 年和 2008 年發生了引人注目的事件
  • 內戰未解決的問題導致2015年至 2018 年新的動亂
參戰方

 布隆迪

支援:
盧旺達愛國陣線 (盧旺達)


國際維和部隊:
非洲聯盟駐布隆迪特派團 (2003–04)
聯合國布隆迪行動 (自 2004 年起)

胡圖族叛亂分子:

胡圖族民兵與青年集團:

  • Inziraguhemuka
  • Intagoheka
  • "Chicago Bulls"
解放盧旺達軍[1]
盧旺達解放民主力量[2]
馬伊馬伊[2]
支持:
 扎伊爾 (至 1996 年)
 坦桑尼亞
剛果民主共和國 (2000 年代)[3]
支援:
盧旺達愛國陣線 (盧旺達)
指揮官與領導者
西爾維·基尼吉
西普里安·恩塔里亞米拉 
西爾維斯特·恩蒂班通加尼亞
皮埃爾·布約亞
多米蒂昂·恩達伊澤耶
Jean Bikomagu
保衛民主全國委員會-保衛民主力量:
Leonard Nyangoma
Jean-Bosco Ndayikengurukiye
皮埃爾·恩庫倫齊扎
埃瓦里斯特·恩達伊希米耶
胡圖人民解放黨-民族解放力量:[4]
Kabora Kossan
Agathon Rwasa
Alain Mugabarabona
民族解放陣線:
Joseph Karumba[5]
Committee of Public Salvation (1993)
Diomède Rutamucero (PA-Amasekanya)
兵力

政府力量:

  • 6,000 (1993)
  • 40,000 (2000)

聯合國布隆迪行動: 6,095[6]
約 11,000 (保衛民主全國委員會-保衛民主力量)[1]
2,000–3,000 (胡圖人民解放黨-民族解放力量)[1]
未知
傷亡與損失
約 總共30萬人被殺[7]

布隆迪內戰是1993年至2005年期間布隆迪境內爆發的內戰。內戰是由胡圖族圖西族之間長期的種族衝突引起。這場衝突始於該國1993年6月和7月舉行的議會和總統選舉。梅爾基奧爾·恩達達耶當選布隆迪第一位民選胡圖族總統,結果梅爾基奧爾·恩達達耶被圖西族軍官殺死,隨後全國發生圖西族和胡圖族之間的仇殺 [8][9]。2005年8月皮埃爾·恩庫倫齊扎宣誓就職總統後,內戰正式結束。[10] 此次內戰估計死亡人數達30萬人。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Ngaruko & Nkurunziza (2005),第49頁.
  2. ^ 2.0 2.1 Prunier (2009),第298–299頁.
  3. ^ Prunier (2009),第288頁.
  4. ^ Lansford (2017),第225頁.
  5. ^ Buyoya meets FRODEBU, FROLINA leaders. IRIN. 6 September 2001 [4 December 2018]. 
  6. ^ UN Missions | ONUB
  7. ^ Heavy shelling in Burundi capital. BBC News. April 18, 2008 [April 27, 2010]. 
  8. ^ Reyntjens (2006).
  9. ^ Human Rights Watch (2001).
  10. ^ Coalition to Stop the Use of Child Soldiers (now Child Soldiers International). Child Soldiers Global Report 2008 (Burundi). London. 2008: 77–81 [2018-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