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摩洛哥基督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巴特市內的羅馬天主教教堂

摩洛哥的基督教徒人數佔該國人口(2014年普查為3360萬)不足1%[1],即少於33萬6千人。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都是天主教徒或是新教徒。

據美國國務院估計,摩洛哥基督教徒的總人數大概在5千到2萬5千人左右。[2]據牛津大學坦普利頓學院估測,摩洛哥基督教徒人數約為2萬人。改宗基督教的摩洛哥人(大多數是秘密信奉者)數量大約在8千到4萬人之間。另有數據估測在摩洛哥約有15萬穆斯林教徒皈依到基督教。

問題[編輯]

摩洛哥憲法第三條雖然規定「保證所有人的信仰自由」,但是摩洛哥刑法禁止改宗至伊斯蘭教以外的其它宗教。穆斯林改宗基督教大多在殖民時期發生,在當時禁止穆斯林改變宗教信仰的法律尚未存在。

摩洛哥刑事法第220條規定「任何煽動或動搖穆斯林去皈依其他宗教的人」將會被判3到6個月的獄刑還要繳200到500迪拉姆的罰金。任何嘗試去改變一個穆斯林信仰其他宗教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外國傳教士只能向非穆斯林傳教或是只能偷偷地私底下嘗試說服穆斯林改變信仰。儘管有這些限制,據2015年研究顯示,約有3千名穆斯林轉信基督教。一檔廣受歡迎的由拉奇德製作的基督教節目成功將北非及中東地區很多前伊斯蘭教徒轉變成了基督教徒。這檔節目被指幫助了超過15萬前摩洛哥穆斯林皈依為基督教徒。[3]

歷史[編輯]

羅馬時期,基督教在摩洛哥出現,第一次傳教是由柏柏爾人基督教徒在塔尼亞地區進行的。但在伊斯蘭征服時期過後便消失了。

據傳統記載,聖馬塞勒斯的苦難發生於298年7月28日的塔尼亞地區。由於戴克里先皇帝在296年推行的政府機構四分領地制改革,塔利亞地區成為了伊伯利亞半島主教地區的一部分,也因此,在高盧區域直轄官執政期間還一直如此,直到後來被汪達爾族侵略(塔利亞地區在西方帝國直轄執政期間曾屬於非洲主教管轄範圍)。陸西利斯君士坦提烏斯是當時四世紀中後期的官方記載文件。

在獨立前,摩洛哥曾經是50萬歐洲基督教徒[4]的居住地。在法國在摩洛哥攝政時期,歐洲的基督教徒人口大約佔卡薩布蘭卡市總人口的二分之一[5]。在摩洛哥1956年完成獨立後,其歐洲基督教徒人口數量大幅度下降。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25萬西班牙天主教徒在摩洛哥居住,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摩洛哥1956年獨立後離開了摩洛哥,使其人數劇降到1萬3千人左右。[6][7]

今天移居摩洛哥的基督群體(包括羅馬天主教清教徒)中大約只有5千名還仍是執行教徒,儘管在任何時候,基督教徒居民人數都被估計在2萬5千名左右。絕大多數的基督教徒居住在卡薩布蘭卡丹吉爾以及拉巴特市區。[8]摩洛哥的基督教徒大多數都並非本國人,儘管據《殉道者之聲》報道,越來越多的摩洛哥本地人(4萬5千名)正逐漸皈依到基督教,尤其是在鄉村地區。許多皈依者都是秘密在摩洛哥的教堂里完成洗禮的。[9]

羅馬天主教[編輯]

拉巴特市內的聖彼得大教堂

摩洛哥境內約有2萬名天主教徒,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歐洲流放者,其中,來自大部分是殖民地和後獨立時期的法國和西班牙人;其次,第二大群體是來自撒哈拉以南的移民,主要是學生。

英國國教[編輯]

丹吉爾市內聖安德魯教堂

包括北非東部在內的非洲大多數地區都有獨立的聖公會主教教區和省份,而北非西部,包括摩洛哥聖公會教堂,均屬於歐洲主教區域,而它自己也屬於坎特伯雷省英國教堂的一部分。在非洲只有兩個終身牧師任期,一個在卡薩布蘭卡,另一個在丹吉爾。英國國教教徒會組成小團體聚在馬拉碦什一起進行禮拜,但是在馬拉碦什境內是沒有聖公會教堂的。

