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微帶天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微帶天線(英語:microstrip antenna)的概念首先由Deschamps在1953年提出。但是二十年之後當改進的理論模型被提出之後,以及對覆或覆金的介質基片的光刻技術發展之後,實際的天線才製作出來。最早的實際的微帶天線由Howell和Munson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研製成,之後微帶天線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發展,從而使微帶天線得到了多種應用,並且在微波天線這個領域成為一個分立的整體。

分類[編輯]

按形狀可以分為:矩形微帶天線、圓形微帶天線、三角形微帶天線、五角形微帶天線、橢圓形微帶天線,還有其他各種形狀的天線,但大多數是規則的幾何形狀

其他種類還有:微帶行波天線、微帶縫隙天線、微帶陣列天線等。

結構[編輯]

微帶天線是由貼在帶有金屬地板介質基片上的輻射貼片構成。貼片導體通常是銅或者金,它可以取任意形狀,但是通常我們都使用常規的形狀如矩形圓形來簡化分析和仿真過程。

優缺點[編輯]

同常規的微波天線比,微帶天線具有一些獨特的優點,如:重量輕、體積小、剖面薄、製造成本低易於大量生產、散射截面較小等。

微帶天線的缺點有:頻帶窄,有損耗因而增益較低(一般低於20dB)、功率容量較低等。

應用[編輯]

微帶天線應用非常廣泛,它已經應用於衛星通訊多普勒及其他雷達、導彈遙測武器信管、遙測遙感等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