丹吉爾市內的聖安德魯英國聖公會教堂現已成為熱門旅遊景點,這部分也是因為很多知名人士都埋葬於此。[10]該教堂是在摩洛哥國王所捐獻的土地上經他准許建立的,之前是個更小的建築,在二十世紀早期,改建成為現在的教堂。

卡薩布蘭卡的聖約翰聖公會教堂位於市中心,離市中心地標建築,凱悅酒店很近。該教堂擁有十分良好的教會群體,該教會會在每周日的早上與前來做禮拜的信徒們一起完成兩次禮拜活動,並且還有專門為孩子制定的天主教節目。[11]

新教[編輯]

2010年3月27號,摩洛哥當地雜誌TelQuel報道到有成百上千的摩洛哥人已經皈依成為基督教徒。Common Ground出版社的Service雜誌也刊登到在2005到2010年期間,據不知名消息來源表明已有5000名摩洛哥人轉信基督教,並就沒有官方數據記載這一現象進行了批判。[12]據不同的消息來源,約有2萬5千名到4萬5千名摩洛哥柏柏爾人、阿拉伯柏柏爾人已不再信仰伊斯蘭教。一檔由拉希德所主持的關於基督教徒的節目在摩洛哥地區大受歡迎,該節目也使許多北非及中東地區的前穆斯林教徒轉變為基督教徒。據估計,該檔節目在摩洛哥已經幫助1萬5千名穆斯林教徒轉信基督教。

  • CIPC - 卡薩布蘭卡國際清教教堂
  • TTC - 丹吉爾禮拜二教堂
  • MMC - 馬拉碦什禮拜一教堂
  • RIC - 拉巴特國際教堂
  • EEAM - 摩洛哥Eglise Evangelique組織

正教[編輯]

拉巴特市內的俄羅斯正教教堂

拉巴特的俄羅斯正教教堂在摩洛哥境內有三座仍在正常使用的正教教堂,分別是卡薩布蘭卡的希臘正教教堂和俄羅斯正教教堂,以及拉巴特的俄羅斯正教教堂。在摩洛哥境內有三座仍在正常使用的正教教堂,分別是卡薩布蘭卡的希臘正教教堂和俄羅斯正教教堂,以及拉巴特的俄羅斯正教教堂。[13]在摩洛哥其他地區也分佈有正教教會,只是沒有官方建築,然而其信徒卻是在逐年增長。 阿薩納西奧斯和伊萊亞斯是該教會組織的領頭人。[14]

更多信息[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The World Factbook - Morocco. [2016-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2. ^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http://www.state.gov/j/drl/rls/irf/religiousfreedom/index.htm#wrapp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Osservatorio Internazionale: "La tentazione di Cristo"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4-09-05 April 2010
  4. ^ Azevedo, Raimondo Cagiano De.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Council of Europe. 1994-01-01 [2016-12-01]. ISBN 9789287126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2) (英語). 
  5. ^ Ruthven, Malise. Albert Habib Hourani.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323. ISBN 0-674-01017-5. 
  6. ^ Spain: Forging an Immigration Policy. migrationpolicy.org. 2003-02-01 [2016-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7. ^ Project, Joshua. Morocco :: Joshua Project. www.joshuaproject.net. [2016-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5). 
  8.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2008.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2008. 
  9. ^ Converted Christians in Morocco Need Prayers. [01/12/2016].  [永久失效連結]
  10. ^ St Andrews Church in Tangier | By Morocco Channel. www.morocco.com. [2016-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11. ^ St. John's. St. John's. [2016-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12. ^ Refugees,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world | Morocco: General situation of Muslims who converted to Christianity, and specifically those who converted to Catholicism; their treatment by Islamists and the authorities, including state protection (2008-2011). Refworld. [2016-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13. ^ 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Церковь в Марокко: Communauté orthodoxe au Maroc. orthodox.ma. [2016-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14. ^ ‫رعية القديس بلاذيوس الأنطاكي الأرثوذكسية المغربية Moroccans Orthodox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 [2016-12-01].